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诗文|漫话苏轼美学
收录于话题
#苏轼1个内容
#美学随笔||凤凰诗文16个内容
#随笔漫谈||凤凰诗文54个内容
#阅读漫谈||凤凰诗文11个内容
春江花月夜音乐:中央民族乐团-中国纯古筝
01
仲夏与美相遇
仲夏,灌进耳中的蝉鸣,映入眼帘的荷塘花色,研读著名哲学家李泽厚的《华夏美学》客喜而笑,这不正是让我与美相遇了吗?
《华夏美学》是李泽厚先生对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深入思考,重在描述中国美学的内在精神。他不管是讲儒、讲道还是讲禅学,都是竭力在揭示中国美学的神韵。那么,从建构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来看,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起了决定性作用。而从文艺领域来看,是儒道互补构架了两千年来的中国美学,也就是古典美学的基本精神。
我顺着古典美学的路径,让我触摸到具有中国美学特质,美的深情的文艺全才,苏轼。当我在他的《赤壁赋》里“游了一通”,便是让我迈入了求道,悟美的历程。
你看那“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你看那“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当“仙鹤一飞,道士一笑:赤壁之游快乐吗?”让我触摸到了后《赤壁赋》颇具后现代,飘逸的另一种境界。那么,《赤壁赋》展现在我面前的仿佛是现实和梦幻,天上和人间,将自然和神奇紧紧拢成了一体,变成了另一种神秘的意像。
这不正好是富有审美趣味的苏轼《赤壁赋》所表达的独特的意境吗?当我在这里巡礼,从荷塘吹来的一丝清凉,又如何不让我有种饮琼浆啜玉液般的舒爽呢?
我想,对我来说,亲近这个有着鲜明人格化身的苏轼,也就是阅读他,诵读他的《赤壁赋》。阅读他遭遇乌台诗案被流放黄州,从一代文豪到一介草民后对人生的觉醒录。
02
美在《赤壁赋》
苏轼之所以为苏轼,就是他所代表的宋代士大夫的那种风骨和气节。
苏轼在北宋政坛上几起几落,仕途坎坷。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也曾遭贬到惠州、儋州,沦落为一介草民。历徒多地,饱经忧患。但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任然至情至真。
从前《赤壁赋》中那种对人生悲哀的感伤和自我慰藉,到后《赤壁赋》中已超越人间,进入虚幻世界的超脱。
无论是“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提问;或是“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解答。
也无论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排遣;或是“道士顾笑,予亦惊语,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的飘渺禅意,实际都与一种人生空漠、无所寄托之感连在一起。
正是这种对人生的空幻和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辱,使苏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也许他只有在佛学禅宗中,可寻得一些安慰和解脱吧。
正是这种超脱和飘逸,才形成了苏轼那行云流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人格情调。一千多年来一直被我们喜爱,被我们阅读。
03
苏轼的美学特质
“起舞弄倩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在美学上追求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美在深情。
苏轼一方面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是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一方面是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的美。而恰好在他的另一面,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归田”。但是,我感觉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所谓的“退隐”和“归田”更深刻,更沉重吧。
他是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质变点。
另外,我感觉苏东坡似乎不应是一种退隐,他也不甘心于退隐。他是在各种时态下,以积极的参与与投入,在儒释道,皆有佳境。
赤壁下,东坡说出了一个人生的大道理。无论是对一代枭雄曹操的悲哀,还是他在赤壁下度过了人生非常悲哀的经历。如果从变化的角度,天地万物各有所属。面对天地明月,我们每一个人的一切是不是都不值得悲哀了吗?
他所传达的是一种携带着禅意玄思的人生感喟,提升到了更高的维度让我们去遨游。
另外,这种对人生空漠之感,尽管不是那么自觉对人生和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但在最早在文艺领域中,却是苏轼充分透露出来的,他在后期古典美学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这也许就是苏轼的人格标本吧,也就是我们所喜爱的东坡居士。
仲夏,当我与苏轼相遇,仿佛随着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随着“仙鹤飞来”,东坡之美扑面而来。
我自言自语,美是没有年岁的。真正的文学是没有年岁,真正的诗意是没有时空的。那就让时光穿越,让苏轼来到我的面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彼此相视一笑。
作者简介
凤凰诗文,专注于美学研究和自然文学的研修。书写美学和自然文学随笔以及漫谈文化感知,漫步于美的历程,在思辨中探究美学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