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质押贷款的市场与流程
随着艺术品金融路的走通,文化艺术产业与金融业的结合将更加频繁和深入。艺术品金融的发展环境将愈趋复杂,标准和规范的重要性不言自喻。只有将标准、规范贯彻到更广领域,艺术品金融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私人银行的艺术品业务主要有:一是组织客户参加各类高端古董展、艺术展、拍卖会,参与一些艺术品鉴赏与拍卖活动。二是提供相应的鉴定、估值、保险、保管,还可以派人代表客户去参与拍卖竞标。三是艺术品公益赞助活动。
春节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聚焦了所有人的目光,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一件大事:2020年4月1日,中国正式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当然,具体到我们的生活方面,这带来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但对于近年来如火如荼的"艺术品金融化"发展来说,却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艺术品金融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的欧美,直到上世纪90年代,瑞士与德国的几大银行因开展艺术品金融业务一举闻名。在西方一些国家,银行业利用自身优势,将艺术与金融进行了跨界整合,创造性地结合了艺术品,激励了艺术品市场的战略转型。
艺术牵手金融,齐头并进在近些日子早已不是新闻,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金融市场上表现尤为突出。金融资本不仅染指艺术品拍卖市场,而且以银行、信托、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各种资本介入艺术领域,艺术品质押融资业务由此应运而生,乘势而起。2015年5月初,依托北京匡时、杭州西泠印社等国内文化艺术界领军企业,携手国内高资质专 业担 保机构,杭州柏融投资通过独到的艺术品质押模式设计,并借助国有银行对往来资金进行全程监管,为互联网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带来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尽管艺术品金融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上的一个热点话题和难点问题,然而,学术界关于艺术品金融化问题的系统性研究成果却不多见,并呈现出“新闻报道多,学术研究少”和“重个案点评,轻理论建构”的鲜明特点,全面而系统的前瞻性研究成果更是罕见,在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滞后化”研究状态。由于理论研究跟不上实践需要,中国艺术品金融化进程中日益凸显的很多严重问题很少得到理论界的正面回应和系统解答,从而制约了中国艺术品金融市场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从地理角度看,艺术品金融展现出融合的趋势,跨国、跨文化合作越来越频繁,艺术品市场向全球化发展。随着近几年中国的迅速崛起,当前的艺术品市场主流已不再只是欧美,国人对艺术和文化更加感兴趣。此外,社会变化、艺术与技术的革新也会促进艺术品金融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