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滦镇街道大门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该村主要由塔寺沟、吉利沟、南乔寺、北乔寺、阴龙沟五条小沟组成。其中塔寺沟、南乔寺、北乔寺相传在唐朝时就是香火旺盛的寺院,塔寺沟、北乔寺两处寺院的古塔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还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东边与佘家湾村接壤,西边与王家沟村二组接壤,南边与王家沟村三组为邻,北边与枣岭村和子午街办抱龙峪村接壤。东西跨度约4000米,南北跨度约6000米,总面积4600多亩,山林4500余亩,耕地80余亩。新中国成立初期30多户100多人,现在70多户240多人。
在秦岭山中,有一条不起眼的小河,最早发现这条河流时,因小河两边树木茂盛,根系潜入水中,天长日久变成红色,人们将此取名红草河。相传,红草河沟内原是一片大森林。据村中老人讲,清朝末年,有湖北籍以打猎为生的四兄弟来此谋生,后因战乱又有其他地方逃难的人来此定居,逐渐繁衍生息。后来出现一个大财主,修建了一座相当壮观的四合院,有一大门非常漂亮,过往之人遂将此地称为大门。另有一说,在现村境内,一条小路两边对称生长两棵柳树,树枝向内弯曲,相互拥抱,远看似大门状,遂将此地取名大门。
新中国成立时,政府机构设在石砭峪青岔,此地叫红草河村,包括枣岭、王家沟、大门、佘家湾。1950年乡政府从石砭峪迁入大门境内,称红草河乡,一年后又迁往喂子坪。土改时,撤销红草河村,下辖的枣岭、王家沟、大门、佘家湾各自独立成村。自此,大门村成立。
新中国成立初期,住的是茅草房,最困难时甚至不得不以野菜、树皮来充饥。改革开放后,群众生活逐渐好转。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2006年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2008年实施农网改造,2010年为村民接通自来水。目前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齐全,运转正常。2008年—2011年,政府实施移民搬迁和土坯危房改造工程,对部分居住偏远和经济困难的农户,实施搬迁帮扶工程。
投稿、闲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