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课堂】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的划分

充水矿床

根据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容水空间特征,将充水矿床分为三类:

第一类  以孔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简称孔隙充水矿床;

第二类 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简称裂隙充水矿床;

第三类 以岩溶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简称岩溶充水矿床。

本类可按岩溶形态划分为三个亚类:

第一亚类 以溶蚀裂隙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

第二亚类 以溶洞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

第三亚类 以暗河为主的岩溶充水矿床。

各类充水矿床按矿体与主要充水含水层的空间关系,充水方式分为:

直接充水的矿床: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与矿体直接接触,地下水直接进入矿坑。

顶板间接充水的矿床: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位于矿层冒落带之上,矿层与主要充水含水层之间有隔水层或弱透水层,地下水通过构造破碎带、导水裂隙带或弱透水层进入矿坑。

底板间接充水的矿床: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位于矿层之下,矿层与主要充水含水层之间有隔水层或弱透水层。承压水通过底板薄弱地段、构造破碎带、弱透水层或导水的岩溶陷落柱进入矿坊。

注:一般将钻孔单位涌水量小于0.001L/s.m的岩层视为隔水层。

根据主要矿体与当地侵蚀基准面的关系,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地表水与主要充水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程度,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的富水性、导水性、第四系覆盖情况以及水文地质边界的复杂程度,将各类充水矿床勘探的复杂程度划分为三型:

第一型:水文地质条件简答的矿床: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至中等,或主要矿体虽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但附近无地表水体,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很少或无第四系覆盖,水文地质边界简单。

第二型 :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有自然排水条件,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中等至强,地下水补给条件好;或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但附近地表水不构成矿床的主要充水因素,主要充水含水层、构造破碎带富水性中等,地下水补给条件差,第四系覆盖面积小切薄,疏干排水可能产生少量塌陷,水文地质边界较复杂。

第三型: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主要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强,补给条件好,并具较高水压;构造破碎带发育,导水性强且沟通区域强含水层或地表水体;第四系厚度大、分布广,疏干排水有产生大面积塌陷、沉降的可能,水文地质边界复杂。

节选自《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

来自:矿产勘查与评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