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四百一十八首《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五】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中唐·岑参·七言古诗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拼音版:

jūn bù jiàn zǒu mǎ chuān xíng xuě hǎi biān , píng shā mǎng mǎng huáng rù tiān 。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lún tái jiǔ yuè fēng yè hǒu , yī chuān suì shí dà rú dǒu , suí fēng mǎn dì shí luàn zǒu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xiōng nú cǎo huáng mǎ zhèng féi , jīn shān xī jiàn yān chén fēi , hàn jiā dà jiāng xī chū shī 。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jiāng jūn jīn jiǎ yè bù tuō , bàn yè jūn xíng gē xiāng bō , fēng tóu rú dāo miàn rú gē 。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mǎ máo dài xuě hàn qì zhēng , wǔ huā lián qián xuán zuò bīng , mù zhōng cǎo xí yàn shuǐ níng 。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lǔ qí wén zhī yīng dǎn shè , liào zhī duǎn bīng bù gǎn jiē , chē shī xī mén zhù xiàn jié 。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作品介绍]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开头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唐军凯旋。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注释]

⑴走马川:即车尔成河,又名左未河,在今新疆境内。行:诗歌的一种体裁。封大夫:即封常清,唐朝将领,蒲州猗氏人,以军功擢安西副大都护、安西四镇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后又升任北庭都护,持节安西节度使。西征:一般认为是出征播仙。
⑵走马川行雪海边:一作“走马沧海边”。雪海: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
⑶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米泉境内。
⑷匈奴:泛指西域游牧民族。
⑸金山:指今新疆乌鲁木齐东面的博格多山。
⑹汉家: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
⑺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
⑻五花连钱:五花,连钱 指马斑驳的毛色。
⑼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
⑽短兵:指刀剑一类武器。
⑾车师:为唐北庭都护府治所庭州,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蘅塘退士本作“军师”。伫:久立,此处作等待解。献捷:献上贺捷诗章。

  [译文]

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
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走马川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
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相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
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作者介绍]

岑参(公元715—770年,一说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者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有《岑嘉州诗》七卷。

赏析

壹/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或天宝十四载(755年),当时岑参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这是岑参封常清出兵西征而创作的送行诗,与《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系同一时期、为同一事件、馈赠同一对象之作。

文学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军队在莽莽沙海、风吼冰冻的夜晚进军情景。环境虽然恶劣,但将士们却充满着高昂的战斗气志。

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写得惊心动魄,绘声绘色,热情奔放,气势昂扬。

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这次出征将经过走马川、雪海边,穿进戈壁沙漠。“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绝域风沙景色,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捉住了风“色”,把风的猛烈写得历历在目。这是白天的景象。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行军由白日而入黑夜,风“色”是看不见了,便转到写风声。狂风像发疯的野兽,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象地显示了风猛风大。接着又通过写石头来写风。斗大的石头,居然被风吹得满地滚动,再著一“乱”字,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平沙莽莽”句写天,“石乱走”句写地,三言两语就把环境的险恶生动地勾勒出来了。

下面写匈奴利用草黄马肥的时机发动了进攻,“金山西见烟尘飞”中“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了唐军早有戒备。下面,诗由造境转而写人,诗歌的主人公——顶风冒寒前进着的唐军将士出现了。诗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如环境是夜间,“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写边地的严寒,不写千丈之坚冰,而是通过几个细节来描写来表现的。“风头如刀面如割”,呼应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这样的军队必然无人能敌。这就引出了最后三句,料想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行文就象水到渠成一样自然。

全篇奇句豪气,风发泉涌,由于诗人有边疆生活的亲身体验,因而此诗能“奇而入理”,“奇而实确”,真实动人。

全诗句句用韵,除开头两句外,三句一转韵,这在七言古诗中是不多见的。全诗韵位密集,换韵频数,节奏急促有力,情韵灵活流宕,声调激越豪壮,有如音乐中的进行曲。

名家点评

《唐贤三昧集笺注》:第一解二句,余皆三句一解,格法甚奇。“大如斗”者尚谓之“碎石”,是极写风势,此见用字之诀。奇句,亦是用字之妙(“马毛带雪”二句下)。其精悍处似独辟一面目,杜亦未有此。老杜《饮中八仙歌》中,多甲三句一解而不换韵,此首六解换韵,平仄互用,别自一奇格也。

《唐诗别裁》:势险节短。句句用韵,三句一转、此《峄山碑》文法也,《唐中兴颂》亦然。

《网师园唐诗笺》:奇景以奇结状出(“一川碎石”句下)。险绝怕绝,中夜读之,毛发竖起。逐句用韵,每三句一转,促节危弦,无诘屈赘牙之病,嘉州之所以颉颃李、杜,而超出于樊宗师、卢仝辈也。

《唐贤清雅集》:才作起笔,忽然陡插“风吼”、“石走”三句,最奇。下略平叙舒其气,复用“马毛带雪”三句,跌荡一番。急以促节收住,微见颂扬,神完气固。谋篇之妙,与《白雪歌》同工异曲,三句一转都用韵,是一格。

《昭昧詹言》:奇才奇气,风发泉涌。“平沙”句,奇句。

佚名

赏析

贰/

今天跟大家分享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先说题目吧——“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个题目呢,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走马川行”,一部分是“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我们之前说过,“行”字代表着歌行体,是从汉魏六朝乐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古体诗,音节格律都自由流畅,给人一种放言(1.谓不谈世事。2.放纵其言,不受拘束。)长歌、行云流水的感觉。那所谓“走马川行”也就是走马川放歌,那再看第二部分——“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封大夫是唐朝西域名将封常青(封常清(690年—756年1月24日),蒲州猗氏(今山西省猗氏县)人,唐朝名将。自幼家中清贫但受祖父影响喜爱读书。曾两次入朝为官。父母早亡,外祖父犯罪,随外祖父流放安西。初在高仙芝部任判官,天宝六年(747年)随高仙芝击败小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天宝十一年(752年)唐玄宗任命封常清为安西副都护,第二年,封常清率军攻破大勃律国(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天宝十三年(754年),封常清入朝,封御史大夫。安史之乱时,受边令诚的诬告,被唐玄宗因出师不利被处斩。),因为官封御史大夫,所以称封大夫。这个人一生的经历非常传奇,他原本是蒲州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人,从小父母双亡,被外祖父抚养,可是呢外祖父又犯了罪,被流放到安西充军,守卫胡城的南门,这个胡城在今天的哈萨克斯坦。所以封常青其实是西域长大的人,问题是呢,此人虽然生长在胡地,但是又没能长成胡人一样结实的身板。按照史书记载,封常清又瘦又小,一只眼睛有毛病,还跛脚,那这样的人在崇尚军功的边疆地区其实很难生存,封常清也是软磨硬泡,好不容易才在当时的安西四镇都知兵马使高仙芝的手下当了一个小参谋,一点儿都不受重视。可是呢,有一次高仙芝出征,封常清在幕府之中悄悄地就写好了告捷文书,把高仙芝怎么谋、怎么打,何时停、何时走,写得清清楚楚,比高仙芝自己讲还要明白。而且呢,这边仗刚一打完,那边捷报已经写好了,高仙芝还因此被上级大大地表扬了一番,从此之后封常青就脱颖而出,一直当到了安西四镇节度使兼北平都护,这是多么励志的逆袭故事啊。对于岑参这样渴望建功立业的文人来讲,相当有吸引力,所以天宝十三载,岑参有机会进入封常青的幕府,给封常清当判官,真是有点粉丝见偶像的感觉,内心相当激动,情绪也非常地昂扬。那此刻封常青要出师西征,作为下属的岑参写诗送行,这样的诗该怎么写呢?

先看前两句,“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还记得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吗?一样的句式,只不过李白写的是滚滚黄河,而岑参写的是漫漫黄沙罢了。那走马川究竟在哪呢?一般认为走马川又叫左未河,也就是今天新疆的车尔成河,那它的位置在塔里木盆地南边;而雪海呢,则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因为常年积雪,所以叫雪海。可是我们说完这两个地方,问题也就出来了,车尔成河在塔里木盆地南边,天山在塔里木盆地北边儿,雪海当然更靠北。这样一来,走马川和雪海之间的距离差不多有一千公里,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沿着走马川走到雪海边。既然如此,“走马川行雪海边”应该怎么理解呢?有两种可能,第一种,这句诗讲的是一个相当广阔的空间范围,从天山以北的雪海一直到天山以南的走马川,这其实也就是封大夫纵横驰骋的千里疆场,事实上这次封常清西征的目的地差不多就在左未河附近。所谓“走马川行雪海边”,那大概就是朝着走马川走在雪海边,这就好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涵盖了封大夫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广袤空间,这是一种解释。那还有一种解释,说走马川并不是左未河,而是雪海旁边的一条河沟,或者就是一道平川。那这样一来,走马川行雪海边,就是走马川蜿蜒在雪海的旁边。到底哪个对呢?我个人其实倾向于第二种,因为下面还有一句——“一川碎石大如斗”,很显然这应该是诗人眼中的实景呈现,而不是遥想千里之外。不过,还是那句话——“诗无达诂”,而且呢,对诗的理解呀不能太过实在。走马川也好,雪海边也好,乃至后面提到的轮台、金山,那都只是西域沙漠绝壁上的坐标,并不是诗人写作的重点,也不是我们追踪的重点,那什么才是重点呢?重点在第二句——“平沙莽莽黄入天”,为什么“平沙莽莽黄入天”哪?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呀,更因为沙漠上的烈烈长风,一望无际的沙海上狂风呼啸,大风把黄沙卷到天上,犹如一条黄龙遮天蔽日。

风来了,那接下来呢?接下来三句,“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这是从白天写到夜晚,从风色写到风声,从天上写到地下了。深秋之夜呀,颜色已经看不到了,这个时候声音登场了。什么样的声音呢?“轮台九月风夜吼”,一个“吼”字,何等狂暴、何等惊心动魄呀!怒吼的狂风把斗大的碎石都卷了起来,让它们随着风势满地乱滚,这样的力量是何等恐怖啊!天上平沙莽莽,地下飞沙走石,这不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样的宁静的风景画,这是一个狰狞的、能够吃人的沙漠,而最酷烈的环境也长养(长养[ cháng yǎng ]1.抚育培养。《荀子·非十二子》:“长养人民,兼利天下。”汉 仲长统 《理乱篇》:“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清 薛福成 《顾贞女传》:“贞女 抚之,如抚 福基 ,长养教诲,以至成人。”2.长大;生成。晋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敦煌曲子词·叹五更》:“一更初,自恨长养枉生躯,耶孃小来不教授,如今争识文与书。”李广田 《山水》:“他们猜想那块石头的来源,他们说那是从什末山岳里采来的,曾在什末深谷中长养,为几千万年的山水所冲洗,于是变得这末滑,这末圆,又这末好看。”)了最凶恶的敌人哪。

接下来三句,敌人登场了,“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这里的匈奴显然是泛称啊,代指当时唐朝的头号敌人,也是封大夫此刻的敌人——吐蕃。秋天一向是游牧民族南下的大好时机,此刻吐蕃人的马吃了一夏天的草,养得膘肥体壮,他们正跃马扬鞭滚滚而来。“金山”也就是今天新疆的博格多山以西,腾起了一片烟尘,烟尘就是警报啊,强敌进犯,唐朝的将军岂能坐视不管。封将军顶着狂风,率军出征了,一句“汉家大将西出师”,以汉比唐,写得雍容大气,封大将军英勇无畏、为国解忧的形象跃然纸上。

那么封将军的军队是怎样的呢?下三句,“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这三句诗啊,写夜间行军的样子,真肃穆,真昂扬。“将军金甲夜不脱”,这是将军以身作则,马不停蹄呀;“半夜军行戈相拨”这是军队衔枚疾走、悄无声息,只听见兵器相互碰撞发出的轻微声响,这是何等严整的军容啊!那写到这,再补一句“风头如刀面如割”,既呼应了前面对大风的描写,又凸显出将士们的坚韧与顽强,真是绘声绘色,让人如临其境。这还不够,更神奇的还在后面。

看下三句,“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这是从人写到马了呀。还记得岑参的另一首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吗?劈头一句,就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那此时已是九月,是不是片片飞雪又从天而降,落在了马背上呢?个人觉得啊,不能这么理解,所谓“马毛带雪”应该是说战马驰骋,汗水蒸腾,可是呢,天又那么冷,汗刚一出来就结成了霜,看起来就像雪一样。我们小的时候,冬天骑自行车上学就是这个样子,从自行车上下来,眉毛和头发都带一层霜,那换到马身上不就是“马毛带雪汗气蒸”吗?那“五花连钱旋作冰”呢,所谓“五花连钱”哪,是指把马的鬃毛剪出五个花瓣,这也是宝马的代名词,李白不是讲过“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嘛。就是经过这样反复地冷热交替,很快马的鬃毛上就结成了一层冰壳。将军写到了、战士写到了、战马也写到了,他们都在寒风中奋力前行。那接下来呢,接下来诗人自己出场了——“幕中草檄砚水凝。”,原来不光是行军的人,身在幕府的人也没闲着,他正在起草檄文呢,可是天太冷了,连砚台里的墨都冻住了。

前方行军固然辛苦,后方的幕府也不容易,人也罢、马也罢,都在寒风中受苦,但是大家注意到没有,整首诗却看不出一丝苦涩,相反,艰苦卓绝的环境正反衬着这支军队精神的昂扬,真是一支铁军哪!那这样一来,最后三句也就顺理成章了,“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这样英勇的军队出师,敌人当然会闻风丧胆,落荒而逃,所以我就在幕府所在地的车师西门遥遥伫望,等待着将军您胜利的捷报吧。写到打仗没有?完全没有,只写了出师就戛然而止,结得干净利落,但是呢,因为把军队的精、气、神都写足了,所以谁都不怀疑胜利一定属于这支军队。

那通篇看下来,这首诗好在哪?最大的好处啊,一个是写景奇特,一个是音调铿锵。你看“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谁不觉得毛骨悚然哪,看到“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谁不觉得不可思议呀?可是你仔细推敲,又会觉得确实如此,进而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就是所谓的奇而如理。那再说音调铿锵,这首诗最独特的地方莫过于前两句之后就是三句一小节,三句一转韵,而在每一个小节之内则是句句都押韵。这样一来,节奏就特别的铿锵,声调也特别的激越,你只要把它读出来,就好像听着进行曲、踩着行军的鼓点一般,自然而然地被诗人的情绪带动。那岑参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诗来?其实有两个原因最重要,第一个原因,是他真的见过这么神奇的景色,岑参两次远赴西北边陲,随着军队一路走到中亚,他见过太多别人没见过的景象,所以他的边塞是真的边塞、是活的边塞、不是想出来的边塞,所以他的边塞有一种特别的、真切的感觉。让你觉得这个地方确实和内陆不一样,它不是小桥流水的江南,不是平林漠漠的中原,它就是一个神奇的边疆,这是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岑参的性格呀真像一个年青人,他永远那么好奇,看到狂风也好,大雪也好,第一反应不是恐惧、而是兴奋,这是一种难得的素质,尤其成年之后,很难有人再具有这样的精神了。可是岑参一直都有,那也正是这样的眼界和这样的心情,让他写出了唐朝最为绮丽豪迈的边塞诗。这首《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和另一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个写雪,一个写风,鬼斧神工,堪称“双璧”。

佚名

赏析

叁/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封大夫即封常清,唐代著名将领,治军严整有法,常从高仙芝破敌有功。天宝十三载(754),擢御史大夫,权知北庭都护,持节充伊西节度,瀚海军使。为安定西部边疆,他曾三次统兵西征播仙(即左末城,在今新疆维吾乐自治区境内),时岑参为安西北庭节度判官,驻防轮台,为送封常清西征,写下这首历史名篇,以壮行色。全诗紧紧围绕“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一基本主题,热情赞扬唐军将士不畏艰险,为国安边的英雄品格,祝贺封大夫西征早日“献捷”,笔力陡健语多造奇,富有雄奇的艺术特色。

欲写“出师西征”,先刻画“出师西征”的自然环境与地理条件。开头六句,就题中“走马川”三字生发。走马川,又名左末河(即车尔成河),在轮台之西,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距播仙五百里。雪海,泛指西北苦寒之地。“走马川雪海边”六字,虽然只简单地列举了两个地名,但它既指出了这次西征所经之地,又点明了行军路线,可谓字少意丰。对戈壁沙漠,作者在诗中多有叙写,如“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白草磨天涯,胡沙奔茫茫……有时无行人,沙石乱飘扬,”而“平沙莽莽黄入天”七字,不仅写出了西北边疆戈壁沙漠黄沙莽莽,接天际海,一派昏暗的迷蒙景象,摄住了西北边疆沙漠地带景色之魂,令人惊心动魄,并且还写出了地理条件之险恶。前面冠以“君不见”三字,以特提呼唤语气出之,犹如爆竹骤响,突兀高远,又如狂风卷浪,有滔天之势,落笔不凡。如果说前三句写沙多,而后三句则写风大,在内容上由平沙写到狂风,在空间上,由写天转入写地,在时间上则由白天转入黑夜,因而其诗歌形象也由视觉形象转变为听觉形象。景随时迁,读来颇觉真切。轮台,在今新疆米泉县境内。诗人用“轮台”点明地点,用“九月”点明节令,用“夜”点明时间,用“吼”字来写“风”。因为已入夜,所以不见风色,只闻风声,着一“吼”字更觉真实。这“吼”字用得既形象又有力,它使我们马上联想起这狂风犹如千万头发怒的雄狮,在绝域边塞横冲直撞、呼号咆哮、震撼山岳,具有无比巨大的威力,可谓一字千钧。接着便用具体的物象“碎石”来加以坐实。写“碎石”,用“一川”写其多,用“如斗”写其大,然而在肆虐的狂风吹动下,这斗大的碎石居然随风满地乱走。着一“乱”字,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这当然是艺术上的夸张,却又是艺术真实。因为非如此,便不能更好地表现边塞的奇异风光,非如此,便不能更好地反映这次行军的千难万苦,衬托唐军将士万里出征不怕艰险的战斗风貌。

如果说诗的开头几句写边塞的自然风貌,说明了“出师西征”条件的艰苦,缴足了题中“走马川”三字之义,而“匈奴”以下九句,则正面叙写“出师西征”。其中前三句,交代出师的原因。“匈奴草黄马正肥”,是说到了秋天草黄马肥,正是敌人掠夺的好时机。据《史记·匈奴传》说:“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这里的匈奴喻指播仙。“金山西见烟尘飞”,是说播仙已燃起了战火。金山,即今阿尔太山,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说:“是突厥族所居之地”,而“金山西”则喻指播仙统治区。在诗人的笔下,虽然只说马肥,但因抓住了战前中常见的事物,也就能以点带面,显示出敌人的剽悍;只说望见金山西烟尘飞扬,显示出播仙进犯时气焰嚣张,军情紧急,故接下去说:“汉家大将西出师,”也就是说封常清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安定边疆,奉命出师西征。这句诗紧接在“金山西见烟尘飞”之后,既点出封大夫出师的原因,显示了战争的正义性,又巧妙地借对方的强大反衬了唐军的更加强大,这种以强衬强的手法极妙,使“汉家大将”的形象更加突出,使唐王朝的军队更威武雄壮,显得所向无敌!后六句写唐军将士不怕严寒,冒雪出征,于严寒中写行军,见士气。在这里,诗人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典型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的飒爽英姿。“将军金甲夜不脱”,枕戈待旦,夜不脱甲,足见军情之紧急,又见出将军的临战姿态,既不怯敌又严阵以待。只写将军而不写战士,而战士“金甲夜不脱”自可想见。“半夜军行戈相拨”则不仅见军情之紧急,更见军纪之森严,军容之整饬。因为是“半夜”,诗人也就不象同一时期为同一事赠同一人而写的《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那样,以“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的诗句去描写唐朝军旅队伍之逶迤,声势之浩大,只是写耳中所能听到的那不时发出的轻微的兵戈相撞的铿锵声。但透过这“戈相拨”的细节,又可想见这支队伍阵容宠大,士气高涨,军纪严明,军容整肃,读之使人产生一种敬慕之情,与《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描写唐军白日出师一样,也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这可以说是诗人的超人之处。“风头如刀面如割”,借人之感受,写寒风刺骨,用这种细节写边塞奇寒,远比用“百丈冰”写严寒显得更真切。诗人不仅以“风头如刀面如割”写行军途中之寒冷,还用“走马”“草檄”等细节,刻画塞外的奇寒。“五花”“连钱”为马名,以毛色花纹而得名。“马毛”二句写马匹疾驰于风雪中的情状。“汗气蒸”写战马飞奔,照应前面“金山”一句写军情紧急,“旋作冰”则写出了天气的奇寒。“旋”字用词准确,诗人抓住马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刻画,以少胜多,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寒冷。后一句写幕中草檄时砚水结冰,既写出了边塞奇寒,又表现出了军队的活动。这里没有用歌颂的词语,而将士顶风冒雪,顽强行军的形象,便展现在读者面前。

结尾三句以虚带实,写“出师西征”的胜利。由于前边写了唐军力量的强大和将士的英勇顽强,这自然使人想到敌人要闻风丧胆,故作者接下去就:“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作者使用一个“料”字,说明这是估计之词,是根据敌我双方的强弱对比做出的判断,并进而推论出唐军必胜,表示自己将在车师西门恭候大将凯旋。这样写虽然略去了战斗过程但内容并没减少,而文字却更加简洁活泼。这个结尾,以迎代送,既照应了诗题中的“奉送”二字,又悬想出唐军必胜的结局,而这结局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人意料之中,真可谓“匪夷所思,奇险不测”(方东树语)。

总之,全诗多用衬托手法,笔姿挺秀,想象丰富,造语奇特,写景则新奇秀拔,抒情则豪放奔腾,气势磅礴。加之句句用韵,三句一换韵的押韵方式,又造成了急促有力的节奏与激越豪壮的声调,从而奏出了典型的盛唐之音,给人以力量和鼓舞。

佚名

赏析

肆/

走马川行:即走马川歌、走马川曲的意思。走马川即今新疆车尔成河。封大夫:封常清,以前曾任御史大夫。轮台:今新疆轮台县。有人认为唐代的轮台实际在今乌鲁木齐一带。金山:即阿尔泰山。烟尘飞:指战事发生。五花、连钱:都指斑驳的毛色。一说指名贵的马。草檄:指起草讨伐敌人的文书。车师:安西都护府所在地,即今新疆吐鲁番。

边地奇景,风吹石头满地滚的印象恐怕会永远留在读者的脑海,单这一个特点就使本诗成了不朽的名篇。

且立片论 尽管也写边塞战事,人物也是汉军将士,但本诗能成为边塞诗的名篇,还在于本诗中描写的边地奇景,有些是在内陆难以想象的奇景。一开篇诗人就给我们描绘了轮台边地不同寻常的景象:大雪冰川,黄沙漫天,令人瞠目结舌的更是大风,连酒斗一般大小的石头也被吹得满地滚动。虽是夸张,却有其真实的地理依据,当地的风实在太大。最能证明的是现在连火车都会被风刮翻。多么力大无穷,令人恐怖的风啊!有时它又会变成寒冷割脸的刀,它还可以让热气蒸腾的马汗立即变成冰,顷刻之间将墨水冻得坚硬。写风是本篇最大的奇特之处,其次是寒冻。前人几乎众口一词地说岑参的边塞诗写得“奇”,奇景、奇思、奇语等等,甚至还有人称赞他的诗歌神奇得超越了杜甫。清人毛先舒说:“嘉州‘轮台’诸作,奇姿杰出,而风骨浑劲,琢句用意,俱极精思,殆非子美、达夫所及。”本篇写的奇景、严寒的天地等还是为出征打仗服务的,是为主题服务的。尽管冰天雪地,但“我军”还是无所畏惧,照样果断上阵,这样的军队当然战无不胜,必定会马到成功。前写环境,事实上反衬了后面“我军”的英勇,更让封将军点头赞赏。

这首诗歌的押韵也很有特点,三句换一个韵,换韵与意义层次自然联系。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换韵都在偶数句处,或两句,或四句,或八句等,很少见在奇数句处换韵,这样整齐的奇数句的换韵几乎没有。作者这样换韵当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与内容的奇特景象、战事的紧张、行军的急迫等密切相关,因此节奏短促而紧密。

天宝十三年夏秋间,岑参再度出塞,在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 清幕中任职。此诗似当作于次年九月中,因十一月常清即自北庭 奉调人朝,适值安禄山反,遂留御敌,未返北庭。题中“西征”事,于 史无考。

毛先舒曰:“嘉州轮台诸作,奇姿杰出,而风骨浑劲,琢句用意 俱极精思,殆非子美、达夫所及。”(《诗辩坻》卷三)岑参所至之地为 杜、高足迹所未曾至,所经之事、所见之景,亦杜、高所未曾见,故其 诗的奇姿奇气为杜、高所不及,原也是极自然的事。

诗的开篇以“君不见”三字提唱,以下两韵六句,分别以昼夜所 见描写轮台(治所在今新疆米泉县境)一带惊心动魄的绝域风光。走马川,其地未详,然据诗意,似当在轮台附近。雪海,在今纳伦河 西北苏联境内(见《新唐书·地理志》),据说“春夏常雨雪”(见同书 《西域传》)。作者《首秋轮台》诗曰:“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已 以为轮台地近雪海,显系夸饰之词,不过谓其乃塞外酷寒之地,预 伏后幅之意。“平沙”句,弥望黄沙,迷茫无际,远与天接,一派大漠 的奇景,尽于此如同口语的七字之中,因此方东树谓为“奇句”(《昭 昧詹言》卷十二)。其实下边写惊人视听的狂风的三句,语言不假 雕饰,而意象如在目前,又何尝不奇?

诗从写景落笔,意在为下文蓄势,为唐军将士形象的描绘创造 条件与气氛。“匈奴”三句,才扣题“出师西征”转写战争。前两句 写敌军乘机侵扰,后一句写唐军出兵征讨。从这敏捷而果断的反 应中,一种誓静边尘的英雄精神似已隐隐拂面而来。以下六句,都 用悬想之词写“出师西征”途中情景;承前以风、寒两字构成种种意 象,渲染环境艰苦,以突现唐军将士上下一体、纪律严明、勇往直前 的英雄群象。末三句“应”字、“料”字的揣度预料之意,有了前边成 功的形象描绘,遂显得切情入理,极其自然。最后以等待捷报收束 全诗,可谓水到渠成。

沈德潜曰:“三句一转,秦皇《峄山碑》文法也,元次山《中兴颂》 用之,岑嘉州《走马川行》亦用之。而三句一转中又句句用韵,与 《峄山碑》又别。”(《说诗晬语》卷上)以自然劲健的语言写奇情异 景,加之以三句一转、句句用韵这繁弦密节、奇突不常的节奏,遂构 成了这首诗“奇姿杰出”的艺术特征,而这正是岑参边塞诗创造性 之所在。

佚名

赏析

伍/

本篇是岑参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天宝十三载(754)后作于轮台。全诗三句一韵,韵自为解。
        前三句写平沙万里的西部风光,其中运用西部地名“走马川”、“雪海”,顿觉有异国情调。“平沙莽莽黄入天”,既言“平沙”,就不是指飞沙(如“大漠风尘日色昏),而是展现“平沙万里绝人烟”的沙碛昼景。为紧接写飞沙走石蓄势。夜来风云突变,打破了日间的寂静,静动相生,构成奇趣。这是怎样一种“飞沙走石”!民间倒反歌中的“直刮得石头满街滚”,在西部却是一种事实,句有奇趣,——友人方牧拟曰“轮台的风吹落斗大陨石,一块雹子砸死一匹骆驼,热海的月亮烙熟葱饼”,颇神似。风云突变又预示着战局突变,或突如其来的军机。果然,气象预兆落实在军情上,本节匈奴的张狂与唐将的从容,形成对照。紧接写夜行军,一句见将士上下一心,一句见军纪严明,一句通过人的感觉写霜风之厉害。黑夜霜风,越是环境艰苦,越是衬托出将士的英勇无畏。夜袭敌人,兵贵神速,又增加了成功的机遇。然后,作者通过马背热汗、砚中墨汁瞬息成冰,以小见大,状出天气酷寒程度,既极富西北生活实感,又颇具奇趣,同时再一次以环境的艰苦,衬托主公无畏形象。经过两度烘托,决胜信心已溢言表,故跳过接仗,预想敌人闻风胆丧,大军兵不血刃,捷报倚马可待。干净利落,出乎意外,得其圜中。
        本篇在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方面颇多奇趣,体现了岑诗的特点。尤其突出的是三句一韵的体式,乃吸收了汉代以后民间歌谣中三三七和七言三句构成句群的形式,扩成长篇,意思三句一转,韵脚三句一变,句位密集,平仄交替,从而形成强烈的声势和急促的音调,成为以语言音响传达生活音响的成功范例。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