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写作中的过渡语模板,终于帮你整理好了!


很多小伙伴们在写评论的时候都会写不下去,还有很多同学跑来问学姐:开头写完后,不会写了,怎么接呢?其实,这种疑惑是常见的。要想顺畅的写下去,最主要的就是要靠一些过渡性语句啦!过渡性语句是实现评论内部连贯性的一种语言手段, 同时,它也直接反映着评论内在的层次关系和结构,从而体现了评论在认识上的某些一般规律。
今天,学姐就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在写评论中需要常常用到的过渡语,帮大家找到写评论的一条捷径,分分钟成为评论写作小能手~
如何提供应试评论的写作能力?
一、有意识的观察和体会
不论是看到专业媒体专业评论员的评论,还是身边同学写出的优秀评论,大家都应该有意识地观察、体会优秀评论中那些往往习焉不察的过渡性语句,带着观察意识去揣摩会对学习新闻评论,提高新闻评论的实战能力,具有明显的效果。

先举个栗子~

“9·11”事件十周年,纽约时报发表纪念社论《Loss and Hope》

第一段这样写道:
“回望那一天,回望那第二座塔楼倒下之后留下的深坑,我们的心中充满痛苦与困惑,眼中只有那片大火仍在燃烧,不知道有多少人丧生。下曼哈顿在庞培古城的残灰一样的尘埃中喘不过气来。那个早晨的可怕事件给当代世界划出了一个界线,一个我们从未想过跨越的界线。它似乎意味着:任何事都被改变了。”
二段则是这样写的:
“几乎就在事件刚刚发生的时候,我们就理解了‘9·11’的早晨如何将会改变我们的未来。十年之后,我们仍然在理解,回望和前瞻。仅仅回忆和悲伤是不够的。”
第一段采取的是对历史事件的纪念性的情感描写,唤醒人们身于当时、当地的感受。但从第二段的首句可以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意思即将转变,从情感转变为认识阶段。“仅仅回忆和悲伤是不够的”,一句很明显的过渡性标志语。“不够”,坚定的语气词,既结束情感方面的书写,又开启了理性认识的一面。 
事实上,平时我们在阅读评论的时候,这种类型的句子有很多,比如:“仅仅那样还不够”、“除了什么之外”、“不止这么简单”、“不仅如此”、“诸如此类”等等。用这样类型的语句,能够引出更深一层的认识或者评论真正要议论的内容。一篇评论不只是用来表达情感的,更主要是表达认识的。
二、注重表达自己
所谓新闻评论,更重要的是表达自己,发出自己的观点、声音。一件事情可以从多方面探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评论中运用一些过渡性语句,可以把读者从更为开阔、广泛的认识空间引入到作者所选择的更为具体的认识框架中去(从你学的传播学角度去讲,就是你有能力去议程设置自己的读者态度和观点)。一篇评论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只能选择有限的对象、目标、线索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关于这一点呢,希望大家意识到,即便你在考场上完成某篇评论的目的是为了拿到高分,但同样你可以认为自己是在和心仪院校的老师通过这篇评论建立起了独立对话空间,老师可以通过这篇评论了解到你的态度和观点,再给你高分,是不是成就感更大了呢?这也是一个写评论窍门,俗称积极的心理暗示

再举个栗子~

新京报社论《菜篮子工程更需要制度保障》第二段
“造成菜价上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市场的力量,也有非市场的力量。遏制菜价的过快上涨,城市政府也并非无所作为。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中,政府除了投资于一些菜市场以及农田基础设施之外,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提供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从生产、运输、销售环节让菜价‘虚高’的部分降下来。”

这篇评论中,“除了”这个词是将“投资菜场和农田基础设施”等问题不在作者的讨论范围之内;而之后的“更重要的”这个词语,暗示着作者自己将要在以下所说的范围内进行评论、发表观点。这种有层次的过渡性语句能够抓住作者表达的观点与思想,也是评论文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苏苏学姐认为,以上这两点是写过渡性语句的基本。在学习写评论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多多关注那些不太起眼的过渡性语句,这些语句虽然并没有表达作者的任何观点,但是却是重要字眼,是大多数作者写评论中进入表达观点阶段的必要的语言手段。
评论的过渡句模板

学姐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评论的过渡句模板,大家可以收藏一下,写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借鉴一下哟~

一、引出观点:
1、光阴荏苒,岁月流逝,古老的xx每寸土地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讲述的是,xxx的变迁/故事(……)
2、半年多前那场暴乱,眼瞅着那么多公共电、汽车被烧,被毁。谁能想到半年多后的今天,老百姓坐车反倒觉得比过去方便多了。
 二、不同观点过渡  
1、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怕不尽然,稍微有点逻辑思辨能力的人都能看出来,社会给xx(95后)贴上的任何一个负面标签,都带有较强的现实主观性,是对一些个例的所谓总结,并不具备代表性和普遍性。
2、须知,xx看似只是一种xx的举动,却恰恰折射出了xx中普遍存在的(缺陷)。
3、不可否认,现在社会关于xx(现象)仍屡禁不止,仍时有发生然而,这不能代表(某一个方面)的主流。
 三、同类观点过渡 
1、要将xx变成现实,需要xx聚力前行,也需要全社会形成xxx的良好风气。以xx为契机,xx,让xx变得更有力度、xx更有温度,才能助力xx的目标早日实现。
2、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xx认识到xx。
3、既然是这样,那那些关于xx的负面标签,完全也可以用(朝气、青春、乐观、独立……)来替换,毕竟这些在xx身上也是真实存在的,甚至还不算少数。所以,若看到了xxx的(缺点),难掩“以偏概全”的行为本质。
 四、总结观点  
1、因此,我们不能把xx这种丑恶现象仅仅看成是一般的社会治安工作,而应当看作是事关xx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xx不只是xx的事,也非只靠xx努力所能奏效,而应动员全社会,全体人民起来共诛之,共讨之。
2、如上所述,xx的危害众所周知。但有的人在痛斥xx时候并不甘心,他们认为……。这其中有个重大的误会:……。

 五、升华提高 

1、一种现象的流行,一定有其社会背景。但必须认清的是,并非流行的就是合理的。有很多流行现象其实是人为推波助澜形成的,其可怕之处在于,当其成势之后,就会像势不可挡的潮流,把很多没有主见的砂砾裹走。所谓xx也是如此,当其演化为一种流行趋势之后,就会形成病毒式的蔓延侵袭。面对这种情况,不能xxx,应该xxxx。
2、xx代表着我们xx的最高水准,只有他们(硬气),xx才会有朝气,只有他们(强大),xx才会有斗志。我们需要的不只是打造未来,更重要的是“只争朝夕”。(递进句)
3、确实如此,过于纠结片面的东西,只会陷入极端之中,而若走向更立体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现实的一切都会充满希望的。(来自文章:《95后员工难管、责任心不够?切莫以偏概全》)
3、70年春华秋实,无数个“曾经”都变了模样,发展的巨大成就融入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的获得感中人民有新期待,改革就有新指向,中国共产党就有新作为。深情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年轻人用“快闪”抒发对祖国的热爱;热心寻找“身边的建国”,多地发起寻访共和国同龄人的活动,讲述70年生活变迁;“时光博物馆”沿长江而上,触摸70年时间的分量……新中国70华诞渐行渐近,人们以各种形式打开记忆,重温心潮澎湃的奋斗人生,展 现翻天覆地的生活巨变。
 六、提出解决措施 
1、为了不影响xx工作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挖掘潜力,为发展xx出力量、做贡献。他们的行动体现了xx要更好地为xx的精神,值得提倡。
2、为实现xx,是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去克服的过去,xxx,而现在xx,如果遇到xx,但是他们仍然在(某一方面)xx。
最后,学姐强调一点:不管是做论述题,还是写评论,要记得:细节决定一切哦!注重词汇上的措辞、语句中的变化绝对是大大的加分的呢~
 木铎实务二期的评论班明晚正式开课!
 可以瞅瞅下面墨墨学长课程的一水好评 

评论主讲墨墨学长携实务团队等你来battle评论拿高分~具体详细课程信息请咨询:元元学姐(yuankunkimi)/ 墨墨学长(modestkun0917)

本文参考文献:马少华《评论中的过渡性语句》

策划 | 元元学姐

总编 | 墨墨学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