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主义真的不只是扔东西
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有价值的欲望上,才是极简主义的核心。与其强迫自己减少物质,不如去学会减少无价值的欲望。
有多少人践行极简主义就是靠扔东西?
想做个极简主义者的想法在搬家时总会格外强烈。
搬家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几大磨难之一,它是一场大型的自我审视过程,不经历一次,就永远无法对自己的购买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算自认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但是当开始打包的那一刻,面对家里各个角落如潮水般涌出的整理不完的东西,还是会眼前一黑。
在这种时刻,很多人心里都会有个声音: 扔扔扔,都扔了!以后当个极简主义者!
物质的骤然减少,的确能给空间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甚至还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心情。不信回去试试,一口气扔掉家里2/3的东西,不仅能让空间看起来干净利索,还会拥有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仿佛一赌气扔完东西后就再也不用和杂物做斗争,仿佛已经一只脚迈进了高级极简生活中,仿佛就是个身体力行的极简主义者。
但是空白无物的房间,扔得干干净净的家,并不就等同于极简主义,这甚至可以说是偏离本意的刻板印象。如果你也这样想过,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后,能对这种生活方式有一个重新了解。
扔东西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用扔东西来打造极简主义的想法,很多人是受到了日本主妇近藤麻理惠的启发。据说她是全世界最会做家务的主妇,她有一套经典的“怦然心动整理收纳法”:当你拿着这个东西时,能否有怦然心动的感觉,如果有,就留下来,没有,就处理掉。
这套打造物质极简的整理法,拯救了无数杂乱房间,网络上流传的对比图可以用震撼来形容。一侧杂乱如十年未打理的模样,一侧表面几乎空旷无物东西在柜子里叠放整齐。每个经历的人都兴奋地说,自己好像开启了新生活。
不可否认这套方法短期来看是迅速的、有效的,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怦然心动是随时会发生的,不仅仅是在抉择去留的时刻。在日后的生活中,看到那些“轻松拥有女神同款唇色”“享受极致烹饪的乐趣”“吃得停不下来”的广告时,还是有可能会动心,然后扔空的家还是会堆积成山。然后再靠逐一触摸感觉是否怦然心动决定去留,然后再整理,再买……
在这样的循环下,生活状态却并没有发生改变。对待多余物质的态度不过是变成了:解决不了,那就扔掉。简单粗暴,但却是对问题的回避。如果认同这样就是极简主义,那么可能会在逃离物质牢笼后,把自己困在另一个牢笼中:一时冲动扔得家徒四壁,再一时怦然心动房间依然会堆积成山,依然会为了扔什么而困扰,还会对造成这样的局面而有了原本不曾有的心理负担,连当初单纯囤物的乐趣都失去。
与其强迫自己减少物质 不如学会减少无价值的欲望
导致物质堆积的根本不是扔得不够狠、不够多,过多没有价值的欲望才是始作俑者。而不浪费时间在没有价值的欲望上,比强迫自己减少物质更有意义。
折时疯狂囤货的日用品,还没用完就有一半过期;觉得便宜就入的衣服一件又一件,但是到了第二年看都不想看;觉得正品昂贵而买了无数平价替代,但是每一个都无法真正替代;跟随潮流的买买买,也许你根本就不喜欢……这样的噩梦循环,不要让它再出现。
极简主义不是家徒四壁的表面现象,不是看起来如同苦行僧般的生活,而是能更精准地、精致地享受生活。除去生活中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物,才能使我们能够专注于最重要的东西。不受他人外在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将精力全部放在有价值的欲望上,才是极简主义的核心。
放下无用的欲望,就能发现原本拥挤的生活也许只是个假象,泡沫消散后,竟然不剩下什么。比起野蛮地做减法,不如说极简主义是给人生谨慎地做加法,每一个加项都值得三思后做决定。享受需要的物质,享受与家人相处的时光,享受可以自我提升的课程,享受值得信懒的人际关系,享受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把有限的精力、空间交给这些更有价值的事情,才是真正理解了极简主义。
被无用的欲望绑架的一生还是充实有价值的一生,这道题的答案,其实每个人都已经在无形中做出了选择。人生太珍贵,别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