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不退医案
医案
某女,因不明原因发热不退收住院,医院给予对症抗生素治疗和平衡电解质治疗一周,高热仍无法退去,患者温度有时高达40度,其时适逢王教授参加一个编审会议,邀其助诊。症见患者高热、面色皓白无华、口唇色谈、舌质大,舌体稍微肿大,但舌仍有黄台、微腻,其脉沉细无力。推为阴阳两虚的气虚发热。
处方以小建中汤为底,加黄芪50、太子参、白术、青蒿各30,地骨皮、当归、升麻各9,三剂,然后叮嘱病人有什么情况再给她电话。
患者因为长期高热不去,情绪极差,加上在医院治疗一周仍不见好转,自以为得了绝症,喝第一口中药,嫌中药太苦,把药水连碗甩到地上。
陪护她的妈妈,无奈给她煲第二剂中药,可能是心情有限,第二剂中药在煲的过程中烧焦了。
当晚在煲第三剂,她母亲连哄带哭终于让患者喝了第一碗中药。当晚患者的体温从没有超过40度,而且在38.5-39.50徘徊。他们致电给王教授,教授了解情况后,知道药以对症,严肃的告诉她们,患者不是的了绝症,效不更方再服5剂,而且一定要喝。
7天后患者恢复正常体温,拖着疲倦的身体出院。
评论
需要提出的是,上述患者虽然患者的舌体有黄苔,但是假象,是由于虚阳上越。患者舌体肥大,提示脾虚,根据她的气色,提示为气虚。如果以为是实热症,给予泻火清实,患者的病情可能进一步恶化。王教授在方中使用了大量的清虚火退热的青蒿,地骨皮,说明患者有阴虚的症状。我们在临床中有时候还见过一些患者,额、胸上部滚烫,但四肢仍是冰冷,此类患者不是单纯的阳虚,应为阴阳两虚。如果不注意也仍然容易用错药,应用上面的方药才是正确。
小建中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虚劳篇,但首次提出却是在《伤寒论》中。由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6味药组成,组方配伍严谨。其中重用饴糖(现在药局很少有饴糖,临床上我们经常采用參、术)+炙甘草甘温建中,再采用他经典的桂枝+芍药来调和营卫,大枣+生姜来调和阴阳,是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阳虚为主。脾为土,土在五行中居中,通过补脾来治疗因为脾虚寒所有引起的症状,因为张仲景还有另外一方专们治疗脾胃虚弱,阴寒内盛。故以命名此方为“小建中汤”彼方为“大建中汤”。后世对虚劳诸不足的病(产后病)的还有《千金翼方》中的当归建中汤。
小建中汤可以主治虚劳里急。腹中时痛,温按则痛减,舌谈苔白;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如果气短胸满,因脾阳虚而致肺气虚的,可以倍用生姜。如果脾阳虚而引起肚胀的要去大枣,加茯苓,肺虚影响津液输布的致痰加半夏。
在《伤寒论》中NO.100条曰:“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阳脉是轻取,而轻取脉涩,提示了气血不足;阴脉是沉取,沉取而脉弦,提示了少阳气郁。那么既有气血不足,又有少阳气郁,特别容易发生木来克土的腹中拘急疼痛的症候,运用小建中汤温中补虚,补益气血,和里缓急来治疗这种肚子疼;而在《伤寒论》的NO.102条又云:“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这个它的主症是心慌、心跳、心中悸而烦。它的病因是气血两虚,在平常的情况下人是感觉不出来的,但是得了外感之后,正气跟外邪争斗,里气更加虚弱了,故得了外感病之后两三天后就出现了气血两虚,心脏失养而出现心慌。这是:“实人外感发其汗,虚人外感建其中”的治疗原则。
脾胃专家李东垣的《脾胃论》从某种程度上是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以干温的饴糖为君药来温脾,而李东垣则提出以酸干的芍药为君药来柔肝,是因为土(脾)虚木(肝)盛。故在临床上我们需要根据主症,调整药物搭配,分清君、臣、使药。
现时市面上流行的“三九胃泰”也是小建中汤+西药制成的,故它只适合于虚寒性的胃病。无论是张仲景还是李东垣,他们都是抓住了疾病的主要病机中虚,而使用同一方,故在临床的应用上只要主症是的虚寒的,我们都可以用小建中汤进行裁减,从中焦进行治疗如虚寒性消化溃疡病、虚寒性慢性肝炎幽门梗阻、下消化道癌症的初期治疗。所以我们要学的是张仲景的辨证,从而更大程度发挥中医的传统优势——异病同治。
摘抄:小建中汤的临床应用—王雪华
[冯济相本草日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