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处世哲学: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立刻反击,你就输了

说起《道德经》,道德经是老子毕生的经典哲学之作。老子最为道家的始祖,为后世提倡了“道”的典范。

对现如今来说,老子的“道”并不是道理那样简单,而是蕴含了很多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

《道德经》的处世哲学中,老子说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被遇到被别人言语惹怒的情况。我们是立刻反击?还是忍辱不辩?

老子就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士成绮在去拜访老子的路上走了上白天,最终见到了老子。

士成绮先在老子的住处看了一遍,感到十分失望,于是对老子说:“我听说先生是一个圣人,但是今天我过来一看,你的房间有老鼠洞,洞中有剩饭,而且房里还有各种没吃完的食物,你简直毫无仁义,根本不像是圣人。”

而老子在听完此话后,并没有反击什么,他面无表情的做着他手中的事情。于是士成绮离开了。

但是在第二天士成绮百年过来向老子道歉,老子说:“我自认为早就不是所谓的圣人。你叫我牛,那我就是牛;你叫我马,那我就是马。”

这时士成绮才意识到,老子果然不一般,便十分谦虚的向他请教。

其实我们生活中总是避免不了这样的情况发生。很多人不管是在有意间还是无意间听到别人在说自己时,接着便会立刻反击他,完全忍不住。

其实大家想想,这样我们与这种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不妨想想老子说过的“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意思就是善良的人是不会去与人争辩的,那些日日与人争辩的人并不是真的好人。

真正善良有能力的人,是不会每天去跟别人争辩的,他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那样就是最完美的了。而那些成天与别人斤斤计较,吵吵闹闹,通过口头争论来寻找自己存在感的人一定是不可靠的。

世间的好人不会花言巧语,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是好人。

所以,我们在遇到这与别人争论的情况,只要立刻反击,那你就输了!

《道德经》中还有更多的处世哲理,虽然很多人可能没有读过《道德经》,但是就在你的不经意之间,可能就暗合了它,在读道德经的时候,也是你跟自己和解,更了解自己的过程。

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最后的收笔之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顿时才恍然大悟!巧言令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才能,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别看《道德经》只有短短5000字,但是他的智慧可以让人数不胜数,是老子一生智慧的结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