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www.toutiao.com 2020-08-26 13:26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滏口陉位于现在的S315省道上,这是东西流向的滏阳河在太行山上切割出来的一条大峡谷,沿着河床形成了滏口陉。滏口关虽是国保级单位,但在百度、360这样的大网站地图上却均无显示,我是到大名鼎鼎的响堂山石窟考察,偶然路过停车看热闹,才没有与这个太行八陉最精美、建筑档次最高、建筑样式最奇特、保存最完美的宏伟建筑擦肩而过的,否则那将是终生遗憾。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从响堂山大门出发沿S315省道向西不到1公里,就看到了矗立在路旁的一座精美建筑,不用近看、细看,以我多年对古建的研究,就知道这是一座不错的明建,停车一看真是大喜过望,这居然是太行八陉中几乎唯一幸存的真正古关隘,而且建筑档次奇高,甚至可以说是建筑奇迹,至少应当成为中国古建的一个样板和教科书。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何出此言?

屋顶是所有建筑必须具备的主要构件之一,没有它,房屋就失去了遮风避雨的重要功能。然而,在世界三大建筑流派中,除中国建筑外,其他两大流派(伊斯兰建筑和希腊建筑)均与中国建筑理念相反,它们的屋顶不是大于建筑的四壁,而是采取"收缩"的方式,自四壁向上逐渐收拢,最终形成穹顶式屋顶。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希腊罗马风格

波斯是最早在西方兴起的强大帝国,发展出了自己的建筑艺术风格,后为阿拉伯伊斯兰所传承。希腊式的建筑艺术、风格随着马其顿亚历山大的疯狂东征而被带到了大半个地球,从此整个西方都继承延续了希腊式的建筑艺术,罗马式建筑就是这种继承延续和发扬光大的典型。罗马、十字军的一次次东征,更加将其建筑艺术固化到了整个西方,甚至严重影响了伊斯兰建筑,两者甚至出现了趋同化。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波斯伊斯兰风格

综上所述,除中国外,世界上的其他建筑门派细分为希腊罗马风格和波斯伊斯兰风格,而且两者风格极为接近,亦可以视为一种风格,那么,建筑艺术就可简单分为东、西两类风格,中国独占一派,其他是除中国以外的那一派。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西方以岩石为建筑材料,采用收缩式穹隆屋顶的建筑样式,其优点是比较坚固耐久,房间跨度大,适合建筑巨型殿堂之类的建筑;缺点是自身沉重,对地基和承重墙的要求都极高。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意大利的罗马万神殿——来自网络

意大利的罗马万神殿是西方建筑的典范,其穹顶直径达43.3米,在钢架结构被用于建筑之前,其圆形屋顶直径一直是世界之最,无法超越。这个建筑,其支撑它的承重墙基础部分宽7.3米,上部墙体则厚达6米,这样的巨无霸建筑,只有在罗马鼎盛时期才可能实现。穹隆建筑的缺点是,顶小于墙面,无法对墙壁起保护作用,屋顶线条单调,无法展示建筑美。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意大利的罗马万神殿——来自网络

中国建筑区别与世界其他建筑流派的一个最显著特征,是它的飞檐翘角的大屋顶。中国人为何要费尽心机造这么一个大屋顶,同时又在大屋顶上玩出这么多花样来呢?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首先,中国的原始建筑是版筑夯土墙,夯土墙是禁不住雨淋的,于是屋顶除了为屋内的人遮风避雨之外,必须附加一个为夯土墙遮风避雨的功能,于是中国式大屋顶诞生了。其次,版筑夯土墙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需要大屋顶为其遮风避雨,更需要解决本身承重能力有限,遇到大水浸泡就会解体倒塌的问题,于是工匠们首先为建筑预设了一个前提——屋顶的重量不能由墙面负担,否则建筑随时有坍塌的危险。于是中国的建筑样式真正与世界上其他所有建筑样式分道扬镳了——以立柱承托屋顶重量,以梁架构筑屋顶样式——中国木结构建筑正式诞生了。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中国大屋顶延伸于墙外,这部分称之为"出厦檐"。它有多重作用,雨水不会打湿墙壁、门窗,阳光不会直射木结构及彩绘。此外,其建筑美感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大屋顶不适合建筑向高空发展,高层建筑使用大屋顶不但会完全失去其遮阳、避雨的功能,而且也失去了美感,从而变得毫无意义。更重要的是,大屋顶架在高空安全性就会荡然无存,大风也许会揭了它的"天灵盖"。

中国古建不坚固耐久、跨度小;优点是自身较轻,无须承重墙承重,顶大于墙面,对墙壁有效起到保护作用,线条复杂,可充分展示建筑美。

设想,如果将西方建筑的穹隆式工艺为房顶骨架,以中国式飞檐翘角为建筑外装饰岂不扬长避短两全其美乎?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这个设想在滏口陉的关楼上得以实现。

滏口陉关城是官方建筑,关楼中又供奉了玉皇大帝,就不能简单的把它当成关城,而算是一座道观——玉皇阁。外观看,这是一座琉璃瓦重檐方撺顶建筑,工艺精美造型典雅。但与其他方撺顶建筑比起来样式上还是觉得有点怪怪,怪在哪里呢?怪在双重檐比例的失调。双重檐的上层明显过小,而下层檐则出檐过大,这与一般双重檐建筑区别明显。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滏口陉玉皇阁方撺顶,看上层,屋顶极小,仅仅比四壁出厦少许,把它说成是四坡攒尖顶亦可。而第二层檐虽则出厦较广,但亦可看做建筑的四面围廊,而非屋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上部的四面坡方撺顶非木结构,而是其独特的砖石结构所致。这座精美古建的别有洞天处并不在外表,而在内里——这是一座没有梁架结构,而以砖石逐层发券支撑起来的穹隆顶建筑。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无梁殿——来自网络

国内保存下来的“无梁殿”式古建并不少,比较著名的为五台山的显通寺无梁殿,该殿为7开间,宽二十八米,进深十六米,高二十米,二层楼结构。它的与众不同就在于它的内部结构,他没有采用通常的梁架结构来支撑屋顶,而是采用了窑洞发券的方法,用砖石结构代替了梁架,因而称无梁殿。无梁殿的最大好处是屋顶的承重由木结构的梁架,变为砖石结构的拱券,砖石结构远比木结构耐久,既防火又防水,避免了中国传统古建百年必落架大修的死结,不遇大地震,理论上几乎不会损毁。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窑洞式拱券结构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致使内部可利用面积极小,实用性极差。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玉皇阁

事情总是这样的,有一利便必有一弊,有没有第三种选择,将梁架结构的不耐久、窑洞拱券结构的不适用弊端摒弃,而只取其优点呢?有——

我们祖先在构造墓穴中已经发明了这种建筑技术,那就是穹隆顶技术。其实穹隆顶技术的最早发明者是古罗马人,他们的穹隆顶技术登峰造极,至今无法超越。位于意大利罗马的万神殿,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二者都是以穹隆顶技术修造了教堂神殿的屋顶,前者的穹隆顶直径达到了43.3米,后者直径达到了32.6米,如果不用现代的钢架结构,即使现代人也无法造出这么大的穹窿顶。如果不知道什么是穹窿顶,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半圆球倒扣在圆形的墙壁上就是了。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至于我们的古人造墓使用的穹窿顶技术是自己发明,还是借用了古罗马技术就不得而知了,事实是,古罗马的万神殿圆形穹隆顶大殿建于公元120年,那时候是东汉安帝元初七年,那时候的墓葬形式依然是“黄肠题凑”,而大量使用青砖发券穹隆顶技术则到了北宋时期,所以穹隆顶技术的发明权当归与罗马人。但是,中国人并非照搬,里面还是有自己的创造在里面。罗马人制作穹隆顶是使用火山灰为材料,相当于现在的水泥;而宋人制作穹隆顶则是以青砖为材料,用叠涩拱技术垒砌而成。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叠涩拱技术是什么?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叠涩拱技术是建筑术语,指一种建筑手法,由两道平行(间隔一定距离)墙壁上方的砖石逐层水平内错,最终在中线合拢,再放上盖顶而成的屋顶,这种形式就叫叫叠涩拱。柬埔寨的吴哥窟大小600余处建筑,所有的屋顶、门洞、塔楼均是用这种技术构建的。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在中国使用叠涩拱技术制造穹隆顶一直仅限于墓穴,在地面建筑中一直没有见到先例,直到我某次去山西运城的永济市旅游,从名闻遐迩的普救寺出来,无意中发现了不远处的中条山古刹万固寺,在寺中首次发现了一处穹隆顶古建,那是我见到的第一次,也是孤例。而且其穹隆顶以上建筑已经损毁,所以古人是如何使用穹隆顶构建自己的飞檐斗拱大屋顶的,我依然一无所知,直到来到了滏口陉关楼玉皇阁大殿前。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这是一座建于明隆庆、万历年间的美丽建筑,当地成为“纸坊玉皇阁”,因此地有个纸坊村而得名,是2006年被公布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如前所述,关楼玉皇阁大殿外观并无甚奇特处,但内里乾坤却让人惊叹不已。这是一个用砖为建材,使用叠涩顶技术一层层内收,最终形成一个覆斗式的穹窿顶的建筑,里面看形似金字塔,没有梁架,没有其他支撑,屋顶就以这个覆斗式穹窿为支撑,上面依然以砖为建材,构造出了飞檐翘角的方攒顶。比起梁架结构的建筑,关楼玉皇阁大殿方攒顶略显小气,出檐较浅,翘角也略显呆板。这是因为支撑方攒顶的椽、斗拱均不是木质结构而是使用砖雕替代,其韧性、可塑性都远不如木质材料,但其耐久性又远非木质材料可比。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覆斗式穹隆并非简单地使用砖石逐层内错,砖被做成了斗拱状,第一层为斗,第二层为华拱,第三层又是斗,第四层华拱,这样逐次上升,直到顶层合拢,合拢处是一块约50公分见方的精质砖雕,为双龙戏珠图案。据道观中的群众讲,每行斗拱中间的砖上都有图案、佛像,但如今已看不太清楚。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观内光线较暗,加上信众长期在观内燃烛烧香,把屋顶熏得漆黑,即使用强光灯照明也很难看清,在照相机镜头前勉强可辨认,斗拱间的砖上确实有花卉图案。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穹隆顶上用来做斗拱的砖比较特殊,与道观四壁的青砖材质大不同,看起来颇似现在的耐火砖,不但质地较一般青砖细腻很多,而且表面颜色呈奶酪黄色,这种砖材我在河南安阳县的修定寺塔见过,那是建于唐代的一座佛塔,塔身外观四壁贴满各式图案、人物、花卉的花砖,那些花砖在阳光下就呈现出这种温润的奶酪黄,一旦雨后或空气湿度较大时,花砖便呈现出朦胧的暗红色,美的让人心醉,所以民间都叫它“红塔”。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安阳县的修定寺塔

文革时,红塔底部的花砖被砸,文革后文保人员企图制造一部分新砖将其修复,但无论请了多少工匠专家,就是研究不出当年花砖的配方,烧出来的砖都是青黑色,那种温润的奶酪砖再也无法复制了。现在你去修定寺塔看看,上部美轮美奂,下面约1.5米却是黑不溜秋,两者的差距不言而喻。

在滏口陉关楼玉皇阁大殿我再次看到了这种砖材,证明唐代的工艺到明代尚未失传。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玉皇阁大殿内部呈正方形,长宽各10.5米,内部空间达到了115平方米,这是国内无梁柱单体建筑最大开间记录,山西永济市的万固寺穹窿顶佛堂与之相比,非但穹窿顶工艺粗糙,使用材料劣质,开间也只在玉皇阁大殿的一半左右,两者显然不在一个档次。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足有一米厚的墙

为了支撑穹窿顶的巨大重量,玉皇阁大殿的墙壁被做成了1米厚的实砖墙,而且大殿门做的极小,并且还做成了拱券门以承受上面巨大的重量。穹窿顶有诸多优势,惟一的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就是承重墙无法做薄,罗马万神殿为了支撑屋顶的压力,其墙壁厚度达到了不可思议的7.3米,其壁厚就有一个房间大小,足见制作穹窿顶的代价有多大!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太行八陉中唯一幸存的关楼,穹隆顶上飞檐斗拱,古建中的孤品

琉璃构建

高档次古建必有砖、木、石三雕,外加精美的琉璃构建,滏口陉关楼玉皇阁也不例外。楼下关城门楼的发券有精美石雕,玉皇阁处处砖雕精美,方攒顶的四条脊都装饰有琉璃构建,其殿门发券上也装饰了琉璃。

文图 李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