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以来近200股创历史新低,赚了指数却亏了钱,到底怎么回事?

A股

2019年以及2020年,本来属于牛市行情,但这一轮的牛市行情,却与前几轮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中,沪市指数仍然处于区间范围内宽幅震荡,深市指数表现明显强于沪市,但也并未给投资者产生出强烈的牛市赚钱效应。

很显然,以往齐涨齐跌的市场运行模式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现在的A股市场指数更容易受到少数头部上市公司的价格波动影响。例如,以创业板市场为例,从2018年四季度见底回升以来,创业板指数累计最大涨幅达到了一倍以上,但并未给绝大多数创业板上市公司带来了亮眼的投资回报率,最终还是少数头部企业的持续领涨,并对市场指数带来了一定的失真影响效应。

从证券时报统计的数据显示,剔除了最近一个月上市的次新股,12月以来创历史新低的合计有197家股票。言下之意,在当前比较良好的市场环境下,仍然有不少上市公司处于下跌趋势乃至创历史新低的道路之中,整个A股市场的分化效应明显加剧。

一方面是部分中小市值上市公司的价格跌跌不休,甚至创出历史新低;另一方面则是少数头部企业的股价迭创历史新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A股市场中的白酒股,部分头部白酒巨头企业的股票价格屡创新高,即使本身市值规模庞大,但今年以来也有翻倍乃至以上的涨幅。

在注册制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未来市场资金会加快往头部企业中靠拢。在存量资金博弈的环境下,市场扩容速度越快,反而有利于资金加快往少数优质资产、稀缺资产聚集,这也是近一两年时间内,A股市场的真实写照。

市场资金加快往优质资产、稀缺资产靠拢,但并非意味着少数头部企业的估值会永远抬升。因为,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环境下,资金可以给优质资产更高的估值溢价,但市场本身属于一个多空博弈的状态,总不会只有多头资金,每一个主力资金背后,都可能会存在一个估值溢价的上限或可承受范围的区间。

纵观全球成熟的股票市场表现,在注册制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都会存在一个市场现象,即市场资金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头部企业之中,优质资产、稀缺资产成为了市场资金长期认可的对象。与之相比,对缺乏业绩支撑的题材概念股以及同质化较高的普通股票,却长期处于价格边缘化的状态。

以美股市场为例,即使美股市场已经上演了长达十年之久的长牛行情,也只是部分头部企业的牛市行情,对不少普通上市公司来说,这些年来的股票价格表现却比较平淡,远远跑输同期市场指数的涨幅。很显然,这也是注册制全面深入推进的真实写照,市场资金也更愿意给头部企业更高的估值溢价。

作为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发行制度,注册制度的全面推进,将会从很大程度上改变投资者的投资盈利模式。对不少投资者来说,还是热衷于低价股的投资逻辑,总以为价格越便宜的上市公司,其投资安全性会越高。殊不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往的投资策略以及盈利模式也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可能长期处于赚了指数,却亏了钱的状态,对不少上市公司来说,未来更可能处于价格不断边缘化的运行趋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