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二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新教材】统编版高一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必背知识清单...
综合探究二 践行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进步
1.弘扬劳动精神与投身创新创业
⑴什么是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①劳动精神:全社会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者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劳动态度、劳动理念及其展现出的劳动精神风貌
②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
③工匠精神:是一种钻研技能、精益求精、敬业担当(坚守执着、精益求精、专业专注、追求极致、一丝不苟、自律自省)的职业精神。(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⑵为什么要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①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②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
③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④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⑶怎样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①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
②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③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
④广大劳动群众要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⑷怎样弘扬企业家精神?
①对创业者的要求:a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b诚实守信;c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d承担社会责任。
②对企业的要求:a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b既要追求经营利润,又要坚持诚信原则;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承担社会责任;既要实现自身发展,又要饮水思源、回报社会、造福人民。c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提示】企业家精神最重要的有三点:创新精神、坚守精神、家国情怀。创新是企业家的灵魂,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
2.推动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
⑴国家如何推动绿色发展?(补充知识)
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发展;
②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③加强科学的宏观调控,通过财政和税收优惠,鼓励、引导企业和居民绿色生产和消费;
④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绿色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⑤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⑵企业如何搞好绿色生产?(补充知识)
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绿色发展;
③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
⑶我们应如何推动绿色消费?
①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
②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实现精准脱贫和共同富裕
⑴为什么要实现精准脱贫和共同富裕?
①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
③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目标
⑵怎样实现精准脱贫和共同富裕?
①消除贫困是一场持久战役,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的参与。既强化政府的责任,又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互补充与协作的大扶贫格局。
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归根结底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分配体系。
③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④坚持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相结合。运用市场机制,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充分运用财政、信贷等手段,加大精准扶贫开发支持力度,培育产业支撑、易地搬迁,通过“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层面,谈谈应该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②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有助于提高效率,但也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③再分配具有社会公平功能,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就是要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经济杠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促进社会公平。
④只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促进效率与公平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