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更替,血压波动

许多高血压患者就诊时,经常会问我同样的问题:“徐大夫,我有时量血压,感觉不太稳定,忽高忽低,白天高一些,最近一立秋,血压又上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这个问题,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我们古人就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作了解答,提出了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昼夜节律、月节律、四季节律、甚至更长的60年甲子节律。“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意思就是物在天中,天包物外,宇宙本体,天地万物,本同一气,凡天地之变,即阴阳之应,天人合一。故春之暖者,为夏暑之渐也;秋之忿者,为冬怒之渐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即阴阳四变之动,而脉亦随之以上下也。这里的脉,可以简单理解为血压。正常人的血压可存在超过10mmHg的瞬时波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压在24小时内呈“双峰一谷”长柄杓形周期性节律变化,基本规律是夜间血压偏低,较日间下降10%左右,凌晨3点处于最低谷。它的波动的曲线,就像中医的阴阳图。不仅四季变化,昼夜变化、24节气变化也无时不刻会对血压造成影响。24节气就反映了阴阳交替循环变化的规律,它是几千年来我国黄河流域的人们依托农业生产实践,对时间规律的总结,也是对一年四季随时间推移的气象变化规律的总结,长期以来指导我国先民们的生产、生活和健康。

当然,不仅我们的先辈认识到了这个医学现象,从上个世纪开始,不少国外医学学者发现,季节对血压的影响并开始了一系列研究。1921年, Hopma发现冬季血压增高的现象;1961年,英国Rose发现了血压随季节性变化而变化以来。此后,医学界对血压的季节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得到不断深入求索。2020年,欧洲最新的血压季节性变化共识,有很多有趣的科学规律:一年四季血压的波动,炎热时降低,寒冷时升高;对于吃降压药的患者,夏季血压可能会降得过低,冬季血压则可能不满意。同时,共识指出老年人对季节性血压变化改变影响比其他人群更大。由于冬季血压升高,心血管病死亡率也会增加,即气温每降低1℃,死亡率增加1%。而家庭取暖和减少寒冷暴露可有效地避免老年人血压升高,室内温度每升高1℃,高血压患病率估计降低0.2%。关注血压疾病,无论是饮食、运动,还是药物治疗,都要与季节、环境等自然因素结合起来,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顺应自然。结合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和欧洲共识指南的推荐,在这里告诉患者朋友们:1. 天气炎热出现疲劳或体位性低血压,天气寒冷时出现血压升高,大多数由于季节变化所致。2. 季节性血压变化,患者要加强家庭血压的监测,必要时来医院进行动态血压监测。3.其他因素如饮食习惯(如脂肪摄入量)、体力活动、体重状况和睡眠时间的也会随季节性变化间接地介导血压的变化。4. 在炎热天气,出现血压过度降低的症状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对降压药物减量。特别是收缩压<110 mmHg,即使还未出现症状,应告知您的主治医生,进行药物调整。 当然,避免因短暂血压波动而进行的不必要的调整。5. 如减药后,在气候再次变化时,会出现血压变化的可能,此时需要及时就诊。6. 如果从寒冷地区前往炎热地区旅行时,也可能会面临同季节性变化一样的问题,需要注意监测血压,避免在旅途中出现血压的剧烈变化,诱发不适症状。7.减少降压药物剂量时,应确保24小时全天候充分控制血压。8.运用中医四时养生,牢记三个原则,即“身心和谐”“天人相应”和“识病防病”。

身心和谐 切勿生气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熬夜等容易引起肝肾阴精亏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精神抑郁、悲忧善虑等容易导致肝失条达,肝气郁结,气郁化火,风阳易动……这些都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调畅情志、调养神志可使机体阴阳气血平和。起居有常 勿妄劳作生活规律对健康十分重要,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睡眠都要按作息规律进行,其中最主要的是保证充足的睡眠。肝主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根据十二经络循行时间,凌晨1时~3时血液流经于肝,此时肝经当令,应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养护肝脏;晚上不应过多从事脑力工作,尽量在23时之前睡觉,以保证较好的睡眠。同时,要减少各种欲望,保持精神的安闲清净;七情(怒、喜、忧、思、悲、恐、惊)正常有节制,避免各种不良因素对心神的刺激。

顺应四时 合理饮食

俗语有言“民以食为天”,“食补胜药补”。适时进补,在疾病来临之前通过饮食调理,未病先防是养生的关键之所在。但并不是说无论何种身体情况都要以补为主,而是强调要合理膳食,这样才能保证机体得到全面的营养。饮食养生要顺应四时变化。春夏交替的时节,春季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可以适当多食柔肝养脾之品,如芹菜、香菜、菠菜、小白菜、春笋、西兰花等;适合饮用香气芬芳的花茶,如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等,有助于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寒邪,促进阳气的升发,缓解“春困”现象。夏季可以适当多食清心祛湿之品,如西瓜、绿豆、苦瓜、冬瓜、黄瓜、丝瓜、番茄等以起到消暑、解渴、祛湿的功效。秋季宜多食寒凉多汁的蔬菜水果,如梨、马蹄、银耳、百合、甘蔗、白萝卜、山药、莲藕、蜂蜜、菊花等。冬季天气寒冷,可以适当进食一些偏温热的食物,特别是能够温补肾阳的饮食。但要注意御寒作用强的食物也可导致血压升高,老年人在冬天如果以牛羊肉、狗肉进补来御寒,切记不可过量,以免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

适度运动 体医融合

高血压患者在平时可以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打太极拳、八段锦、舞蹈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和缓的运动形式,可以帮助人体的气血流通,改善机体各部位的供血,既有利于身体健康,又可减轻神经、情志方面的负担,起到很好的放松效果。运动时间选择在17时~19时较为合适,每日可根据自身情况运动0.5小时~1小时。但运动要有度,不能过于剧烈。我国传统保健术强调内静,静以养神,动静结合,配合练习静心功,如静坐、冥想、瑜伽等,有助于调整精神状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