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为什么要有神骨?古人是这么说和做的

书法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一个是形貌,另一个是神骨,用汉代时期人们的说法也叫象和意。形貌是指导汉字的字形、结构、形状等,神骨则是在结构形状基础之上的神采和神韵。对于书法而言,想要表达出其"工夫"的,必有形貌支撑,而意境的传递则来自于神采,即神骨。

神骨的起源和概述

早在东晋时期,王羲之等人就关注"书意"在书法中的地位和思想,根据张彦远在《法书要录》中记载王羲之对书意的评述,如下:"顷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羲之作书与亲故云:'子敬飞白大有意'"。

王羲之对书意的表述,实际上是指书法以外的"意味",从一点一画中所让人感受到的"味道"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另外,子敬的飞白也是很有趣味的。因此可以说,王羲之除了对书法的精熟、工夫的关注外,也对神采和风骨给予了评价。

张怀瓘是唐代时期著名的书法理论家,他对书法中的意、象、形、神尤为重视,可以说他是一位对书法见解十分深刻而又到位的书家,并著有大量的书法文著,如《书议》、《书断》、《文字论》等。

他论述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时说:"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就是说,人们在欣赏书法时,往往都会以最终的神采作为鉴赏的标准,而不是看字形的肥瘦、工整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书法是有生命的主要原因,因为神采是生命活力的展现要素之一。

从上面古人对书法"意味"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这就是书法除了必须的"工夫"、"精熟"以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就是要在"神采"、"神骨"上做足文章,这个也是书法表现的终极目标。古人提倡书法要"自成一家",有自己个性的面目,要用自己的修养创作出富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形貌与神骨

这两个问题是构成书法的必须要素,犹如人的躯体和思想一样,缺一不可,并且相辅相成。形貌是书法的载体,神骨是书法的灵魂,它们相伴相生,终极一生。

有的人在书法活动中,只重视于形貌,过分地追求形的相似,而忽略了对神采的注入,这样的做法按古人的说法叫做"奴书",也有的人过于追求神采和意味,轻视了形的实践和训练,同样是达不到形神兼备的要求的。

书法中如何实现神骨?

既然神骨是书法的生命因子,那么,它又是如何实现的?想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回到历史上最具有典型代表的北宋时期,看看"宋尚意"的时候,那些文人墨客是怎么做的。

人们都知道苏东坡是北宋时期"尚意"的代表人物,但还有一位比苏东坡年长25岁的学者,叫蔡襄,可以说,他是北宋尚意书法的最早提出者和践行者,主要观点和思想是主张人们学习书法要重视"神气"和"神采",他说:

"锺、王、索靖法相近,张芝又离为一法。今书有规矩者王、索,其雄逸不常者,皆本张也。旭、素尽出此流,盖其天资近者,学之易得门户。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尝观《石鼓文》,受其古质,物象形势有遗思焉。及得《原叔鼎器铭》,又知古之篆文,或多或省,或移之左右上下,唯其意之所欲,然亦有工拙。秦汉以来,裁得一体,故古文所见止此,惜哉!"

上面引用的蔡襄的论述,其主要思想就是学书者要学其精神,要透过字本身看到字外的意味,也就是神采,蔡襄虽然生活在北宋,是继唐尚法之后若干年提出了这样的思想,可以说是一种新"思潮",因为面对前人对法度、规矩的巨大壁垒的阵营面前,可谓是一种创新。

后来,在欧阳修、蔡襄书法思想的基础上,把他们以前没有说清楚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化、系统化,并且由于他的地位和影响力,推动了北宋"尚意"书法的进一步发展。他提出的"书意"、"萧散简远"、"书法辩证"、"书学与人品修养"等都是围绕书法神骨的中心,以致于后来的黄庭坚、米芾等人都对"书意"作了进一步的探讨的发展。

苏东坡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说到:"予尝论书,以谓锺、王之迹,萧散简远,。至唐颜、柳,始集威信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宗师,而锺、王之法益微…"在论述学养人品及书品时,他认为"读书万卷始通神","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他认为人的相貌有好丑,语言有迟疾,书有工拙,这是"形"的问题,而人之态、之所、之心则是"神"的问题,明确地把人品、学养和书品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书学新境界,把前人肤浅地或是表面上的论述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上述这些思想都是苏东坡在"尚意"书法中的核心要述,得到了当时文人的一致认可,从而建立了宋尚意、追求书法趣味新时代。

而黄庭坚和米芾等人,也都在苏氏书学思想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挥,黄庭坚认为,书法应当以"韵"为主,并且"韵"是决定书画作品的关键因素。他说晋人"二王"的作品是真正"形"、"韵"兼备的,这种内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的"韵"述都是以"二王"为标准的。

米芾是北宋末期的大书法家,他在"意味"中提出了"真率"、"意足"、"自成一家"等书法观念。他在《自叙帖》中说到:"学书贵弄翰,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这话是很有意思的,学书者是在"舞文弄墨",只要把握好了,神采自然就来。他还强调学习书法,最终还是要"自成一家",防止人们在学习书法中成为"奴书",要形成自己的面目。

不管怎么说,构成书法的两个核心要件,即形骸、神骨,都是千古不变的,形的东西只要掌握了必要的技法和训练外,更重要地是要用"神采"作为最终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在时间的海洋里逐渐形成个性的、自成一家的书法风格,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和不变的话题。

本文由《太一智慧书画艺术》平台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