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美食记:始于1875年的济南九转大肠简史(上)
九转大肠,是始于济南大明湖畔的。
唐代的小说集《酉阳杂俎》有一段记载,说:历城北二里,有莲子湖,周环二十里。湖水多莲花,红绿间明,乍疑濯锦。又渔船掩映,罟罾疏市,远望之者,若蛛网浮杯也。
这书的作者,叫段成式,是晚唐山东邹平人。这莲子湖,说的就是大明湖的前身。北宋有个人叫曾巩,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至熙宁六年(1073年),曾巩曾因知齐州军州事而在济南宦居两年,那时候,莲子湖多生水患,曾巩为官治理,锁定了大明湖的格局,直至今日。而大明湖的北面则形成河网密布的水田藕池,不亚于江南水乡,所以宋代诗人黄庭坚有诗句称赞道:“济南潇洒似江南”。
大明湖的南岸,旧时有很多街巷,其中有一条街,叫后宰门街,老虎有个亦师亦友的年交,牛国栋老师,对济南的历史很有研究,他有一本书叫《济水之南》,记载了很多老济南的历史。关于后宰门街,他是这么说的“明清时,从北京到各地,王爷府的后门(北门)一般称为厚载门,取‘厚德载物’之义。但济南人却以讹传讹,将明德王府的后门称为后宰门。北门外这条东西走向的狭长街巷遂以此命名。东起县西巷北首,与旧县衙相邻,西至曲水亭街与文庙、芙蓉街相连,即所谓‘芙蓉街,西奎文,曲水亭街后宰门’。南边经珍池街与院后街相通,北面与南北钟楼寺街、岱宗街相接,直达大明湖南岸。”
说起这后宰门街,不为别的,是因为传说这九转大肠,就始于这条街东首路南的由富商杜氏与邰氏所创的“九华楼”饭庄。当年的“九华楼”面积不大,但建筑很是考究,木门窗、花窗棂,临街北楼拱券门两侧各有一圆形花窗,楼南面的天井中有泉井汩汩而流。东面、西面和北面各有一两层楼回绕成“凹”字院落,上下共十间,很是气派。当年它与庆育药店、同元楼饭庄、远兴斋酱园可是并称为后宰门街四大名店的。
传说“九华楼”的店主杜氏,名叫杜九龄,因为名字中有个“九”字,而且此人崇佛好道,对道家“九九归一”之说很是推崇,所以认为“九”这个数字颇合自己命理,不仅名字带“九”字,所开的九家商号都冠以“九”字,开的饭庄自然也就命名为“九华楼”了。
杜九龄的“九华楼”的菜品中,猪下货菜颇为见长。光绪初年某日,杜掌柜宴请宾客,厨师于长宝在“红烧大肠”基础上,再所创新,做出了一道色香味型俱佳的菜品,色泽红润透亮,酸、甜、香、辣、咸五味俱全,受到宾客们众口赞誉。有宾客感其口味复合烹饪复杂技艺精湛,提议将此菜命名为“九转大肠”。一是取悦主人的“九”字癖;二是形容其烹饪如炼道家九转金丹。杜掌柜大喜,将这一菜名确定下来。
这段典故,老虎曾经做过一篇《九转大肠赋》,附庸风雅,狗尾续貂,附录如下:
“九转大肠,济南名菜,光绪初年,明湖之畔,后宰门巷,九华酒楼,店主首创。掌柜姓杜,名不可详,日进斗金,泉城富商,喜“九”字之吉祥,故设店铺九房,所取字号,亦皆冠“九”字名坊,九华酒楼,遂源远流长。
所聘司厨,名师高手,烹制下货,更是讲究,一味烧大肠,问鼎饮食金榜,取猪头肠,沸水汆烫,盐醋白矾搓洗,旺火煮香,挥利刃,改刀七分长,复汆烫,待之微凉,燃丹焰火,起油锅,下大肠,炸至金黄,取出置之一旁,上锅炒糖,至猪血红色,下炸之大肠,加蒜葱姜,下酱油、醋、糖、料酒、清汤,烧煨汤浓稠欲干,复放砂仁、肉桂、胡椒粉面,后加麻油、花椒油更添香,三翻六转,颠翻均匀,盛入碗内,撒上芫荽末。待其成,盛入碗内,入口醇厚,红润透亮,肥而不腻,酥烂异常,借他人诗赞之:先煮再炸后又烧,清水涤油浓汤焅,肥而不腻五味到,香气荡漾舌间绕。虽为俗物,登得雅堂。
九华楼主,以此宴赏,宾客皆红唇称赞,白牙誉香。一文士提议,“红烧”之说,不负味长,当取雅号,声名远扬。遂迎合店主喜“九”之癖,赞美司厨高超之手艺,取名“九转大肠”,同座皆疑,俱问典藏,曰:烹此美肴,三翻六转,犹道家“九炼金丹”,飨此美肴,如服仙丹,口福同享,于是举桌叫绝,为之哄堂,自此,“九转大肠”之名声誉日盛,传承百载,斗转星移,岁月沧桑,八方宾客,慕名品尝,百年之味,历久弥香。”
从此以后,“九转大肠”这道菜,开创了以猪下货为原料制作主菜上大席的先河。济南各字号酒楼均纷纷效仿,使这一菜品名扬四方,成为了鲁菜的经典。
民间传说便是如此,在现在介绍“九转大肠”菜品时,大多都持有这个说法,但传说终归是传说,老虎查阅了很多资料,未见有严肃的文字记载,还是不够严谨。这一点上,还是有待考究的。
但老虎见过在饭店菜单中有“九转大肠”这道菜的,是一家叫明湖春的酒楼。
老虎在哈尔滨有个亦师亦友的朋友老宋,是个真正喜欢研究美食的人,八年前,他收藏到一本民国时期《明湖春菜社点菜一览薄》,此“明湖春”地址在上海四马路大新街口,菜谱封面上印有“平津济南”字样,显示此店在北京、天津、济南均有店面,后来他开始关注收集“明湖春”的资料,从中发现“济南菜”竟是因“明湖春”而声名鹊起和流行的,而得出了一个“济南菜,崛起在民初”的说法。
说起明湖春,有一个叫屠忠江的人不得不提,曾担任过北平市长的周华章先生在所著《烹调与健康》说道:“由明末到清末,北京菜馆无甚变化,可是到了民国初年,在天津南市广兴里出了一家异军突起的山东济南菜馆,名叫明湖春,与山东东三府的菜不同。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山东东三府指的是古代登州、莱州、青州的总称,因位于山东的最东部,故称东三府。
以前北京、天津的山东菜馆都是东三府的菜,没有济南菜,由“明湖春”开始,才分出东三府的菜和济南菜来。明湖春的主人名叫屠忠江,于清末时在济南候补,讲究烹调饮食,又好收藏,后调天津,民初卸职后出资经营明湖春菜馆,该菜馆菜品,经屠氏教导和改良,也不是纯粹的济南菜了,又加杂上江浙风味,如鸳鸯肝酱、川双脆、爆双脆和奶汤类菜,银丝卷,都是他创造的,从前只有汤爆肚和油爆肚,以后经屠氏创造,把鸡肫和鸭肫加入,才成为双脆。
以后各菜馆多仿效这几样菜。不久北京杨梅竹斜街又出现了一号明湖春,菜的风味和天津明湖春相仿佛,后又有煤市街济南春,万明路的新丰楼,都是济南菜,济南春倒闭后,又出了一家济南菜馆,就是现在仍存在的丰泽园。”
老虎在老宋发来的1930年代上海济南菜馆“明湖春”和1938年哈尔滨“宴宾楼”的菜谱上发现了九转大肠的菜名,不过写的是“九转肥肠”,所以有历史考究记载的才是对的。感谢感谢老宋老师。以后还是得多看书多学习。
而现在能见到的最早记载“九转大肠”制作方法的菜谱,是1959年9月由商业部饮食服务局编写、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菜谱·第六辑》“山东卷”。这本菜谱,记录了山东具有代表性的名菜145种、名吃18种,是较为写实的一部关于山东饮食的食谱。而且在《中国名菜谱·第一辑》“北京卷”中也收录了九转大肠这道菜。
老虎有幸,有一本1959年3月由当时的济南市商业局编印的《济南名菜》,不是印刷书本,而是很珍贵的由当时征集的厨师手写版的复印本。这也是《中国名菜谱·第六辑》“山东卷”的征集版,是老虎一个在餐饮业多年的老哥送的。实在是幸运。
书中记载了济南名厨张继兴师傅和袁兆麟师傅的两种“九转大肠”迥然不同的制作方法,关于两位师傅的生平,老虎还读过一些文史,抄录如下:
“张继兴师傅是上个世纪初的名厨,幼时在济南燕宾楼随名厨丁洪轩、赵长龄学习烹调技术,学成后在宏文达、东鲁饭庄掌做。张继兴善于烹制许多山东名菜,特别是对菜的炒汁煮汤及色味方面有独到之处。《中国名菜谱》曾收集了张继兴师傅的14款名菜,其中就有九转大肠这道菜。
袁兆麟是张继兴同时代的人,他的手艺来自家传,据称他的父亲是清同光年间的御厨袁发。清帝逊位,袁发出宫,袁兆麟自幼随父学艺,从清光绪年间以来,在济南市兴城楼、百花村、源兴楼等饭店以及北京、天津、沈阳、西安等各地名菜馆任厨师,对鲁菜的烹调有丰富的经验。
袁兆麟师傅的烹制特点是遵循旧法,讲究色、味和火候,专以奶汤和清汤调味,不用味素,因而自成一派。特别是他的“炒虾仁”与众不同,一望便知为袁师傅所做,顾客盛赞为‘袁家菜’。《中国名菜谱》中曾收入袁兆麟先生7款菜品,其中也有九转大肠这道菜。”
张继兴师傅和袁兆麟师傅都是名厨,做的九转大肠自然是滋味绝妙。但看到他们在《中国名菜谱》书中的做法,却又有很大的区别。
袁兆麟师傅的九转大肠,在大肠的粗加工时,采用的是白矾搓洗法,先用白矾洒在大肠上,搓洗后,用清水洗净,再将肠的两端用麻绳捆住,用清水煮烂,改刀成六分大小的块。在烹调上,是先过油,将大肠炸成红色,然后放清汤漫过大肠,再加深色酱油、醋、白糖、料酒。当炖至汤将干时,放入葱末、蒜末、胡椒面、肉桂面、花椒油,盛入碗内,再撒上香菜末。
而张继兴师傅的九转大肠,大肠初加工时,采用的是沸水汆烫后,用盐醋搓洗法,即先把猪肠翻过来,用清水冲洗后放入开水稍汆,捞出后撒上盐、醋,搓洗肠上的粘质,并冲洗干净。然后再翻过大肠头,摘去脏物,但洗肠时肠上的油不可洗净。
煮大肠时旺火煮4小时至烂,改刀为长7分的段,再用沸水汆过。烹制时先炒糖,至猪血红色,然后下大肠煸炒上色,加葱姜末及酱油、料酒、清汤,煨至汤将干时,再放砂仁、肉桂面,最后放蒜末、香菜末、花椒油,颠翻均匀出勺即可。
从中可见,张继兴师傅和袁兆麟师傅的做法区别有三:
首先,在大肠预加工处理时,袁兆麟师傅用的是白矾搓洗法,而张继兴师傅用的是用盐醋搓洗法。其次,在烹饪时,袁兆麟师傅是先煮再炸再烧,肥肠要过油,最终口感是酥而烂;而张继兴师傅是先煮再烧,大肠不过油,最终口感上是软而嫩。再次是调味上色时,袁兆麟师傅是用酱油和糖煨来上色,颜色红亮;而张继兴师傅是先炒糖色嫩汁来上色,色泽是枣红鲜润。
虽然两位师傅的烹调之法有所差异,方法不同,各有千秋。但在这两位师傅的版本中都强调了一点,九转大肠的味道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酸来自于醋,甜来自于糖,苦来自于砂仁,辣来自于胡椒,咸来自于盐,除了这些,还有料酒、清汤、肉桂、花椒油、葱、姜、蒜、香菜等众多调味料,这些味道复合起来更添滋味无穷。
关于这段历史,烹饪饮食理论教授张廉明在他参与编写的《烹调小品集》中多有记载。张廉明先生还对两位师傅的做法从烹饪角度做出了一些指导。抄录如下:
“再细究起来,‘九转大肠’的烹制方法是属于‘济南红烧系’的。烹饪中的‘烧’,分很多种,如红烧、葱烧、白烧、辣烧、扒烧、酱烧、煎烧、软烧、煸烧、锅烧、虾子烧、黄葱烧、素烧等。
张继兴师傅烹制大肠时只过水而不过油,按照《济南菜》中‘软烧豆腐’一菜说明中的解释,原料在红烧前不过油,谓之‘软烧’。因此,张师傅‘九转大肠’的做法应属于‘软烧’。就济南菜的风味特点来看,烧菜炒糖汁,是历下风味菜的突出特点,其风格是注重火候,滚油炒糖,瞬间变色,手法极快。由此看来,张继兴师傅的做法是历下风味。
另外,按照烹饪行业‘逢烧必炸’的惯例,袁兆麟师傅烹制的‘九转大肠’,应该属于‘红烧’”。袁兆麟师傅‘九转大肠’的制法比较稳妥。先将大肠炸上颜色,烹清汤后再放各种调料,慢慢地调口,一般不会糊锅,又能很好地把握口味,且最后放小料及香料,不会使香料焦糊发苦,这在济南菜的传统做法中仍有流传。”
(由于参考查阅引用资料太多,这篇稿子很是长,所以分为两部分刊发,九转大肠不仅在济南,在鲁西,在胶东,在博山等地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烹饪,敬请等待过几日的《九转大肠简史》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