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图说 】邹舟《蓼花之美临风轻笑久》
图文/邹舟
拍摄地点:四川省三台县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灼约有芳艳,本生江汉滨。临风轻笑久,隔浦淡妆新。白鹭烟中客,洪渠水上邻。无香结珠穗,秋露浥罗巾。”宋代大家梅尧臣,把蓼花之美刻画得淋漓尽致。
没见过蓼花的时候,凭着这首诗想象着:在晚秋,百花凋零,荒草萋萋,唯有蓼花盛开在河岸两边,灼灼其华。有桃之芳李之艳,在风中浅吟低笑。自初秋一直开到初冬,自远古一直开到眼前。清晨的江面笼罩着一片迷蒙的薄雾,在薄雾中穿梭的只有那远方的来客白鹭,偶尔鸣叫两声似乎只有它们在意岸边繁茂的蓼花。
那遍布河岸的蓼花,带着诗情画意,带着码头的离愁别绪,就象一位香艳的女子,手执罗巾,婷婷袅袅走来,那湿润的罗巾是因为秋天的露水,还是离别的眼泪呢?
亲见蓼花其实是一种小巧而不张扬的花儿。小小的叶,小小的花,在水边、在湿地静悄悄地开着,单独一两枝毫不起眼。真正被蓼花震撼是在江边,成片开放着,花苞红中带白,白中带粉,好像小珍珠,密密麻麻地结成穗状,沉甸甸地在风中点着头,似花,又似果实。那富有层次的红红白白在不知不觉间就铺满了一大片河岸,很是艳丽。但在秋天荒芜的河岸上却不喜庆热烈,感觉是苍凉与悲怆,难怪被称为离愁之花。
看惯了菊花的雍容华贵,玫瑰的香艳夺目,蓼花的细细碎碎倒是别具一格;单看一支蓼花,确实毫不起眼,容易忽视它的存在,可那无穷无尽的一片是怎么也挪不开眼的,眼睛太忙,风景太美。每个小小的粉白的小花站成稻穗的模样,在这肃杀的秋季,万物凋敝,而它却不卑不亢,开到靡荼,似弯着腰欢迎初冬的到来。蓼是个传奇。
关于码头的蓼花,曾有一首流传甚广的诗和一段故事:相传,一铁姓者将扬帆赴任,诸亲友在江边送别,其中多是文学名士,还有一个看似粗俗的武官。文人便相约,赋诗送别,以此来为难武官。于是,轮到这位武官时,武官张口说出:“你也作诗送老铁,我也作诗送老铁。”前两句果然俚俗非常,众皆暗笑;但武官的后两句诗出口,满座即刻哑然——诗曰:“江南江北蓼花红,都是离人眼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