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营销圈女子图鉴

十里洋场,万种风情。霓虹闪烁间,尽是不凡事。

对于每个“沪漂”来说,当你拎着行李踏入魔都的那一刻,当初为什么来已经不重要,“魔幻”生活随之开始:每天拼命挤地铁,面试屡屡碰壁,找房子被黑中介坑,工作中被各种打压......直到百毒不侵,百炼成钢

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北京女子图鉴》后,《上海女子图鉴》也在千呼万唤中上线,沪漂女子被推到大众面前。

漂难,漂女子更难,在上海营销圈打拼的女子难上加难。

营销圈的瞬息万变、纷繁复杂决定了沉浮其间的女子必须有更强大的内心、睿智敏捷的头脑和更波澜起伏的经历才能一路通关,打怪升级。而这其间,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又精彩纷呈的故事。

为此,TOP君发出《上海营销圈女子图鉴——说出你的故事》召集令,并精选出5个上海营销圈小姐姐的故事,讲给你们听。

拿着1500的工资

我每天加班到凌晨3点

姓名:29号

来沪时间:13年

入行时间:13年

首份工作:创意实习生

当时工资:1500

目前工作:广告公司CEO

工资涨幅:>20倍

05年,来到上海,目标很明确:进4A。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T字4A实习,工资1500,800交房租,剩下的700除去车费,才是饭钱。

在实习的3个月里,我几乎每天都加班到凌晨3点甚至天亮。记得那时公司在苏州河边,大半夜一个人颤颤巍巍地在河边走过,还遇见过一起凶杀案。

当时唯一的信念就是下个月转正,工资涨到3000,所以每隔一周我都要舔着脸问我当时的老板,是不是下个月就能转正了。可事与愿违,1500的工资拿了半年,直到离开T字公司都没能转成正式员工。

记得有次加班到天亮,刚回家,就接到爸妈电话,忍不住就在电话里大哭了起来,我爸心疼地说:那就回老家当个美术老师吧。我一边大哭一边还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上海就是这样考验每个新来的外地人。先来一百杀威棒,再讨论你有没有资格留下。

从T字4A实习离开后,我来到B字4A,一待就是9年。在公司的第3年,工资涨到一万,当时我憨傻地觉得一辈子都拿这个薪水也够了。

比起北方的大男子主义,上海这地方是个特别适合女性发展,甚至有点女权的地方。不管你在什么圈子里混,我始终觉得,来一个地方要扎根,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是关键。再怎么嫁个上海人,也没20平米的房子来得安心踏实。

所以我从一开始就计划要买房,07年第一次买房,钱不够,和两个上海同事各借了5万,我爸妈当时还感慨,没想到上海人这么有人情味。现在想想,上海能发展得那么好,与它的接纳力密不可分。

后来2014年我离开了4A,出来开了自己的广告公司,乘着这波大潮,四年里累并满足。现在想想如果我还在4A,英文不好,又学不会讨老板欢心,加上遭遇升职瓶颈期,老实说我一定很焦虑。所以我觉得我很幸运,能在这波广告互联网大潮中找对方向。

来上海的这13年,我在这里打拼、认识朋友、成家立业、生娃买房,倒是故乡已有多年没回去了。经历这么多我早觉得自己已不是个外来人,可能上海就特别适合我这种故乡情不浓又特别想要奋斗的人。

怀孕7个月

我靠在墙角十几通电话搞定客户

姓名:柠檬云

来沪时间:7年

入行时间:7年

首份工作:市场调研员

当时工资:2500

目前工作:品牌总监

工资涨幅:>10倍

2011年8月,我离开无锡江阴,随男朋友来到上海。

有些“玄幻”。在此之前,我对未来最好的憧憬就是在省城南京找份工作,上海于我而言是活在电视里的地方,我坚定地认为那里一定到处是海。

来不及矫情和憧憬,两天安顿好住的地方我就马不停蹄去面试,没办法,2300一个月的房租不等人,我得养活自己。

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小有名气营销公司的市场调研员,很累、工资还不够交房租,但我坚持了下来,一干就是6年,一路从最基层的调研员升到市场高级经理。

没有什么秘诀,就是拼。

两年后我怀孕了,却始终没下一线。有次和客户讨论提案,客户看不清内容,我一激动,直接抱起电脑、麻溜蹲在客户旁边讲,倒是客户有些看不过去,赶紧叫助理搬个椅子过来:你这肚子都那么大了,可长点心吧。

怀孕快7个月时,我被安排跟进传说中公司史上最难服务客户——香奈儿中国的项目。

有次正在等孕检,客户因为项目细则的疑惑,一小时连续打了十多通电话。医院人很多,连个座椅都紧张。我二话没说,拖着臃肿的身体,靠在墙角逐项跟客户沟通。放下最后一通电话后,我给领导发了消息:项目差不多能定下来了。

努力终究会被看到。没多久,公司架构调整,我被提升为项目经理,负责12个人的团队,完成我进入职场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升职。

进公司快6年,顺风顺水时,我提了离职,原因很简单:我想看更大的世界,探寻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中间我换了几份工作,每天都充满变数。但我相信万变不离其宗,保持时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状态,是一个营销人立足营销圈的唯一方式。

30岁后有天发现

放眼一望都比我年轻

姓名:林小朗

来沪时间:12年

入行时间:9年

首份工作:记者

当时工资:3000+

目前工作:市场传播总监

工资涨幅:>10倍

12年前,怀着一腔孤勇,我杀到上海。

很快发现,在大城市生活一点都不酷。起初我住在杨浦的学生公寓,那时还没有百度地图,我每天都要在丁丁地图上查好路线,跨越大半个上海去面试。找到工作,性子也被“调教”好,原来半小时都嫌远,现在1小时能到就很知足。

因为喜欢写东西,工作之初我做了三年经济口的记者。本以为营销是高来高去的东西,和商业精英们对谈后却发现,所有的产品都是应欲望而生,解决生活中切实存在的问题。越来越觉得这一行好厉害,很希望能融入其中。

至今印象深刻的是,08年采访一位高管,本是枯燥的产品介绍,却让他用“单口相声”解释地妙趣横生、清晰易懂。后来才知道,他是从最基层的工人一步步走上来的。

这件事始终提醒我,很多看似繁琐、无聊的东西,用心观察、思考,不断积累,都会成为你的财富。同时,看似无聊的东西,也可以通过有趣的表达让人感兴趣。

做报道始终有些隔靴搔痒。2009年,我转到品牌市场部做文案,三年后又转去做4A的品牌传播,一做就做到现在。没上班觉得自己上班十年就很厉害,后来发现是异想天开。

30岁是个分界岭。此前一直很懵懂,说是工作,好像一直都在玩,能糊口、自己喜欢就好。30岁后有一天突然发现,办公室里放眼望去,除了总监和老板,其他同事年纪都不大。

危机感扑面而来。我开始有意识地接触一些年纪大一点的营销人,看看大家在干嘛;努力拓展社交圈,学习新东西;有意识地保养,每天按时起床、睡觉、吃饭,尽量多走路。

心态越来越脚踏实地,也越来越平和。记得有次和公司CEO聊天,他说人生都是起起伏伏,谁会没有低谷。遇到事情不要慌,我们毕竟是做营销的,又不是做医生,所有事情都有解决办法的。

依然每天都焦虑,只是已经习惯了这种焦虑。关于未来,为了钱,也会继续奋战下去吧。

很少陪家人

宝贝有时会错叫我“奶奶”

姓名: Lavender

来沪时间:12年

入行时间:8年

首份工作:市场策划

当时工资:2000+

目前工作:品牌负责人

工资涨幅:10倍

10年毕业时觉得市场营销能将我的工作和兴趣结合起来,就果断入了行,一直做到现在,从没后悔过。

踏进上海,对它的印象才变得立体。小时候看电视,上海都是高楼大厦,出入都是商务精英。来了后才发现上海并不是一元化的城市,它更加包容丰富,既有石库门、老弄堂,又有现代化高楼;既有市井生活,又有商务活动。

一路走来,我还是蛮幸运的。毕业就进了家大集团公司,有系统化的培训,还有带教老师,而且实干的机会特别多。进入没多久,我就开始独立带项目,从策划、设计到媒介、地推,整个都跑了一遍。那时候最大的感受是,年轻就是资本,而且学习起来特别有冲劲,哪有什么会与不会,边干边学,边学边改。

慢慢,我开始独立负责部门,薪资也有了较大提升,心态上还是保持原来的初心,兴趣在,心就在。每天也都战战兢兢,需要对社会热点保持关注,对年轻用户保持理解,生怕跟年轻人没有共同语言。

因为热爱,工作上我从没觉得有什么苦。从毕业到现在,一直在按照自己的规划走,进入了理想的公司,跟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做着自己喜欢又能服务大众的工作,还是蛮开心的。

真正亏欠的是家人,尤其是我的宝贝。每天一头扎进工作中,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孩子也一直是奶奶在带。有时回家,宝贝会口误把我叫错为“奶奶”,多少有些小心酸,希望以后能多平衡工作和生活吧。

杀入魔都

我天生热血统

姓名:Kelly

来沪时间:5年

入行时间:5年

首份工作:市场部助理

当时工资:4000

目前工作:公关主管

工资涨幅:保密

心够大也够野,13年,我只身杀到上海。

进入这一行全凭兴趣,我并不是专业出身,最开始的志向是当名记者,后来误打误撞进了营销传播领域,参与了多次新品上市、品牌重塑、IP跨界、整合营销项目,让消费者对一个品牌从不知道到喜欢,从喜欢到沉迷,我觉得这很酷。

上海教我的第一课就是要学会自处。魔都很大,大家都很忙,工作之余,要学会给自己找乐子。

好在,我本身就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兴致来了下厨做一桌美味,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去看喜欢的展览;下班后去舞房挥汗如雨,尽情享受街舞带来的快乐。我对一切潮流艺术文化都很敏感,也会把沉浸其中产生的灵感和创意带入到工作中。

比起安稳,我更喜欢挑战,五年间我换了三份工作,只为拓宽自己的眼界和知识面,体验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五年是一个时间节点,意味着你必须有点什么成绩证明你这五年没有白费。从今年开始,我的危机感陡增。化解危机感的方式嘛,给自己设定年度目标,一个个实现喽。

从最初初生牛犊般地闯入,到如今越来越懂得成年人的游戏规则,认清自己的优势和短板,感谢自己的热血和不服,喜欢一件事就坚持到底,虽然辛苦,但是很酷

关于未来,最大的动力就是想看看自己能有多大潜能吧,生命很贵,不要浪费!

知乎上有个热门帖子“有哪些年轻人最好要接触的东西?”其中有个高赞回答我觉得可以作为结尾:

1.控制享受欲望的能力

2.持续开启新通道的的能力

3.不在别人身上谋求安全感的能力

4.打开高强度学习的能力

5.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的能力

以上,共勉。

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