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遗诏之谜引出的思考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在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

在古代,一般而言,皇帝去世前都会留下传位遗诏,指定皇位继承人,即使在已经册立皇太子的情况下,太子即皇帝位也需要传位遗诏,以增强合法性和正统性。

传位遗诏一般由皇帝临终前口授,顾命大臣起草,经太子或即位者同意后,颁布天下,告示全国。

但是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前却没有公布朱棣的遗诏。

朱高炽即位前,跟随朱棣最后一次北征的内阁大臣杨荣传达了朱棣传位于皇太子的口头命令,即遗命。

学者经过分析认为,朱棣可能没留下传位遗言或者遗言对太子不利,为了确保太子顺利即位,防止朱高煦夺位,杨荣等人编造了朱棣的传位遗命。

杨荣等人之所以鼎力支持太子朱高炽即位,或许是不想重复儒臣在永乐年间的遭遇。

朱高煦骁勇善战,在靖难之役中战功赫赫,性格比较强势,很像朱棣。

朱棣以藩王身份夺得皇位后,对待文臣、武将的态度相差悬殊,对武将往往网开一面,尽量拉拢未曾卷入“靖难”之役的武将,就算曾带兵与燕军交战的武将,朱棣也不急于清除,在最初列出的四十四位“奸臣”中,只有卢振、廖镛、宋忠三人为武将,其余都是左班文臣。

终日接受儒臣教育的建文帝完全采用理学家的办法处理朝政,却在“靖难”之役中落败,朱棣必然会从中吸取教训。

江西按察使周观政曾向朱棣提出不必完全采用儒学理论,他担心被儒臣知道后遭到指责,请求不公布他的上书内容,朱棣看过之后只是说周观政是怪人,却并未怪罪,这或许也是朱棣的一种表态。

朱季友是饶州鄱阳的一位教书先生,他著书立说批评儒道,被谢缙、李至刚等人知道后,儒臣们强烈要求法办朱季友,朱棣只得明确表态,朱季友被押回乡里,被杖责一百,其所著文字被全部销毁,而且从此不许他称儒教学。

朱棣的亲信谋臣姚广孝写了一本《道余录》,摘录程朱语录并加以驳斥。姚广孝去世后,儒士张洪,到处搜集这本书,然后焚毁。姚广孝的观点或许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朱棣对儒学的看法。

朱棣先后让谢缙、姚广孝主持编纂的《永乐大典》,内容涵盖天文地理、经史子集、医学、农学、戏剧、工艺、释藏道经等,这或许从一个侧面说明朱棣对各种知识兼容并包的态度。

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朱棣率军进入京师,杨荣等人迎附。

朱棣登基后,从翰林院挑选杨荣、杨士奇、谢缙、胡广、金幼孜、胡俨、黄淮七人入直文渊阁,即内阁。

杨荣是最受朱棣信任的内阁大臣,朱棣每次北征都让杨荣随行。杨荣很善于和皇帝沟通,朱棣和大臣商量政务难以决断时,有时会搂不住火,发脾气,而杨荣巧妙劝解,往往能让朱棣怒气消散。

朱棣特别看重杨荣,在杨荣受到同僚排挤时,还会有意保护杨荣,不过谢缙、黄淮等内阁大臣则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洪武八年,朱棣第一次北征期间,谢缙不顾规定单独去见太子,被朱高煦趁机告了一状,朱棣一怒之下,下令将谢缙关入锦衣卫诏狱。

永乐十三年,在朱棣的授意下,谢缙被处死。

永乐十二年,朱棣第二次北征回师,太子派使者前去迎接,可是朱棣回到北京后不久认为,太子所派的使者迎接晚了,而且贺词欠妥,于是下令捉拿太子的辅佐官员,蹇义、杨士奇、杨溥、黄淮、金问等人被捕,不久,吏部尚书蹇义被释放,后来杨士奇也被放了出来,而杨溥、黄淮、金问则被关了十年,直至朱高炽即位才被放了出来。

永乐二十年,蹇义因为一些事情被关押起来,第二年春天被释放。

朱棣最后一次北征前,问夏原吉边境粮食的储存情况,夏原吉回答:不够大军出征,并且极力劝阻朱棣北征。后来,朱棣雷霆震怒,打算处死夏原吉,幸亏杨荣和朱瞻基等人的及时劝解,夏原吉被关入狱中。

杨荣是朱棣身边的近臣,也在詹事府兼职,朱高炽一向对他礼待有加,而且要求皇孙要对杨荣有礼貌,因此杨荣和朱高炽的关系不错。

此外,在杨荣年轻时,夏原吉曾对他有推荐之恩,在设法营救夏原吉的过程中,杨荣与朱高炽、朱瞻基之间的关系可能有了一定提升。

再者,对朱棣而言,内阁成员更多地只是高级文秘,并非所有的决策都咨询他们的意见,而且如果内阁成员提了朱棣不想听的意见,后果可能很严重,比如谢缙曾劝说朱棣别太纵容朱高煦。

而朱高炽则受儒臣的影响比较大,与辅佐他监国的儒臣关系密切,他们的理念几乎一致,这些儒臣辅助他决策,帮助他处理重要的政务,朱高炽对儒臣更加信任、倚重,向儒臣分权更多,儒臣在朝政处理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实际地位也大大提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