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能够俘虏弘光帝,招降潞王,为何奈何不了鲁王朱以海?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进入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紧接着吴三桂投降清军,清军八旗兵进入山海关,在如此情况下,北方已经不再安全,于是明朝不愿意投降清军的皇族宗室、文武大臣纷纷逃往南方。
同年明神宗朱翊钧之孙、福忠王朱常洵之子、崇祯皇帝的堂兄弟、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南京户部尚书高宏图等人的支持下监国,不久之后称帝,年号“弘光”,我们常把这个偏居南方的政权,称为“南明”。
此时天下已经四分五裂,西北有李自成、北方是清军、四川由张献忠控制、湖北是明朝旧将左良玉,属于南明的土地集中在淮河以南,但是这并不妨碍弘光帝吃喝玩乐,也不妨碍马士英利用手中有兵的优势把持朝政。如果把持朝政的人有能力,政权或许还能就存,然而,马士英不干正经事,重用的人只会教弘光帝享受。
不到一年的时间,南明的势力范围大大缩小,史可法被抓,扬州、南京被屠,弘光帝不战而逃,后被南明将领抓捕,交给多尔衮手下多铎,这样算起来,弘光帝也就是被多尔衮俘虏的。
弘光帝被俘,国不可一日无君,明穆宗朱载垕孙儿潞王朱常淓在浙江巡抚张秉贞的支持下于杭州监国,原来弘光帝的一些部下纷纷去投靠,只是朱常淓根本就意志不坚定,看到清军来攻城,坚持不到五天就开城门投降。在潞王朱常淓监国的同时,有两个明朝皇室后人也在不同的地方宣布监国,只是因为消息不通,大家相互不知道,这两人分别是:鲁王朱以海(绍兴),唐王朱聿键(福州)。
绍兴在福州北面近1000里,鲁王自然先面对清军。多尔衮先后俘虏弘光帝,招降潞王,但是终其一生也没有奈何鲁王,顺治七年多尔衮短命而亡,是什么原因让多尔衮不能将鲁王怎么样?
小佛认为这和朱以海会做人有极大的关系,他私德不错,人缘自然不差,加之自己机灵,被抓的概率就小了很多,大家看一看鲁王监国几年的大致经历就知道小佛所言非虚了。
弘光元年(1645年),朱以海在绍兴监国,不管是义军还是明朝军队,甚至有弘光帝的老部下,都纷纷支持他,并主动出击进攻清军。
鲁王监国元年(1646年),南明军队内斗,争钱粮争土地,互不支援,王之仁、张国维等死忠于明朝的抗争到最后,也没有挽回局势。弘光帝旧部方安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抓了朱以海,准备以朱以海作为投降清军的礼物,好在朱以海机灵,自己找个机会跑了。
鲁王监国二年(1647年),朱以海逃到了海上,在众将领的拥护下到了福建境内,打下了一些县城,南明似乎又有了一点希望。
鲁王监国三年(1648年),朱以海收复了闽东北三府一州二十七县,原本是朱以海支持者的郑彩(郑芝龙族人,郑芝龙投降时他不愿意同流合污)想架空朱以海,取得实际大权,将其他有能力威胁到他的人赶走或者暗杀,鲁王手下又内讧了。
鲁王监国四年(1649年),郑彩多次战败,原本收复的福建土地纷纷丢失,朱以海被迫逃到浙江临海县海边。
鲁王监国五年(1650年),朱以海在众人支持下在舟山群岛立足,这一年多尔衮病逝,朱以海又活了十来年,最后死在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