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武汉——没有昙花一现的昙华林

昙华林,属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部,位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旁边,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  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

历史上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武昌地方当局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
现昙华林街武昌花园山以北、凤凰山以南,东起中山路  ,西至得胜桥  ,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  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

仅有一千二百米的普通街区,集中了几十处近百年的老建筑物,是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

现在这里成为了武汉的文艺第一街,拍照、闲逛,享受咖啡香。
触摸街边饱经风霜的老建筑,会发现昙华林有的不仅是文艺,一砖一瓦都刻着老武汉的历史记忆。

很多人来此既不为在 湖北中医药大学内看文化书院遗迹,也不为参观尽显外国情调的昙华林32号,而是奔着这儿的文艺范儿来的,从店面到小吃都透露着文艺青年的范儿。有清凉爽口的炒酸奶,还有芬芳馥郁的鲜花饼。或者字樱花盛开之时,偶尔看到身穿和服拍照耍酷的美女们。这里类似于上海的田子坊,尤其是文艺青年,必须要来看一看的。这里是他们的乐园!

至于物价,基本上都是平易近人的。
我喜欢一家小店的广告词“取三千繁华,不及清茶一盏”。很多圈子外的人说文艺青年就是穷嘚瑟。我不这么觉得,这是一种情怀,一种没有被油腻的世风侵透的纯情。

特别小清新的地方,非常文艺的气息,慢慢的走在路上,周围都是浪漫的咖啡屋,感觉自己一下子就变身文艺小青年啊!

一个十分文艺小清新的地方,景区也不是很大,可以慢悠悠地逛逛,店铺外观以及内部陈设风格不一,但都看着很舒服很喜欢,有自己的特色,很多店会售卖武汉人气景点及建筑的手绘明信片,各种小花的书签等。不少店里都有明信片墙,记录下自己的心情,留下自己的足迹,多年以后回头再看当时的自己不知道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在临近出口的地方,会有老人家闲坐等着为游客现场制作糖人,推着小推车卖奶香小馅饼的人,还有卖削净的荸荠的,钵仔糕的,当然也少不了豆皮和小土豆了

这是小清新的天堂,很多都是学生,在这里,每一家店铺都很有特色,你会因为每一件精致的小商品而驻足,不知不觉便会欣赏得忘了时间,这里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有着故事,等着你们来慢慢发掘~

你可以找间小店,坐着写写明信片,或者喝杯咖啡,享受宁静的午后~

文艺青年绝对不可错过之处!非常漂亮,非常有文艺气息的街区,临近武汉中医药大学,有很多漂亮妹子出没。随手的街拍都很好看了,满街安逸的喵星人汪星人,都很亲人。来的路上,司机大哥说,昙华林并不大,也就两百米,我信了,然后到了才发现,对,一条街是两百米,可是这里纵横交错不止五六条街……

“昙华”二字:传乃印度梵文译音,“林”即“居士林”简称。郭沫若先生曾在其著作中提过这一街名可能与佛教有关。

有关昙华林的传说,有两种,一说是巷内有花园,大多种植的是昙花,因为多而成林,加之古时花与华是通假字,故而得名。第二种说法,巷内多住种花人,一坛一花,蔚然成林,后来“坛”讹为“昙”,遂有昙华林。

仁济医院

昙华林老街.仁济医院

西式教会医院,是最早为英国基督教伦敦会慈善机构杨格非和中华基督教会创建的医院,也是近代西方医院传入武汉后保存完好的医院。

仁济医院原名英国伦敦教会医院。这所医院与一位英国传教士杨格非的名字联在一起——1861年,该教士在与昙华林临近的戈甲营建礼拜堂,尔后开设诊所和义塾为教众和附近的居民服务;7年后,传教士将诊所和义塾迁至昙华林并加以扩建成;1883年正式改名仁济医院。医院的建筑是中西合璧式样的砖木结构,既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廊柱,又有中国式样的下沉回廊,附楼石拱门的浮雕图案也很别致。

文华书院

文华书院,由美国圣公会创办于1871年10月20日武昌,初为男童寄宿学校,名叫文惠廉纪念学堂,中文校名为文华书院,英文名BooneMemorial School。

1890年增设高中,成为六年制完全中学。1901年翟雅各任院长之后,发展迅速,1903年又增设大学部, 逐步发展成文华大学。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华大学的化学、国文两系与私立华中大学等高校合并成立华中高等师范学校(即华中师范大学)。 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一直至今。

文华书院校址在武昌昙华林街111号,现址湖北中医药大学。校内存有大量的历史建筑。

圣诞堂

武汉昙华林

该建筑位于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的校园内5号楼,建造于1870年,为西式建筑,其廊柱造型为仿古希腊廊柱风格。2002年维修,木板地面改为大理石,三拱卷门改方门。该建筑系美国基督教圣会在文华大学内建造的校园礼拜堂,1958年停止校园宗教活动,现产权属省中医院,为医院俱乐部礼堂。

该建筑为省内独有,且是鄂校园中兴建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的礼拜堂。辛亥革命期间,日知会成员刘静庵、胡兰亭、余日章等在此宣传反清革命思想。1906年,由张统一作词、余日章作曲的《学生军军歌》在此诞生。

昙华林32号

是一栋独门独院欧式洋楼 ,保存较完好,在这里曾经拍过电视剧。从门里看天井,彩色玻璃、雕花栏杆,无不显示出异国情调。

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这幢老房子里,领导赵师梅等湖北工业中学堂的三位青年学生,设计制作出了辛亥革命军旗——“九角十八星旗”。

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

位于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内,系国初年的学校建筑。1938年,国共合作,政治部迁入武汉,三厅在此成立,郭沫若任厅长,属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直接领导,在此荟萃了文化界精英300多人。三厅当时的用房大多已毁,仅存砖木结构二层楼房一幢,为当年工作人员住房。

十四中校园为湖广总督林则徐兴建的丰备仓遗址,1903-1907年,张之洞先后开办公立小学和中学堂,1912年为省立第一中学,现产权属第14中学。

花园山

花园山严格的说是一个小山包,山上树林茂密,东、南面都有小路上去。因为附近有湖北中医药大学,所以不时会看见一些坐在草坪、树下和石阶边勤奋的读书郎。

花园山教堂

加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花园山上的加诺撒仁爱修女会礼拜堂是一幢保存完好的建筑。原建筑分为礼拜堂和修女居所两部分,总部设在罗马。1868年该修女会应湖北教区主教明位笃邀请,派遣人员来汉。在花园山置地创建分院,开办教理班、工艺所、育婴堂等公益性事业。

(0)

相关推荐

  • 记忆中的风景丨武昌翟雅阁的国际范儿

    随着武汉三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崛起为一个"国际化中心大都市",各种时髦的文艺场所如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等,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因而,国际化也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 ...

  • 最美中国-家乡武汉的风景-武昌的昙华林

    从前只要说到昙华林,我就会想到十四中,胭脂路,那是老武昌人的记忆. 每次走过这所中学,我就会想起儿子高考的那天,我特地从深圳赶回来站在十四中的门口等着高考的儿子走出来的情景. 记不得哪一年了,旅居美国 ...

  • 魂之所依——重访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之十一)‖十一、母校之所在

    2018年10月11日,我在云浮东站登上了开往广州南站的动车,开启了我重访母校的旅程.行程结束后,我撰写了14篇随笔散文,并以<魂之所依--重访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为名,结集出版.如今时间过 ...

  • 最美大学之旅——华中师范大学

    南湖浪涌,桂香灵动,百年求索路,桃红李白映苍穹. 位于江城武汉中心城区东部的东湖是湖北省会最美的风景区,据说两千多年前的楚国大夫屈原曾在东湖泽畔行吟,三国时期的刘备曾在东湖磨山郊天,大唐诗人李白曾在东 ...

  • 魂之所依——重访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之九)‖ 九、秋登黄鹤楼

    2018年10月11日,我在云浮东站登上了开往广州南站的动车,开启了我重访母校的旅程.行程结束后,我撰写了14篇随笔散文,并以<魂之所依--重访母校华中师范大学>为名,结集出版.如今时间过 ...

  • 历经2年“考古”修复,昙华林9栋百岁老房子即将开放迎客,武汉又添一个“打卡”好去处

    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修缮后的瑞典教区旧址建筑群依山就势.格局灵活. 长江日报讯全长约1.2公里的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集聚了自然.古城.宗教.建筑.教育.卫生等多元文化,是一部"活&q ...

  • 昙华林——武昌城市文化之根(作者:老武昌人)

    (本文涉及武昌老地名:昙华林.正卫街.游家巷.马道门函三宫.花园山.凤凰山.螃蟹岬.黄龙山) 昙华林是在全国都很有名气的一条历史文化街区,经过政府十几年持续不断的打造建设,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自然人文价 ...

  • 寻寻觅觅昙华林

    原武汉军区测绘大队战友与外地战友合影于昙华林. 在历史上,我们武汉军区测绘大队多年来都无固定的营区,不仅驻住分散,而且还不停地搬迁流动.据统计,截止1982年搬往武昌东湖营区为止,大队机关就驻住过1市 ...

  • 昙华林 ▏老张书舍与《老张日记》

    <老张日记>终于出版了,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也是令人万分感慨的事情. 老张就是张福臣,曾经是武汉著名的民营书商,当年旗下既有图书批发公司,还拥有几家实体书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后来,又 ...

  • 还原历史风貌延续城市文脉 昙华林9栋百岁老房子“活”了凤凰网湖北

    原标题:还原历史风貌延续城市文脉,经过两年的保护修缮 昙华林9栋百岁老房子"活"了 来源:武汉晚报 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修缮后的瑞典教区旧址建筑群依山就势.格局灵活. 修缮后的 ...

  • 古城改造 | 昙华林 9栋百年建筑 历经2年修缮焕发新生!

    全长约1.2公里的武昌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 集聚了自然.古城.宗教.建筑.教育.卫生等多元文化 是一部"活"的武汉近代史书 在这里,融合中华传统和西方古典的历史建筑 见证了中西文化的 ...

  • 散文 | 昙华林(作者:海风在吹)

    昙 华 林 作者:海风在吹 也许是武汉太大了,也许越是身边的越是容易忽略掉,身为武汉人,许多本土的名胜古迹都不曾去游览过.比如伯牙子期演绎千古绝唱高山流水的汉阳古琴台,比如张之洞兴办的汉阳兵工厂,比如 ...

  • 严昌洪:陪同先生和师母昙华林寻根

    先导之声 2004年7月,我和王玉德.姚伟钧教授,还有我的研究生汤蕾,以及学校有关部门的老师,陪同章开沅先生和师母在民间文史专家刘谦定的带领下到昙华林寻根.事后,我和汤蕾合作写了一篇报道发表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