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时节,赏王羲之这张最冷的帖!

今天冬至。

这个时节,南方比北方冷。将日历翻到公元360年,也就是1660年前,南方更冷。那时的会稽山阴,大雪是常常下的,王羲之的儿子王子猷雪夜访戴,就发生在那时候。

雪夜访戴图

那年是庚申,王羲之走到了人生里最后一个冬天。农历十一月廿七,王羲之身体差,胃口也差,就连一碗饺子也享受不了了。

但他还是要写信,他告诉他的好朋友,他感到了切骨的寒冷。

现在,这张最冷的手帖就躺在天津博物馆,它的名字叫《寒切帖》,所谓“寒切”,翻译成天津话,那就是倍儿冷啊。

此帖为纸本墨迹,5行,50字。唐代勾填摹本,先勾再填以淡墨。勾摹精细,笔锋转折分明,书风遒劲腴润,沉着流动。虽然墨痕已经出现磨损,但是神采依然焕发——

十一月廿七日羲之报:

得十四、十八日二书,知问为慰。

十四号、十八号两封信收着了,让您了惦着,我这心里倍儿舒坦。

寒切,比各佳不?

天儿倍儿冷,大家伙儿都还好吧?

念忧劳,久悬情。

想起乱七八糟的事儿,就闹心。

吾食至少,劣劣!

我吃得倍儿少,操蛋!

力因谢司马书,不具。羲之报

还写了封信给谢司马,不多聊了啊。

让王羲之说天津话,《寒切帖》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对“吾食至少”的食,有两种解读,一是吃饭,一是服食。两种说法都说得通,但考虑到这封信是王羲之晚年写的,大概他说的是吃饭问题。信中的谢司马,一般被认为是谢安,谢安当司马是公元360年,而王羲之361年去世,这样算来,《寒切帖》就写在360年的冬天。

这张最冷的帖,也是王羲之流传下来的最后一张手帖了。

信的内容是不好的,它基本描述了书圣的残年情景,但那些字却神采飞扬,没什么锋芒,也没什么大的起伏,似乎一直在做“减法”,但流转顾盼间,书圣的老辣一览无遗。

王羲之的《寒切帖》和《干呕帖》都在天津博物馆,据说,他们都是文革期间,由刘光启在废品站的旧纸堆里发现的。这是《干呕帖》——

这是发现者刘光启——

刘光启是河北人,13岁在琉璃厂当学徒,几十年过眼的好东西无数,被文物收藏界誉为“神眼”。天津民间经常有这类“神人”出现,比如冯骥才就写过一部小说,还拍成了电影,叫《神鞭》。

王羲之的帖子在内陆只有《兰亭序》、《姨母帖》、《初月帖》、《上虞帖》、《寒切帖》和《干呕帖》,天津博物馆独占三成,这不是偶然。

有资料说,《寒切帖》《干呕帖》由溥仪带出宫,到东北后遗落民间。但考虑到两件珍宝在天津发现,而且溥仪去东北前曾住静园,我猜测,它们多半在天津时就被末代皇帝出手了。

好在,王羲之的宝贝们还在人间。

因此,看着这张最冷的帖,我们的心暖暖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