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一岁儿子做试验,他哭着造出了这疫苗!

疫苗都打了吗?
打疫苗的时候,有没有怀念小时候打完针,医生给的那颗「糖丸」
很多年了,我们还在念念不忘那个味道。
以前小,只知道糖丸甜甜的,总贪嘴想多吃几颗。
孰不知那是「治病的疫苗」,用来预防当年让无数家庭闻风丧胆的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小孩子没心没肺,长大之后尽尝酸甜苦辣后,才意识到:
一面全心全意为你治病,一面又担心苦到你,把疫苗做成糖丸的,该是怎样一个温柔慈爱的人。
只是,来不及让成年后的我们认识「他」,他就走了。两年前,他去世时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
他默默地走了,气若游丝的最后,留下了一句遗言:“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值得…值得…孩子们快快长大,报效祖国。”
视频来源:广东共青团
今天,我想再聊聊他。
一位改变了中国孩子命运的科学家。一位给了我们无限温柔的糖丸爷爷:「顾方舟」
同时再回顾一下那年那场突然暴发的疫情,和当时的中国在疫苗上孤立无援的心酸。
 01 
1955年,中国最严重的公共防疫事件,就是小儿麻痹症。
非常残忍,它只针对0—7岁天真烂漫的儿童。这场奇怪的疫情在江苏南通暴发,如同突如其来的新冠一样,当时中国医学界对它一无所知。
一开始的时候,只是感冒发烧的症状,没有引起太大关注。
但是过不了多久,好好的可爱的孩子,膝关节,脚关节,手臂,甚至是手掌,全部扭曲变形,痛苦万分。
且一旦感染上,只有两种下场:终身残疾或者直接死亡。
很快,病毒蔓延到了上海、济南、青岛、南宁……一时间,无数家庭惶惶不可终日。
试想,正是活蹦乱跳的年纪,突然一下全身扭曲无法动弹,这对孩子和父母的打击都是致命的。
但是,怎么会认命啊?怎么甘心自家孩子生命刚刚开始就被硬生生截断?所以,有一丝希望,父母们都愿意去尝试。
 02 
这时,一种「背包族」在中国出现了,就是家长背着得了小儿麻痹症的孩子四处求医。
“交通不方便,没有通车的地方,家长就背着孩子走,带足几天的口粮,憋着一股劲,从一个医院走到另一个医院,不断看见医生摇头,但一直不愿意放弃治疗。”
顾方舟回忆,有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求助他,声泪俱下:“顾大夫,求求你帮帮我的孩子吧,他以后还得走路,还要建设国家。”
身为医生的顾方舟痛苦自责,但是,当时真的束手无策:“对不起,我救不了他……”
那位家长瘫坐在长椅上,呆坐到很晚,才背起孩子慢慢走开。
“我们感到很内疚,没有办法帮助他,治不了他,因为谁也治不了。”
直到很多年后,已经86岁,满头银发的顾方舟谈起这个场景,依然以手掩面,久久哽咽不能出声。
而,与此同时,当时的中国那样的孩子还在不断增加,每年达到数万个。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疫情再控制不住,举国上下可能到处都是残疾儿童。
怎么办?
当时中国的卫生部愁云密布,心痛不已。
新中国刚刚成立,儿童正是未来的希望,现在如此被摧残,于整个中国来说这是致命的。
必须救孩子。只有疫苗才能救中国的孩子。
条件差,但是再苦再难也得试试。
于是1959年,受国家卫生部的委派,顾方舟一行4人,前往苏联考察他们研制的疫苗。
 03 
当时,世界上只有美苏的两种「脊灰疫苗」面世。
分别是:死疫苗和活疫苗。
死疫苗(灭活疫苗):安全,但是需要注射三次,效果不尽如人意,且成本很高。
活疫苗(减毒疫苗):还没进行临床试验,风险极大,用这种疫苗,相当于拿中国孩子给他们做试验。
无解,怎么选?
没日没夜,顾方舟查阅了所有能查到的资料,反复比较两种疫苗的优劣。
最后,他力排众议选择:中国自己研制活疫苗。
两个原因:
①中国,必须消灭这个病毒;②经济上,中国能承担得起。
这一决定背负的是千千万万家庭的希望,没人敢想失败的后果。
 04 
历史告诉我们:弱者注定受欺负。
在国际上,当时的中国无足轻重,加上内忧外患,疫情四起…艰难和屈辱并行。
没办法,为了孩子,即便是别国转赠的一点疫苗原液,顾方舟都如获至宝。
但是也仅此而已,对于疫苗的实验数据,美苏两国严加保密。
不再停留。回国,靠自己。
首先,回国后的第一件事必须证明活疫苗的安全性。
但是得病的都是孩子,谁家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当试验品呢?
“你不敢吃,你让别人吃去?没这个道理。”
时间紧迫,中国还有几十万几百万的孩子等着他救命,不能再犹豫了。
瞒着妻子,顾方舟忍痛给自己不满1岁的儿子服下了……他很清楚一旦失败,他的孩子面临的就是瘫痪,甚至死亡。但是,“豁出去了,只有这样,实验才能进行下去。”
所幸,活疫苗安全,孩子无恙。他的妻子后来知道了这件事,没有抱怨,只是轻轻说:“你应该相信我的。”
 05 
紧锣密鼓,接着就是第二件重头事:研究疫苗的有效性,并尽快将安全有效的疫苗投入大批量生产,救中国的孩子们。
这种体量,需要专门的疫苗研究所和生产线。
中国没有。那就建吧。
1960年,顾方舟和同事们从北京来到昆明的一个山洞。是的,他们要在这荒郊野岭的山洞里生造出一所生物研究所。
当年,他们只有一双手,一砖一瓦,每一把土都得靠自己。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顾方舟带领团队,硬生生地只用了9个月就建成了昆明实验室。
支撑他们的信念只有一个:中国未来的希望,必须是健健康康的。
但是,他们的磨难远不止这些。
顾方舟实验室的猴子比人吃得要好。因为当时为了研制疫苗,需要拿猴子做试验,它们比人都精贵。
有人饿得扛不住,就去偷猴子的口粮。顾方舟只能含泪劝阻:人可以饿,猴子绝不能饿着。
太苦了......咬着牙扛,关关难过关关过,活疫苗的关键技术被一一攻克。
终于「疫苗研制出来了!」
 06 
1960年—1961年,在北京上海等11个城市,450万孩子开始服用活疫苗。效果显著,发病率直接下降了1-10倍!
这场较量,我们赢了!
下一步,就是让全国的孩子都能用上这个疫苗。
但是孩子们毕竟都小,疫苗味道又怪,每次现场都是哭声一片。
「怎么既能治病又能让孩子们喜欢?」
顾方舟苦思冥想,最终,找到了那个温暖我们整个童年的方法:把疫苗制成「糖丸」,自此开启了糖丸疫苗的时代。
中国有三代人,都曾被这颗甜甜的糖丸抚慰过,其中就有正在看这篇的你们。
多年以后,满头银发的顾爷爷说起糖丸疫苗,眼里依然是藏不住的笑。
 07 
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卫生部举行,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中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国家。
直到这时,顾方舟才敢向最重要的「三个人」报告。
第一个就是老百姓:
“终于可以跟老百姓说,我尽力了,你们的孩子再也不得这个病了。”
第二个是周总理:
这件事,顾方舟没有向太多人提起。
当年,他们在昆明埋头苦干的时候,周总理曾去关心他们的进展。因为关系到全中国的孩子,总理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顾方舟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成功,他跟总理说:“总理,我们这个疫苗如果成功了,可以把这个病都给消灭掉。”
老一辈人把承诺当作一生的使命,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最后一个,是他的妻子,无条件支持他的那个人:
64年后的2019年,我们再次遇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但是,这次,情况不一样了。一批又批新中国的孩子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脊梁。中国在国际上被卡脖子的时代,也一去不返。
目前,全球接种的疫苗一半以上来自中国。
有人问:中国疫苗研发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陈薇明确回答:“第一方阵,毋庸置疑,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做到。”
中国早已不是昨日的中国。因为我们有前辈,有后辈,更有光明的未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