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转变意念,改变命运
转变意念,改变命运
王育琨
稻盛和夫出身平民之家,白手起家创办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日本第二电信电话公司KDDI,两家企业已经连续50多年实现正增长。而以78岁高龄接手濒临倒闭的日航,仅用一年时间就让日航扭亏为盈,更是堪称商界传奇。这样的经历和成就放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仅此一人。
稻盛和夫是一面镜子
我研究稻盛和夫25年,跟稻盛直接、间接打过很多次交道。我越来越体会到,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是大道至简,就像他的几本书名,“活法”——“干法”——“人为什么活着”,本质上其实就是告诉你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慢慢地一点一滴地建构起一个内在的价值罗盘,碰到大事不慌张,快速找到问题解决方案。这种能力太重要了。
今天在虚拟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在巨大不确定性中摇摆,如何把心安下来,遇事有办法这是至关重要的能力。
几年前,在与稻盛和夫的一次午餐中,话题聊嗨了,他对我说:“育琨先生,我们两个以后不干别的事了,我们就打着赤脚,端着钵,走遍中国的城市乡村去传道”。
我当时回复说:“好啊,我会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开启中国人内在的源头活水”。
至人如镜。这些年,在学习和传播稻盛哲学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发现自己,找到自己困惑和纠结的问题之排解方式,找到成就自己的方法。期待您可以跟我一起开启这个学习的过程。
第一份工的考验
90后员工的离职率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现象。薪资、环境、压力、人际关系……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很多年轻人在一个岗位上熬不过半年。在巨大的不如意面前,人究竟该怎样做出抉择?
稻盛和夫的第一份工作也不太好,按现在很多人的标准来看,几乎找不到什么留下的理由。他是如何管理自己的状态,为自己找到出路的?稻盛和夫第一份工的故事,或许会对你有启迪。
稻盛和夫高考的成绩不太好,考上的大学比较一般,大学毕业之后,因为出身农村,家里没什么关系,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找到什么好的工作,哪怕入职考试通过了,最后也会被有门路的人排挤掉。因为沮丧和愤怒,稻盛和夫几次在黑社会武馆的门前转来转去。他想,社会这么不公正,加入黑社会又怎样。
每个人都曾在边缘上行走过,稻盛和夫也一样。后来,因为他的大学老师内野教授的帮助,稻盛和夫最终进了一家叫作松风工业的公司。失落了这么久,找到工作的稻盛和夫满怀豪情。
但是,他第一次走进松风工业,就震惊与失望了。工厂和员工看起来毫无活力,整个氛围死气沉沉。当看到宿舍的时候,他更加沮丧。新职员宿舍的外墙皮已经脱落,破旧得让人担心是否马上会坍塌下来。榻榻米也磨损破旧得厉害,积满了灰尘。三餐还得自己料理,自己做饭。
当天晚上,稻盛和夫和其他4个一起入职的大学生聚在一起,办了一次同期会,大家不约而同地道出了心声:“这么破败不堪的公司,索性早点辞职算了!”
松风工业以日本第一家半导体高压绝缘材料生产公司而闻名。这家公司由松风嘉定创立,战争之前在京都首屈一指。在稻盛入职的1955年,松风公司已经衰败,由于公司还不上贷款,由一家银行派人担任社长。公司高层一再失和,纠纷不断,公司体制日渐衰败。松风家族的内讧和工会运动的交互影响,也使得内部一片混乱。尽管有银行支持,重建工作也不如人意。
虽然对公司各方面的情况都不太满意,毕竟好不容易得来的工作,稻盛和夫还是先留下来了。他被分配在开发特殊瓷器研究科,专门开发用于影像管的陶瓷零件。稻盛从大学毕业出来时,身上只带了一个月的伙食费,到了第一次发工资的时候,却没有见公司发钱下来,连伙食费也只剩一点点。“该怎么办呀”?他开始心慌了。
哥哥利则撂了狠话
一起进来的同事一个个辞职走了,稻盛和夫也扛不住了,他跟一个同来的大学生一起报考国民自卫队员,两人都被录取了。在办理手续的时候,家里却没有把他需要的手续户籍证件寄过来。哥哥利则发了狠,坚决不同意他当兵,还拍电报撂了狠话:
“在这样没人干活的公司你都做不出点成绩来,你还能干什么?要是这样就辞职的话,到哪里都一样!”
当一个人长期处在负面情绪里的时候,很容易陷进去,出不来。从心理学的角度,从负向情绪转正向情绪,往往需要一个棒喝者。一个棒喝者会给一个人带来一种新的刺激和视野。
就像你在山谷里迷路,如果始终找不到出路,这个时候你需要停下来,停止惯性地寻找。你需要找到一个高处,从上往下看一看所有的路径,看看它们都是通向何方。
哥哥利则的这几句非常严厉的话,对稻盛和夫来说就是一个当头一棒!就是一个高处的视角,帮他重新理清楚眼前的困境。
自救的良机
是的,在这样百废待兴的公司都做不出点成绩来,到了好公司又能做什么?!稻盛和夫自问。愤然脱离恶劣环境去寻找新天地而成功的,大有人在。可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自我发展,找到出路,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其实更多的成功者,都是从恶劣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的。以华为的任正非为例,他之所以提前十多年安排“备胎计划”,正是因为任正非创业的三十多年,经历了太多困难,太多变局,逼着他不得不投入大资本做Plan B。
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牢骚满腹都是不可能干成事业的。最近流行讲“成事”,成就的“成”,事业的“事”。再糟糕的环境也能干事成人。
我认识一个企业家,她们家从小有个家教。父亲每个星期都要听儿女们汇报:这周都干了啥?遇到什么挑战?是怎么过来的?父亲一直注重“干事”。不求待遇,只求干事。她听从父亲的教导,干活从来不讲待遇,只求把事干好。结果,她的能力、财富、事业一起在成长。她父亲去世后,她还坚持每周去父亲坟地去汇报。她已经形成了一个反省“干事”的习惯。她说,父亲教导他们:“会干事,能成事,不惹事”。
哥哥利则,就是在说这个“成事”的道理。稻盛和夫如遭电击!公司的环境再差,也比此时乡下父母所处的环境好吧?!公司的环境再差,也比他找不到工作,在街头徘徊,差点进黑社会好吧?他也猛然记起了,少年时期,有一次他得肺结核病时所领悟到的“灾难心相”原理。
灾难心相,指的是一个人总是固定地从负面的角度看待人和事,永远把自己固定在一个受害者的角度,怨天尤人,消极怠工。有这样心相的人,因为不再努力,现实境遇必然越来越差,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心相决定了态度,态度决定了行为,行为决定了结果。
稻盛和夫想通了一个道理,“人生中的大部分遭遇,某种程度上,其实是由自己的内心吸引过来的。人生的低谷与高峰、幸福与不幸,某种程度,也是由内心呼唤而至的。”这有点像中国人常说的“心诚则灵”,“心想事成”,你每天积极乐观,你的状态和每天遇到的人事,可能就会比较正面,你每天都在担心灾难降临,那么每天的状态肯定好不到哪去。
这个在心理学里也有专门的解释。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有一个叫作自我实现预言的理论,意思是信念能够导向自我实现。进一步解释,一个人的社会信念和自我判断的作用非同小可,它们会影响自我的感受和行动,并以此有助于这些意识变成现实。即观念会引导行为的方式,继而影响结果。
天性的爽朗以及善于自省拯救了稻盛和夫,他努力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再抱怨,不再下班后与同事们聚到一起发牢骚。他把公司里遭遇的一切事情,当作磨砺自己的机会,聚精会神地投入到工作中。
他的自我训练和塑造产生了效果,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原来枯燥的工作和实验逐渐不再难熬,他甚至逐渐地从里面找到了乐趣,最终实实在在地激发出了自己工作的兴趣和热情,由此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开始了他事业的起点。
转变意念,改变命运。我命在我不在天!稻盛和夫后来所以成为经营之圣,跟第一份工作的磨砺息息相关。
你可能不像稻盛和夫那样,有个对他要求非常严厉的哥哥,你或许也没有形成自省的习惯,但是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一定是你自己深深渴望的。设计自己,设计磨难,设计经历,为自己找到出路。世界上没有救世主,可以拯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话说回来,世界上只有两类事情发生,一类发生是便利,可以滋养你的;一类发生是苦难,可以来成就你的。当苦难发生,你不敢面对,一直躲着走,实际上你是在把一个个成就自己的良机推了出去。
自助者天助。不要活在幻觉中,要活在生命的真实中。要勇于向世间的苦处行,找到奋斗的目标;还要勇于向自己的苦处行,找到自己成就一件事的功力。
这回我们讲了稻盛和夫第一份工的故事,以后,我们还会讲稻盛和夫第一次创业、第一次面对集体辞工危局的故事。期待在这样的故事中,我们可以一起来:“照镜子,观自己,往返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