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英雄第一百一十六篇·太上皇所属·丰子弟·鄢陵侯·都尉朱濞
鄢陵,先秦时为魏国城邑,秦汉时为颍川郡下属县邑,在今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附近。汉初,鄢陵县改为鄢陵侯国,由功臣朱濞受领。
朱氏,先秦时期来源纷杂,无法具体判别。又因为汉初还有一位沛县朱氏封侯,也就是都昌侯朱轸,所以怀疑朱氏子孙在泗水郡应该也算是一个人数较多的大族。
至于朱濞,则是在丰邑加入刘邦麾下:
以卒从起丰,入汉。《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如上,朱濞是以士卒的身份在丰邑开始从军,而后又是一路征战入汉。
这里的士卒身份,说明朱濞不是当时显贵之人,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出身丰邑,则说明他也是丰子弟。到入汉,这里既然没有记载当时朱珍的官职,那就说明朱濞的表现并不是很突出,至少都没有能够记录到史册中的高级军职。
以都尉击籍、荼,侯,七百户。《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之后的朱濞,便是以都尉的身份参与各种作战。简单的说,朱濞就是一位纯粹的军人。
但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就是,关于朱濞的封侯时间和食邑,《史记》和《汉书》中存在很大的差异。
按照《史记》中记载:
十二年中,庄侯朱濞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高帝十二年中,朱濞受封鄢陵侯,食邑七百户。
显然,这说明朱濞封侯是在刘邦死后的事,也就是由孝惠帝所封。
而《汉书》中对此的记载则是:
以都尉击项籍、臧荼,侯,二千七百户。十二年十二月封。
也就是说,汉高帝十二年十二月,朱濞受封鄢陵侯,食邑两千七百户。
按照这里的记载,那么朱濞不仅是由刘邦所封侯,而且食邑还多达两千七百户。
所以这两处记载不同以往,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朱濞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史记》中记录的朱濞,就是丰子弟出身,然后在孝惠帝大力提拔丰子弟的大背景下,幸运的受封为侯。而《汉书》中记录的朱濞则是一个勇武善战的人,虽然出身丰子弟,但最终还是让刘邦亲自封为列侯,并大力嘉奖。
那么他们哪一个的记载更符合实际情况呢?
再按照目前存在的《史记》和《汉书》功侯表中关于朱濞这位封侯的地位排序,都是统一将朱濞定为五十二位。虽然这只是文帝时期的版本,其中肯定是去掉了不少有问题的功侯,但是也能看出朱濞在汉初功侯中的地位。
所以目前笔者的观点就是,应该是《史记》里面缺字漏字了,毕竟目前《史记》中的内容,食邑可以做真,但封侯时间却是一个“十二年中”,这就是很模糊了。因此,姑且笔者就用《汉书》中的记载来补充《史记》中的内容。
故而对于鄢陵侯朱濞,目前的判断就是,其人就是在高帝十二年十二月为刘邦所封。
那么现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何刘邦要单独在此时封赐一个丰子弟呢?
又因为在刘邦死后的第三个月,孝惠帝刘盈便一次性的封赐了四位和丰子弟有关的人为列侯,所以这些都是巧合吗?
巧合不巧合无人知道,但有一点是既成事实,那就是孝惠帝确实一改刘邦的执政风格,大力启用宗室成员和丰子弟。因此是不是可以假设,孝惠帝的改变,正是由于刘邦的临终安排呢?
毕竟孝惠帝刘盈即位时只有十六岁,纵然再天赋异禀,也不可能那么快就做出这么英明的决定,也就是大举封赐丰子弟,以换回宗室和丰子弟对于新君的拥护。所以孝惠帝之后那般行为,大概率上就是刘邦的安排。
至于说是吕雉的操控,不能说完全没有这种可能,但吕家没封侯的人还很多,所以又怎么会鼓励孝惠帝大举封赐丰子弟呢?因此只能是刘邦的安排,才能让孝惠帝如此听话,如此果断的行事。
而刘邦做出这个安排的先兆,自然就是封赐朱濞这位丰子弟,从而为之后孝惠帝大力启用丰子弟和宗室奠定基础。因为刘邦很清楚,孝惠帝没即位之前,他可以完全依靠吕家和沛县功臣团,然而一旦登基为帝,那就要雨露均沾,让各势力形成均势,如此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
当然,孝惠帝也确实是这样做了,只可惜他逝去的太早了。而至于朱濞,在孝惠帝死后没几年,也就跟着去了。
四年,恭侯庆元年。《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汉少帝四年,朱濞逝去,汉庭为其谥号,庄侯。鄢陵侯国由其子朱庆继承,次年为朱庆元年。
庄:兵甲亟作曰庄,澼圉克服曰庄,胜敌志强曰庄,死于原野曰庄,屡征杀伐曰庄,武而不遂曰庄。《逸周书》
显然,汉庭最后给予朱濞的谥号,也是正常武将该有的谥号,所以没什么好说的。但是关于朱濞逝去的时间,那就玄妙很多了,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大事,汉孝惠帝的长子,大汉帝国的第三位皇帝刘恭被皇太后吕雉公然废杀。
所以朱濞作为丰子弟,他在此时逝去,真的就是正常逝去吗?虽然关于杀帝事件史书上一直都是讳莫如深,不肯细说,但真的就是那般风平浪静吗?恐怕也不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