思维方式训练#透过现象看本质?
导读:好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多了许多常人无法抓住的机遇,那么如何通过练习、提升自己的思维方式呢?
“透过现象看本质!”能保证你的认知能力有个阶段性的上升!
经典电影【教父】原著中教父柯里昂说过:“花一秒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这年头,谁都想透过事物看到本质,一瞬间找到问题的真正解决方案。但是,想看透谈何容易?
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
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一件事物,它呈现给我们并让我们用眼睛看到、用内心感受到。这就是现象。
那么什么是本质?用俗气的话来讲就是:“扒掉所有表象的外套,让事物一丝不挂的本来样子展现在你面前。”
那么什么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把各种花里胡哨的现象衣服脱掉,露出他本来的面目,从而在本质上做工,从根本上做工,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就像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了。七十二般变化,只有猴子才是本质,其他皆是虚像。
为什么大部分人都无法做到通过现象看本质?
【01】认知盲区:什么是认知盲区?“你对事物的认知会被你的生活环境、学识、眼界等因素限制,这些因素会让你只能看到事物的冰山一角。”正如庄子说的:“夏虫不可语以冰者,笃于时也。”
意思就是活过夏天的虫子,你就不要去给它描述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它生存的世界就决定了它的认知。正是因为有这种盲区的存在,你就无法真正的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因此,认知盲区是阻挡我们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核心杀手。还有重要一点让我们无法看到本质的原因——懒。
【02】大脑懒,本能走思维捷径,形成懒的思维惯性。
我们都清楚,大脑是一个极其耗能的器官。因此大脑为了适应生存,就有了一套节省能量的机制,就是走思维捷径。
那么什么是思维捷径?——经验。即通过现象归纳形成的经验,可以大幅度的节省我们大脑的认知资源,他可以帮我们迅速解决当下的痛苦。
但是你也能明显感觉到,大脑这种认知方式有一个巨大的问题,正是因为大脑走思维捷径的惰性,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依赖的惯性。遇到问题直接调用经验懒于思考。于是脑子越来越傻,最后丧失了深入思考探寻本质的能力。最后一直停留在解决表象问题中,不知道本质,最后可能为将来埋下一个天坑。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处于这种惯性中!!!
那么如何真正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就需要我们可以练习出两种能力。
【01】具备打破认知盲区的能力。及时意识到你身处愚昧之巅。所谓的愚昧之巅来自于达克效应,它是一种心理学上的认知偏差,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缺能力的基础上得出自己认为正确但实际错误的结论。
行为者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这些能力欠缺者常常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而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意思就是:“越没有能力的人,反而越不清自己。越盲目自信,越深陷表象。”
如何做?
“眼睛就是监狱,目光所及之处就是围墙。”当一件事情与我们认知不符合时候,应第一时间反思自己。如此,在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才会有动力去不断地学习、探索,打破认知盲区。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养成更高级的思维模式,掌握更多的思维模式和原认知知识。
所谓是高人与庸人最大的差异就来自于思维模式上。即打破思维捷径,拒绝思维惯性!
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调整问题视角。当遇到问题,意识到问题本身可能就是现象,或许问题本身可能就是错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的。然后给思维意识建立防火墙:即任何问题进入大脑都要经过这层防火墙的审查再放行,避免让它进入你的思维惯性,直接刺激你的情绪而做出糟糕的反应。
那么如何建立防火墙?就是在我们遇到任何一问题,都要心里默念:这是现象、这不是本质,××才是本质。这是手段,这不是目的,××才是目的。
它会把我们带入思考中,能有效避免我们的思维直接接受你眼前的现象从而打破我们的思维惯性。
【02】养成深度思考的能力,推倒因果链,获得深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会“通过事物现象看本质。”你得到的绝对不止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