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德西14.麻黄升麻汤治疗肺热脾寒证
14.麻黄升麻汤治疗肺热脾寒证
治验:
女性,26岁。素来脾虚便溏,有慢性肠炎史。某日,外感风寒,发热恶寒,鼻塞流涕,自服抗感冒药两天未愈,转而但热不寒,鼻塞流浊涕,咽喉疼痛,口干饮水不多,咳嗽吐黄痰,胸闷汗出。扁桃体大,西医建议切除扁桃体,中医认为:不宜切。曾服用清肺化痰药而引起腹泻。望诊:面部痤疮满布,口腔有溃疡点2个;舌不红,舌根苔浮黄,脉寸大尺弱。诊为“肺热脾寒”证,试用麻黄升麻汤加减治之。
方药:
麻黄6克,升麻5克,桂枝6克,生石膏15克,知母9克,天冬9克,黄芩9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干姜9克,茯苓15克,炒白术10克,芦根30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上方服3剂,寒热、咽痛、咳嗽、吐痰即愈。病人自述服药后“非常舒服”。继服7剂,面部痤疮消去大半,口腔溃疡痊愈,大便基本正常。后以四君子汤加黄芩、枇杷叶调理善后。
方源:
陈明.伤寒论讲堂实录[M].北京:人民生出版社,2014:239.
注释:
麻黄升麻汤方证出自《伤寒论》357条,原文为:“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方药有麻黄、升麻、当归、知母、黄芩、玉竹(葳蕤)、芍药、天冬、桂枝、茯苓、甘草、石膏、白术、干姜十四味组成。
对于麻黄升麻汤方证,历代医家有着不同认知。主要是脉证比较复杂,有上热证,如喉咽不利,唾脓血;有下寒证,如泄利不止;有全身症状,即手足厥逆。其寸脉与迟脉迹象亦不一样。但条文在厥阴篇,说明与厥阴之气机有关,其手足厥逆是厥阴篇的主要症状,肝气不舒克伐脾土,亦可引起泄利不止;那么喉咽不利与唾脓血如何解释?医家认为是肝木恶肺金所致,如吴谦说“热乘虚下陷内犯厥阴,厥阴经循喉咙,贯膈络肺,故咽喉不利,唾脓血也。”又如程应旄直言“肝火乘金注肺而成。”所谓难治者,如方有执云:“表里杂乱而不清,阴阳暌而不相顺接也”。实际是上热下寒,虚实夹杂,故治疗用药也比较棘手。方取麻黄、升麻、桂枝、干姜、甘草以升阳;复以白术、茯苓以健脾;而以当归、白芍、天冬、玉竹以滋阴,再以石膏、黄芩、知母以清其内热。细细品味,这首方寓有麻杏石甘汤、白虎汤、四君子汤、理中汤等方义,又加有滋阴的玉竹、天冬。诸药相合,集温、清、补、散于一体,共奏解表和里、清上温下、滋阴和阳之功。
陈明在治疗中,因嫌弃玉竹滋阴恋邪,就去掉了,加入一味芦根,以清肺生津排痰。在讲授这首方剂时,他还将这首方编了一首歌诀,云:麻黄升麻白虎芩,四君理中去人参,桂芍当归天门玉(葳蕤),原是肺热脾寒存。陈在开始选用时,是说“试用”,可见对此方都谈不上经验。但仅此一例,就加深了对该方的理解与应用理念。
约言:
脾虚便溏,肺热咳嗽,麻黄升麻汤主之。
15.吴茱萸汤加藁本治疗顽固性头痛
治验:
男性,古稀之年。每届天气变化,遂发头痛,而以巅顶为烈,罹患高血压10年余。近因烦劳,头痛剧增,时时吐涎,口淡不渴,每服凉药则胃中不适,舌润质淡,脉象弦细而滑。细思脉证,予《伤寒论》吴茱萸汤证较为合拍,遂以吴茱萸汤加藁本治之。
方药:
党参30克,吴茱萸6克,大枣5枚(擘),生姜10克。进药3剂,头痛吐涎渐减。上方加藁本10克,服5剂诸症消失。为巩固疗效,改用吴茱萸3克(轻捣),生姜5片,大枣5枚(擘),砂仁皮3克。沸水冲浸,当茶饮之。一个月后追访,头痛未再发作。
来源:
毛德西等.毛德西方药心悟[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9.
注释:
《伤寒论》243条云:“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云:”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此例形体肥胖,从其头痛、吐涎、喜温食物等症状揣测,是由阳气不升、浊阴上泛、引动肝气上逆所致。予吴茱萸汤证合拍,故用之治疗。后加辛温之藁本,厥阴引经药也,善治巅顶之痛,但不可量大久用,以免伤阴之弊。
约言:
巅顶痛甚,烦劳则剧,时时吐涎,吴茱萸汤主之。
16.吴茱萸汤加附子、黄芪治疗冠心病(胸痹)
治验:
男性,48岁。患心悸、胸闷3年余,心电图提示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迭经中西药物治疗,始终未见明显改善。近因气候寒凉,加之劳累过度,致心悸、胸闷加剧。刻诊:胸际痞闷,气短,后背钝痛,面色苍白,四肢痿软欠温,小便清长,舌有紫气、苔白腻,脉沉迟,脉率54次/分。此为胸阳不振,阴寒阻滞,营血痹阻,治以益气通阳、宣痹散结,方选吴茱萸汤治之。
方药:
红参8克,吴茱萸、附子各10克,干姜5克,生黄芪12克,大枣5枚。5剂后悸闷减轻,后背转为隐痛,脉沉弱无力,迟缓之象改善,唯满舌紫气依然。原方加丹参20克,继服5剂,脉柔和有力,症状明显减轻,脉率66次/分。舌质略显淡红。遂于原方加鸡血藤40克,迭进15剂,恙情基本消失。
来源:
孙伯青.仲景吴茱萸汤临床治验[J].陕西中医,2000,21(11):518.
注释:
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其暖肝温胃,散寒降气作用比较显著。止痛止呕是吴茱萸汤的两大功效,扩大用于冠心病者很少见于报端。此例有胸背痛,并有脉迟等阳气不足证,这与吴茱萸汤温阳益气、理气止痛的作用不谋而合。《医学启源》云:“吴茱萸气浮而味降,其用有四,去胸中寒一也,止心痛二也……”。它与附子、干姜配伍,更显得散寒之力足矣。加之红参温阳益气,黄芪益气护卫,大枣温养胃气,用于冠心病(胸痹心痛)阳虚寒凝者,自然取效。
约言:
胸际痞闷,气短,后背钝痛,面色苍白,四肢痿软欠温,小便清长,舌有紫气、苔白腻,脉沉迟,吴茱萸汤治之。
17.吴茱萸汤治疗尸厥
治验:
女性,38岁。素体虚弱,曾患血崩,近因腹部不适,请某医诊治。服药即泻,病情突变,晕厥瞑,若已死,如是半日许,家人已备后事,族人以身尚微温,拒入殓。由此争论不休,后托邻居前往冉雪峰处以解纠纷。冉往,病人目瞑齿露,死气沉沉,但以手触体,身冷未僵;扪其胸腹,心下微温,恍惚有跳动意;按其寸口,在若有若无间,可见心体未全静止,脉息未全厥绝。族人求一处方,姑拟参附汤,煎浓汁,微微灌之。越二时许,复来邀诊。见其眼半睁,体微温,按其心部,跳跃较明晰,寸口脉虽极弱极微,但较先时明晰。扶起手自肩部向上诊察时,见其欲以手扪头而不能,因问:病人未昏厥时曾云头痛否?家人曰:痛甚。因思仲景头痛欲绝者,吴茱萸汤主之。因拟吴茱萸汤一方治之。
方药:
①参附汤:人参3克,附子3克。②吴茱萸汤:吴茱萸9克,人参4.5克,生姜9克,大枣4枚。
第二天复诊,神识渐清,于前方减吴茱萸之半,加人参至9克,一周后病大减。用当归内补建中汤,炙甘草汤等收功。
来源:
冉雪峰.冉雪峰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6.
注释:
发病时,状如尸厥,未发时,头痛甚,明显与厥阴肝经有关。吴茱萸汤所治为阳明寒呕、少阴下利、厥阴头痛,皆寒浊上逆而致。但在应用时,对症状的选择并非全部,有一主症,加之脉舌显示有寒象者,即可用吴茱萸汤治疗。
此例危症,一般很难明其证,更谈不上给予良策。经治者冉雪峰先生为当代大医,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担任卫生部中医顾问,著作甚丰,治验颇多,对经方研究尤深,其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影响至今。
约言:
时发头痛,神疲,甚则肢冷,脉微弱,吴茱萸汤主之。
18.黄连阿胶汤治疗失眠
治验:
女性病人,失眠十余年。服用许多镇静药,均无效。就诊时已7日不眠。经路志正先生诊后,拟黄连阿胶汤治之。
方药:
黄连10克,黄芩10克,白芍15克,阿胶12克(烊化),鸡子黄1枚。疗效明显。
来源:
孙建芝等.河南省当代名医内科学术精华[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44.
注释:
《伤寒论》303条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眠,黄连阿胶汤主之。”此为心火旺盛失眠症。故取黄连、黄芩清心火,白芍、阿胶、鸡子黄滋养阴血,阴足涵阳,阳入于阴,自然安眠。此案为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治验。诊时已有7日未眠。路老用上方,前三味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二煎取200毫升,阿胶烊化100毫升,共计600毫升,加入鸡子黄搅和,每次服200毫升,日服3次。服药当日睡眠4个小时,次日睡眠7个小时。服药7日,睡眠正常,后以归脾汤、杞菊地黄丸善其后。路老指出,黄连阿胶汤应用指征为:舌尖红绛,脉象细数。若舌苔厚腻或光滑无苔,则非本方所宜。
约言:
少阴病,心烦失眠,舌质赤,脉细数,黄连阿胶汤主之。
19.黄连阿胶汤治疗颜面顽固皮肤病
治验:
女性,为日本汉医学家大塚敬节的妻子。患顽固性皮肤病多年。颜面皮疹呈圆形,以两颊为中心向外扩展,瘙痒,色微红,干燥,有微小皮屑,遇强风或日光后,红色变浓,瘙痒加重。大塚敬节先生以大柴胡汤加石膏、大黄牡丹皮汤加薏苡仁、桂枝茯苓丸和黄连解毒汤治疗,治疗百日无效,反有加重倾向。后经过思考,改用黄连阿胶汤治疗,约一个月竟然痊愈。
方药:
黄连3克,黄芩2克,芍药2.5克。将上药如常法煎取去渣,纳入阿胶,再置火上使阿胶烊化,待稍冷后如卵黄一枚,搅拌后分三次服用。
来源:
大塚敬节.汉方诊疗三十年[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363-364.
注释:
此例为大塚敬节治疗其妻子皮肤病的经过。经用几个中医方子后,大塚敬节将要丧失信心,认为汉方无可能治疗此疾。后来反复思考,确认用阿胶可以滋润皮肤之干燥,黄连与黄芩可祛除皮疹的发红与热感,遂投以黄连阿胶汤。服药一次,皮疹的发红即变淡,一周后瘙痒解除,约一个月后痊愈。后来大塚敬节用此方治愈多例女性颜面皮肤病。他指出:应用黄连阿胶汤的指征是皮疹小,隆起不明显,疹色带有红色、干燥等。
大塚敬节所治之皮疹,已经超出《伤寒论》原文所治范畴。“心中烦,不得眠”与皮疹无以匹对,但其致病机制是一致的,那就是阴分之热在作乱。阿胶、鸡子黄、芍药,养阴血也;黄芩、黄连,清心火也。如此药性,凡阴血不足,热邪内伏,由此引起的失眠、皮疹、咯血、便血等,均可用此方治之。
约言:
妇女颜面皮疹,瘙痒,干燥,色微红,黄连阿胶汤治之。
20.黄连阿胶汤加龙骨、牡蛎等治疗血虚眩晕
治验:
女性,31岁,职业医生。崩漏始愈,又遇愤怒,遂患眩晕,几欲跌仆。伴心悸不安,寤而不寐,动辄汗出,手足麻木,有时筋脉抽搐,口干。舌红少津、无苔,脉弦细而数。诊为营血不足,肝阳上亢,取黄连阿胶汤治之。
方药:
生地18克,白芍12克,当归18克,柏子仁12克,龙骨18克,牡蛎18克,阿胶12克(烊化),鸡子黄2枚。上7味煎妥后去渣,再放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服药13剂,诸症悉平。
来源:
孙朝宗.孙鲁川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6.
注释:
《临证指南医案》云“女子以肝为先天”。血崩之后,阴血未复,又遇愤怒,肝气不平,郁而生风,风阳上亢,故而眩晕。经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酸泻之。”黄连阿胶汤既有甘味的地黄、阿胶、当归,又有酸味的白芍;所加龙骨、牡蛎,收敛上亢之风;柏子仁养阴润燥。前贤有云:“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此之谓也。
约言:
阴血虚而肝风亢,眩晕,手足麻木,舌红,脉细数者,黄连阿胶汤治之。
21.桃花汤治疗脓血便
治验:
男性,56岁。患肠伤寒住院治疗月余,基本治愈,唯大便泻下脓血,血多而脓少,日行三四次,腹时痛,屡治不效。面色不泽,手足发凉,食减体倦,舌淡胖大,六脉弦缓。此属少阴下利,脾肾阳虚,寒伤血络,下焦失约,以桃花汤治之。
方药:
赤石脂30克(一半煎汤,一半研末冲服),炮姜9克,粳米9克,人参9克,黄芪9克。服3剂而血止,又服3剂,大便不泻,体力转佳。后用归脾汤巩固疗效。
来源:
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80.
注释:
桃花汤在《伤寒论》中有两条,分别是306条与307条,均以脓血便为主症。一提脓血便,人们常常想到痢疾,为热毒浸淫肠黏膜所致,但此处却是阳虚失约,血无所归而致。“阳虚则寒”,说明阳虚亦可见脓血便。本例所见“手足发凉,舌淡胖大”,为阳虚指征,故取桃花汤治之。方取干姜温阳散寒,赤石脂体重性涩,固摄下焦;粳米甘温,其质柔和,善养中焦,三味协力,共奏温阳固摄的作用。
前人有“下焦有病谁能会,需用余粮赤石脂”之说,说明赤石脂与禹余粮,均有固涩下焦滑脱的作用。赤石脂,色似桃花,故又名桃花石,取其春天桃花盛开之意。赤石脂为矿物药,为粉末状,进入肠道后吸附大量水分,由于水分被吸收,所以大便里的水量就会减少;同时,这种粉末可以黏附在肠壁上,保护肠道,减少刺激与运动,从而减少腹泻的次数。这与西药蒙脱石散的作用类似。
约言:
少阴下利,脓血便,脓多而血少,手足不温,舌苔胖大,下焦失约也,桃花汤主之。
22.桔梗汤加金银花、板蓝根治疗慢性咽炎
治验:
女性,20岁。患慢性咽炎,咽部不适,疼痛且干,服抗生素及含漱药,效果不显。刻诊:咽部红肿,舌苔薄白,脉象沉数,证属邪热客咽。治当清热利咽,宗桔梗汤加金银花、板蓝根治之。
方药:
生甘草3克,炙甘草3克,桔梗15克,金银花15克,板蓝根10克。水煎温服,进药6剂,诸症锐减。二诊:上方加麦冬10克,去板蓝根,服药6剂,基本痊愈。之后以生甘草5克、桔梗5克、金银花5克,沸水浸渍,代茶频饮,未见复发。
来源:
聂惠民.伤寒论与临证[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587.
注释:
《伤寒论》311条云:“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甘草汤,仅一味甘草,加入桔梗,即桔梗汤。
甘草汤、桔梗汤,以及半夏汤、苦酒汤四方,皆为少阴咽痛而设。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故有咽痛症。少阴病二三日,是说得病之初,少阴经之邪热客于喉咙,别无他症,仅咽痛而已,可算少阴经病之轻症矣。
甘草一味,生凉熟温,生甘草泻火解毒,消痈肿,利咽喉,方用一味,量大力宏;若不愈,加苦辛之桔梗,开宣肺气,以利咽喉。徐忠云:“甘草一味独行,最能和阴而清冲任之热,每见生便痈者,骤煎四两,顿服立愈。则其能清少阴客热可知,所以为咽痛专方也。”《伤寒论》中用甘草之方70个,多数用炙甘草,唯此方用生甘草。《本草正》说甘草甘平,“毒药得之了其毒,刚药得之和其性,表药得之助其外,下药得之缓其速。”可见甘草有多方面的用途。岳美中先生曾治一例咽喉痛如刀割,曾用西药无效,局部不红不肿,予生熟甘草,服二日,其痛消失。
桔梗汤后世又名甘桔汤,通治咽喉口舌诸疾。民间有“甘草桔梗,专治喉咙”语,应是从此而来。本例为聂惠民医案,聂氏还将此方用于扁桃体炎、梅核气、咳嗽等,少予增味,每获良效。对于干性咳嗽,笔者常用生甘草5克,桔梗10克,麦冬5克,北沙参10克。沸水冲,缓缓饮,常有覆杯之效。
约言:
感冒初期,咽红且痛,脉数者,桔梗汤主之。
23.苦酒汤加味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治验:
男性,12岁,患急性扁桃体炎,延治成脓肿,请中医诊治。病儿语声不出,不能讲话。双侧扁桃体化脓,喉中仅有麦秆细一条线,痰涎壅盛,时时漱口,不能清理,热势7日不退,恐有窒息之险。先用三棱针重刺出血,病孩得汗,热势缓解。针毕已能说话。遂留六神丸10粒,5次含化。次晨肿大之扁桃体已缩小1/3,热退,痰涎减少,舌苔黄腻。遂疏两方。
方药:
①苦酒汤:生半夏5克(打碎,沸水冲洗7次),以好醋60克、水30克,煎3沸,去渣,代稍冷,冲化蛋清一枚,缓缓呷服,每日1剂,连服2剂。
②连翘、金银花、玄参、夏枯草各30克,蚤休15克,山豆根、射干、桔梗、皂刺、甘草各10克。3剂。
上药服后,化脓之双蛾,竟完整地脱壳而愈。
来源:
李可.李可老中医危急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94-295.
注释:
苦酒汤为《伤寒论》方:“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原方为生半夏洗破14枚。洗,即沸水冲洗多次,以去其辛烈之味;破,即打碎,使有效成分易于溶水。14枚约5克左右。苦酒,即醋。用醋与水先煎半夏3沸,去渣,待稍冷溶入蛋清。服1剂,痰已清,肿大减,2剂服完痊愈。本例痰涎甚重,非生半夏难以祛除缠喉之痰,用醋制酸以降火敛疮,鸡蛋清可清肺利咽,三味合力,清解痰涎之力更佳。第二个方子是清热解毒、散结疗咽的经验方,其作用亦不可忽视。
约言: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痰涎壅盛,声音不出,苦酒汤参合治之。
24.苦酒汤治疗咽痛
治验:
痰热愈闭证,咽痛,均拟苦酒汤治疗之。
方药:
半夏10克,鸡蛋清2个,入米醋50毫升中浸泡10分钟,用文火煎煮5分钟,去渣,频频含咽之。治疗34例,72小时内全部治愈。其中24小时内痊愈者14例,48小时内痊愈者13例,72小时内痊愈者7例。
来源:
陈斌.苦酒汤证病机当为“痰热郁闭”——附34例临床分析[J].河南中医,1990(6):19.
注释:
对于苦酒汤证之分析,钱天来说得比较清晰,他说:“少阴之阴火上攻,非辛温滑利,不足以开上焦痰热之郁结,故以半夏为君。咽中伤烂,肺受火刑,金实无声,故语言不能,声音不出,故以鸡子白之清凉滑窍为臣。阴火上逆,非寒凉可治,当用酸敛以收之,故用味酸性敛之苦酒为佐,使阴中热淫之气敛降,如雾敛云收,则天晴气朗而清明如故矣。”(《伤寒溯源集》)
约言:
咽痛,有痰热指征者,苦酒汤治之。
25.乌梅丸治疗突发腹痛
治验:
男性,39岁。在田间劳动时,忽然全身难受,四肢发凉,头冒冷汗,腹痛肠鸣。旋即昼夜腹泻,下利频繁,夹脓带血,数日无好转。每日下利十余次,便稀带黏脓状色黄赤,伴有腹痛,里急后重,兼见干呕、心烦、口渴、肢冷,舌质黯淡,苔黄腻而厚。此为寒热错杂证肠癖,病在厥阴,宜扶正祛邪、寒热并用,乌梅丸主之。
方药:
乌梅30克,细辛6克,干姜30克,黄连12克,当归10克,制附子60克(久煎),蜀椒6克,桂枝10克,党参12克,黄柏10克,水煎服。忌食油荤、生冷。2剂而愈。两年后随访,言“至今未再复发”。
来源:
范学文等.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284.
注释:
《伤寒论》326条云:“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这是厥阴病的主条文,反映了厥阴病寒热错杂、上热下寒的复杂病机,而乌梅丸为公认之主方。本例之上热症状为干呕、口渴、心烦、舌苔黄腻等;下寒症状为腹痛下利、四肢发凉(肾阳虚证)等,可谓上热为标,下寒为本,所以方中辛温之附、姜、辛、椒、桂枝、参等的用量较大,而黄连、黄柏的用量较小。如此重症,2剂而愈,简直不敢思欲。但疗效就是如此神奇,这就是中医中药的魅力。
约言:
病情突发,四肢寒凉,腹痛肠鸣,下利不止,夹有脓血,伴见心烦口渴,舌苔黄腻,病在厥阴,乌梅丸主之。
26.乌梅丸合真武汤治疗水肿、虚劳(肾病综合征)
治验:
女性,26岁。两年前周身水肿,腰部酸痛,经各项检查,诊为“肾病综合征”。既往多次住院治疗,曾用白蛋白、利尿药,并多次用中药治疗。亦曾用过泼尼松等。现症:面色㿠白,神疲乏力,周身浮肿,小便减少,咽痛,口干口渴,纳差,胃脘胀满,动辄感冒,发热37.3~38.5℃,尿蛋白(++++),白/球倒置,尿素氮17.22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5mmol/L,并呈高血脂;舌红苔黄腻,脉沉细数。此由肝脾肾功能失调,水湿内停,精微外泄,给予乌梅丸合真武汤加减。
方药:
乌梅20克,桂枝12克,白芍20克,干姜15克,附子15克,细辛3克,党参12克,当归15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茯苓40克,白术15克,生姜10克为引。6剂。二诊:加入黄芪30克。20剂。经服20剂后,水肿基本消退,大部分症状明显减轻。尿蛋白(++),以上方去细辛,加防风(含玉屏风散之意),继服60剂,基本告愈。一年后随访,能从事一般体力劳动,多次复查尿蛋白均(-)。
来源:
彭勃等.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荟萃河南中医学院专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8-189.
注释:
此例为河南中医学院高体三教授的医案。高老对疑难杂病,善从足三阴入手,他将足三阴比喻为:肝木好比树,脾土好比地,肾水好比墒。临床常见“木郁克土”“水不生木”以及“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等候,认为脾虚则多湿,肾虚则多寒,肝虚则多风。而肾病综合征(水肿、虚劳),正是脾肾之虚、肝经之风在作祟。而乌梅丸为肝经药,以暖肾、温脾、达肝见功;真武汤为温养脾肾、化气行水药,方有白芍养血疏肝,木气条达,亦利于脾湿之疏泄。本例上有湿热之弥漫,下有脾湿之气虚,寒热错杂,虚实互现,故治疗不可单方取效。乌梅丸为寒热、补泻、升降溶于一方,但温阳化气利水显得不足,故又取真武汤温养之。诸药合用,寒热并举,使木达、水暖、土和,精微藏而水肿除。
约言:
肾病综合征,出现蛋白尿,水肿,下肢尤甚,脉沉细,乌梅丸合真武汤治之。
27.乌梅丸治疗肺腺癌晚期
治验:
女性,57岁,肺腺癌晚期患者。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胸腔积液,行化疗7次后。来诊时神志清晰,精神差,怕冷无力,左胁下疼痛较甚,下利不止,日6~7次。少腹不温,手足厥冷,晨起有血痰,口干口苦,胸中烦热,呕恶时作,眠差,纳差,舌红、苔中剥,脉细。且寒热往来并见。考虑为癌毒深伏,正气大伤,脏腑气机升降失司,寒热病邪交错,为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所致,予以乌梅丸加减治之。
方药:
乌梅30克,细辛3克,桂枝8克,蒲黄炭15克,干姜10克,红参10克(另炖),炮附子15克(先煎),夜交藤15克,黄连15克,黄柏10克,生黄芪30克,延胡索10克,炒白术15克,枳壳6克,地骨皮15克,五灵脂10克。水煎服。7剂。服药后,腹泻次数明显减少,余症均减轻或消失,之后患者连续就诊7次,均以上方化裁,腹泻消失,病情逐渐稳定。
来源:邓铁涛.名师与高徒[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426.
注释:
本例是北京东直门医院李忠的医案。他有一篇文章《从厥阴辨治恶性肿瘤的临证思考》,认为癌症病位在厥阴,其病机在于阴阳气不相顺接,证属阴阳错杂,寒热混淆,其治疗大法应为寒温并用,补泻兼施,通调阴阳。他以乌梅丸加减,治疗晚期肿瘤收到很好效果。乌梅丸一方,集酸苦辛甘、大寒大热之品,以杂治杂。本例以乌梅酸涩敛阴生津;附、姜、辛、桂温补五脏之阳气;黄连、黄柏清泄邪热;红参、黄芪补虚安中;延胡索、五灵脂止痛;夜交藤安神;蒲黄炭止血;地骨皮养阴清热;白术、枳壳健脾行气,升清降浊。是方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共奏顺接阴阳、平调寒热之效。
约言:
晚期癌症,寒热交错,阴阳不顺,可予乌梅丸加减治之。
28.白头翁汤治疗阿米巴痢疾
治验:
男性,50岁,患阿米巴痢疾15年。每次发作有腹胀,里急后重,黏液性血便。当时大便化验:阿米巴孢囊阳性。曾用抗生素、阿的平等治疗,症状暂时控制,但每年均要发作几次。改用白头翁汤灌肠治之。
方药:
白头翁30克,连翘30克,黄柏6克,栀子6克。水煎取液,保留灌肠2次,治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来源:
戴利华.“白头翁汤”加减灌肠治愈十五年患慢性阿米巴痢一例[J].新中医,1974(4):38.
注释: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篇云:“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此条并见于《伤寒论》370条。以本条而言,为湿热痢疾,这里的“利”,即痢疾,必见脓血便;“下重”,即里急后重,所用白头翁汤,不是内服而是灌肠,直接作用于病灶,较内服效果更快。据报道,随症加减,本方还可以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盆腔炎等。血便加地榆,气滞加木香、枳壳,盆腔包块加穿山甲、赤芍,盆腔积液加薏苡仁、瞿麦,尿路感染加桉树叶、竹叶等。
约言:
阿米巴痢,有脓血便,里急后重,白头翁汤主之。
29.牡蛎泽泻散加黄芪、当归等治疗悬饮(渗出性胸膜炎)
治验:
老媪,患肺结核十余年,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三周前,自感胁痛如刺,咳唾引痛,寒热间作,经用抗结核药,诸症得以缓解。但咳喘痛不已,经造影得知:右侧渗出性胸膜炎,要求中医治疗。刻诊:面色青灰,皱眉苦吟,喘咳气急,倚息不卧。每咳必以手托胁肋,转侧痛甚,冷汗涔涔,腹满不欲食,大便数日不行,小溲短赤,舌苔白干少津,脉沉弦紧。证属悬饮,乃气结津阻,正气不支之象,当逐水祛痰、益气活血法,取牡蛎泽泻散加黄芪当归等治之。
方药:
煅牡蛎30克,泽泻15克,葶苈子15克,商陆根6克,瓜蒌根30克,海藻15克,红参10克,当归10克,黄芪15克。每日一剂,分两次煎服,嘱服5帖。二诊得知,服用上方2剂,肠中辘辘鸣响,旋即泻下稀痰粪水数盂,顿觉胸宽气舒。后又进退20余剂,诸症悉除。经查:胸水全无,继以八珍、四君二方,调理以善后。
来源:
李浩澎等.牡蛎泽泻散临床新用[J].河南中医,1989(4):14.
注释:
牡蛎泽泻散出自《伤寒论》394条,原文云:“大病瘥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原方由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瓜蒌根七味药组成。以活血利水、软坚散结见长。本例所用,未用蜀漆,而加用黄芪、当归、红参,益气、温阳、活血,增强了机体抗病能力,是谓上策。
约言:
咳唾引痛,寒热兼作,倚息不得卧,气结津阻也,牡蛎泽泻散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