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幅年画,牵动你心底温柔的记忆

时光看似无情,但又有情,它像呼啸的列车带走很多东西,但也会给你留下一些温柔的回忆。还记得小时候那些年画吗?一幅一幅,从鲜艳到褪色,整整陪伴了我们一年,等到来年春节,又喜气洋洋去买新的。这旧的也不可以浪费,可以铺在旧柜子顶端挡灰尘,积攒得多了,可以做成别致的门帘,总之,总要让它们物尽其用,完成自己来到世界上的使命。

记得这幅《许仙与白娘子》吧,妻子对镜试妆,丈夫为她簪上一朵花,就像是一对人间的小夫妻,脸上洋溢着喜悦,眉眼之间都是珍惜彼此的情意,举手投足都是好好过日子的勤谨相,根本没人料到,夫妻会分离一十八年,到得最后,要儿子来救出母亲。

当时,买年画要去新华书店,去晚了就买不到中意的画。当初,村里有个姑娘小霞在书店上班,很多人托她留一幅《许仙与白娘子》,但小霞只给自己的闺蜜留了,大家都很羡慕。

后来,小霞抢走了闺蜜的未婚夫。村里的人感慨万端,觉得就像小青夺走了姐姐的许仙,实在不够仗义,但人生就是这样,不总是花好月圆,也有悲欢离合。

时间匆匆过去,听老家的亲戚讲,那位闺蜜最后也离婚了,靠着心计抢来的人,也没有留得长久。幸福这种事情,也是有分定的,不是自己的就不要硬拿。

这一幅《三关点帅》,穆桂英细眉凤目,面容也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如果系一条花围裙,就是一个忙着为孩子们做饭的主妇。但这一身披挂,却神气异常,让你看到战场上的女英雄。

她骑马挂帅,她冲锋陷阵,她比男儿还要强三分,给人一种震动。她不娇弱,也不示弱,那种英豪之气,有种异样的亮烈。

当时,邻居的小姐姐爱上了这幅画,每天都拿着树枝,在自家院子里画穆桂英,她画的女子脸又瘦又长,与穆桂英判若两人。她的妈妈笑着说:“这画的满院子的谁呀?这么又长又窄的脸,倒像是对门的二兰子呀。”

这一幅年画叫《洛神》,洛神的脸上,有一种慈祥的班主任的笑容,她的头上插满簪环,手里拿着一枝羽毛,站在碧波之上,看上去就是准备表扬和鼓励孩子们的老师。

洛神老师马上就要告诉孩子,他们在这次地区抽考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那些碧波就像是讲台,她手中的羽毛,像是用来指点黑板上生字的教鞭,她的气质如此和蔼可亲。

这一幅《红梅赞》,大概很多人家的墙上曾经贴过。江姐是一个坚强的共产党员,有着铁一般的意志,她身后的红梅,开得格外鲜艳。那个年代,没有追星这种说法。但有些姑娘的衣着,却受到画中人的影响,照样子打扮起来也很好看。

这一幅《杨开慧》,想必大家也很熟悉。画上有毛主席的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挥顿作倾盆雨。

小时候,不懂得这首词的意义,自然看不出这幅画的意义,但也懂得崇敬这位女英雄。后来,知道了这一家人为革命事业作出的牺牲,也从而懂得了这首词的内涵,也明白了这幅年画深远的意义。

这一幅《上学路上》,你也很熟悉吧。一个小女孩,在上学路上,把被风吹倒的禾苗扶起来,并解下辫子上扎的丝带,把禾苗绑起来。这样一种对庄稼的爱惜,只有种田的人才能理解。这位小姑娘长大后,想必也会好好地爱惜粮食,她知道农民不容易。

第一次看到这幅年画,是在邻居家。当时还有个小小的插曲,不知做错了什么事,被妈妈训斥,甚至要打一顿,我立即跑开了。被邻居看见,急忙把我带到她家,刚好吃中午饭,就顺便招待了我。

我因为哽咽,打翻了杯子,水泼湿了桌子,邻居阿姨在收拾,我不好意思,抬头看墙上的画,刚好看到了这位小姑娘。阿姨很心细,她见我尴尬,立即安慰我道:“最近很忙,桌子都没好好擦过,你这一杯水泼得很好,刚好把桌子洗干净了,哈哈哈哈。”

多年以后,我还记得她给我的温柔,对一个小孩的体谅和宽慰。也记得那一餐饭。我把馒头和菜都吃光了,一点儿也没浪费。画面上的那种细腻和温存,也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这一组年画有两幅,一幅是《给军属大爷扫雪》,另一幅是《谁替我把雪扫了?》这是个很温馨的故事。下雪了,很大很大的雪,门前的树枝上都挂上了雪絮。几名小学生穿得暖暖的,拿着扫把和铁锹,来到军属大爷的门前,悄悄地替他扫雪。

第二幅图里,张大爷拿着扫把,推开门,准备到院子里扫雪。掀开门帘的一瞬间,他惊呆了:谁替我把雪扫了?院子里干干净净,扫完的雪也铲好堆在一边,简直像是有神仙来过。

做好事不留名的小朋友们,就悄悄地藏在门后,一声不吭,脸上露出可爱的笑容。那个穿红格子裤子的女孩,笑得格外甜蜜,做了好事,人的脸上会有一种自得的光彩,即纯洁又耀眼。

这一幅画的名字叫《积极交售鲜蛋》,大家排着队,把自己家的鸡生的鸡蛋,交售给国家单位。曾经看过《金光大道》小说的人都知道,在那个年代,人们把粮食以及农副产品,都会以合理的价格,交售给供销社,以支持国家的发展和建设。

这一幅年画是《葡萄丰收》,两位年轻的姑娘,梳着一模一样的短辫子,正在展示丰收的果实。紫红的葡萄晶莹剔透,像珍珠,像玛瑙,甜蜜溢出了画外。两个女孩脸上的笑容,也像葡萄酒那么甜蜜。

当时的审美,不是网红脸,姑娘们面如满月,有种端庄大方的美,她们的黑眼珠格外清澈,她们的脸颊有着健康的红润,经常参加田间劳动的手臂也格外健壮,有种随时挽起袖子干活的干脆利落劲头。

这一幅《收麦子》里的两个女子也很美,眉眼阔朗。她们站在金色的麦浪里,身后是收割完毕的麦田。短发的女子手插在腰间,乌黑的短发被田野里的风吹向脑后,连同脖子上擦汗的毛巾,也一起被风吹动。

另一个女子将手罩在嘴边,似乎在大声呼喊着什么。可能喊的是:“收工啦。”也可能是:“看这边的麦粒多饱满啊。”两个人的脸上都有一种自豪,看上去英气勃发,给人一种无穷无尽的希望。

年画陪伴我们的时间,不多不少整整一年。刚买来的时候,全家都很热闹。爸爸工作很忙,也经常出差,妈妈贴年画,哥哥姐姐看着高了低了,嚷嚷得非常带劲。

我因为特别喜欢那一幅穆桂英的画,老担心会落了灰尘,或者变旧,竟然因为担心而郁郁不乐。妈妈知道了,一点儿也没有责怪我,她安慰我说:家里有一些纱布,可以罩在穆桂英的画上,用钉子把纱布钉起来。

就是在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很过分,而且觉得妈妈对我的迁就太过了,连忙摇摇头,说不用了。小小的小孩,可能就在那一瞬间长大的。因为被温柔地对待,所以日后也学着去好好地去对待他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