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读高中历史教材,会对哪些历史有哪些误解?
以前学高中历史——抗日战争那部分,感觉就在前期打了那么几场大点的战役,后面都是对峙,消极抗战了,其实真像并非如此,我们看看张自忠将军的抗战经历就知道了。
1937年七七事变,张将军奉命留守北平八天,当时国人以为他叛变投敌,人人喊杀,受到撤职查办的处分。后经李宗仁等人推荐,重回部队,任代理59军军长。
以下就是他死前几年的抗战的经历:
1938年2月率59军在蚌埠阻击日军十三师团,击退敌军并攻占小蚌埠。
1938年3月初驰援临沂,奋战七昼夜,击退日军号称“铁军”的第五师团一部,史称临沂大捷。
1938年3月下旬到5月,参加徐州会战,转战多地,并率部断后,5月底方突出日军包围。
1938年9月,豫南阻击日军第十师团,激战十一天,不敌后继续转战到湖北东部,10月底到达京山一带。
1939年1月中旬到3月中旬,在京山一带抗击日军第16师团,连续作战两个月,与日军对峙。国军加奖陆军上将衔。
1939年5月,参加随枣会战
1939年底,参加冬季攻势
1940年5月四渡襄河抵达南瓜店,总部因无线电通信频繁被日军39师团发现,5月16日上午,与日军激战数小时后,张将军命令总部非战斗人员撤离战场。午时左臂负伤,但死战不退。下午4时,身中七弹,殉国!一同殉国的还有随军参谋等五百余人。
张将军每次上战场都抱有必死决心,并留下遗书,战后再行销毁。
据统计,张将军所部59军在1938年到1940上半年两年半的时间里,因抗日伤亡高达3.3万人。
张自忠将军力战而死,死得其所,他是抗日战场牺牲的百万中国军人的一员,我们将永远怀念他们!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