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东西方思维
在周一的博文“思维方式的差异”一文中,重点介绍了东西方思维方式在几个方面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在教育领域体现的也是很明显的。下面是一些例子:
1、在看待人的能力上
在西方,一个学生如果数学学得很差,他就会被认为是没有数学能力或被认为是“丧失了学习能力”。而在东方,这样的学生会被认为是需要努力学习,或者是老师应该抓紧一点儿,或者是学习的方法、学习的环境应该改变一下。
这背后所体现的,就是思维方式上的不同。西方人倾向于认为能力是你的确具备或确实不具备的特质,这种特质是不会变化的,数学学得很差,本身就是你不具备这样的能力,要想把朽木雕制成材没有多大意义。很多西方父母也都接受这样的观念,所以不会用心去给孩子找家教。东方人则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认为每一个人,在适当的环境中做出足够的努力,都能学会数学。学生今天学的不好,并不意味着他永远不能学好。需要给他创造新的契机和条件,让他发生转化。东方的家长热衷于该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与此是很有关系的。
2、在人的自我评价上
如果要让西方人进行自我评估,他们给出的结果往往要比平均水平要高得多。相反,亚洲人在很多方面对自己的评价都很低,不仅对自己的正面评价少,而且还认为自己有许多负面特征。学生在学校里所进行的自我评价,通常也是如此。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反差,也与东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相关。在西方人的思维体系下,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的,学生在学校时,每个人都有一天是“重要人物”,所以他们对自己的评价都会比较正面,所给的分数也会比较高。东方人比较注重集体或者群体的,认为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与群体中的其他人是相似的,在从小的教育中,家长和教师都要求学生要与群体中的其他人融为一体,和睦相处。在自我评价的时候,东方人更善于做自我批评,以此来增进与他人的关系,通过自我批评来追求完美的生活态度往往持续人的一生。在描绘自己的时候,东方人在很大程度上要用其他社会角色作参照,而西方人很少这样。哲学家孟旦指出,东亚人从他们自己与整体的关系来理解自我,比如家庭、社会。参与各种关系的人,行动是可能的,但是纯粹独立的行为是不可能的,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让东方人和西方人都做一件事情,如果在初步尝试的过程中成功了,西方人就会继续做下去,而且能够撑较长的时间;如果初次尝试失败了,他们则很容易气馁,不愿再去探索。但东方人却愈挫愈勇。这并不是说东方人是受虐狂,他们只不过是从中发现了自我提升的机会并努力去抓住它。
3、在面对规则的态度上
在西方人看来,规则就是行动的准绳,是不能改变的。你和我之间做出了约定,那就必须要按照这样的契约来执行。学校教师教育学生,通常都是先约法三章,一旦学生违反了规定,必须要受到处罚。在东方人看来,脱离具体情境而制定的规则是固执和僵化的,甚至有可能是残酷的。即便有规则在先,在面对具体的事情时,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西方人认为,制定规则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正义原则的需要,对冲突的事实做出推断,必须要得出谁对谁错,谁胜谁败的结果,否则就不符合形式逻辑。个体间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法律的对质来解决,即是基于这样的思维。而在东方人看来,解决冲突的目的就是使双方减少敌视,最终都做出让步并达成妥协,因此调解在其中要发挥重要的作用。东方人倾向于找到极端事物之间的中间道路。
4、在学习的方式上
西方人擅长说,希望通过辩论的方式来开展学习,他们认为辩论是学习分析思维能力、加强对他人观点有效性的自觉反思的重要教育工具。东方人则喜欢听,善于通过无声的方式来学习知识。就如公元前6世纪老子所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西方人能言善辩,凡事都希望通过辩论来揭示事物的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关心的事物本身,对辩论者及其所处的环境不是很在意。东方人倡导的是“见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他们更关心说话的场合和说话者的身份,希望通过得体的言谈举止来为自己的群体中留下好印象,对真理本身的追求反倒是不太重要的。
最近这些年来,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原本相互对立的思维方式也有不断实现理解、逐渐走向融合的趋势,不知道再过一段时间,东西方之间的思维方式是否会因此而发生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