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淮安 | 腌萝卜干

中午回老妈家蹭饭,她说,我腌了萝卜干,给你带点吧。

我问她:你腌萝卜干是因为喜欢,还是习惯了?

她说:没菜的时候可以吃啊。

“没菜的时候可以吃”,这应该就是习惯了。以前,物质匮乏,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冬天的小菜就是萝卜干和酱豆子,有时候会有雪里蕻炒豆芽,还通常是作为正餐的菜。偶尔里面放些肉丝,就跟过节一样兴奋了。

而这些,都是要在冬天开始的时候就准备的。

初冬,也是萝卜大量上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买上一大堆萝卜,斩头去尾。洗好的萝卜堆了一盆又一盆。

洗干净后就开始切了。切萝卜也有讲究,通常切得比手指略粗。如果是细长的萝卜,就切两刀成四根,根根留皮。这样做出的萝卜干会有一定的韧劲,咬起来才会“咔嚓咔嚓”的。

糠心的萝卜是要丢掉的。生吃就不好吃,晒成萝卜干也不脆爽。

好在这时候的萝卜大多水分饱满,糠掉的并不多。

一口大缸洗刷干净,把切好的萝卜条放进去,再洒上大盐。

所谓大盐,和超市里卖的一小包一小包的精制盐是不一样的,颗粒大,颜色偏暗,不像精盐那样白得不真实。有一阵子打击私盐,大盐不好买,但是好像并没影响到各家腌咸菜。

大盐和萝卜的比例要配合好,太少了萝卜腌不好,太多了又咸。

我妈虽然年年做,但是比例总是有点拿捏不好。后来她干脆用纸记下来:一斤大盐几斤萝卜,几斤雪里蕻。

那时候没有“下厨房”这样的软件,也没有网络可供检索。各家的妈妈们都是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并互相交流,最终有了最佳配比。

有的人家讲究,还会加一些五香八角,腌出五香味的萝卜。

我们家一直都是原味的——咸味。

盐放好后还要隔段时间就把萝卜上下翻一翻,让萝卜均匀地被盐水浸漫。

每家会根据自己的口味决定浸泡的时间,不喜吃咸的人家也可能半天一天就把萝卜条捞出来晾晒了。

淮阴人好像大多喜欢把萝卜条用线穿起来晾晒。

也有像这样摊开来晾晒的:

萝卜干晾晒到什么程度算合适,有经验的主妇都明白。等到萝卜干看上去表皮皱缩,就可以收起装瓶,留着平时当小菜了。

萝卜干的吃法也比较多样。大多数时候是洗一下,切成丁,加点醋,直接当小菜,如果里面滴一些麻油,口感当然更好。

讲究一点的,还会用油把萝卜干炒一下。油亮的萝卜干不仅看上去身价倍增,也更添了很多食欲。

小时候家里年年都腌萝卜干,冬天早晚吃稀饭的时候下饭。

因为那时肚子里油水不足,和萝卜干一起吃的又大多是玉米稀饭和馒头,嘴里真要淡出水来了。

说真的,对于萝卜干,我并没什么感情。

不过,现在偶尔在外面吃酒席,最后上来一盆“五粮液”稀饭,就觉得萝卜干淋几滴麻油,是最好的小菜了。

进入冬天,淮安的很多地方又可以看见腌好的萝卜干和其他各种咸菜了。

虽然现在物质已经丰富到什么时候都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还有来自各种地方的佐餐小菜:榨菜、腐乳、橄榄菜……但是老淮阴人的餐桌上,冬天喝稀饭的时候没有点萝卜干,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因为物质匮乏而形成的生活习惯,并不会因为物质丰富而改变。甚至会成为一种文化,长久地伴随着我们的生活。

熬一锅米粥,切一盘萝卜干,加点醋,淋一点麻油。

一天的生活,就这样简单又热乎乎地开始了。

大白菜、雪里蕻也是常常腌制的。如果哪位感兴趣,可以写一写。还有酱豆子,肯定有很多故事。

以上图片拍摄于新民西路、河下古镇等地

部分来自网络,感谢


相关链接

滋味淮安 | 品尝屠师傅的蟹黄汤包

滋味淮安 | 转碗喝稀粥

记忆淮安 | 那个年月的文化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