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兴唐朝的皇帝,装傻时曾与僧人合写一首诗,全诗气势磅礴
在《全唐诗》中有这样一首比较的奇怪的诗,说它奇怪是因为这首诗不是一个人写的,而是由两个身份地位完全迥异的人合作而成,一人是唐朝顶顶有名的中兴皇帝唐宣宗李忱,另一人则是香严寺的一位禅师——香严闲。
全诗共上下两联,首联为香严闲禅师所作,尾联联为唐宣宗所作——《瀑布联句》: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咋一看只是一首普通的咏物诗,如果不是诗下有小序,可能没有人会想到与唐宣宗有关:《诗史》云——帝游方外,至黄檗,与黄檗禅师同观瀑布联句。不过,后来《佛祖统纪》更正了这一说法,当时唐宣宗参与写这首诗的时候,黄檗禅师并没有在庐山,而是去了海昌,同行的禅师应该是香严闲禅师,“帝至庐山,与香严闲禅师咏,时黄檗在海昌”。
其实,我们不要看这一首《瀑布联句》是一个混合产物,但是整体感却是十分的强烈,可以说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咏瀑布诗。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庐山瀑布必是飞跃了千岩万壑,曲曲折折,历经千辛万苦才从能逐渐壮大而后奔流之下形成瀑布,观看瀑布的人也只有站在远处才能看到瀑布的真正面目,体会到壮观的瀑布其实是来自高峰上面的溪水河流。
香严闲禅师是唐宣宗的好朋友,对唐宣宗的情况非常了解,那个时候,唐宣宗还只是一个装疯卖傻的王爷,但是的皇帝是唐武宗,论辈分,唐武宗是他亲侄儿,然而从小为求自保的唐宣宗装疯卖傻,武宗经常欺负他。香严闲禅师这样写其实是在暗指瀑布就是唐宣宗,就算是出身高贵的皇族,他也必须凭借自己的能力才能有所作为,算是对唐宣宗在进行鼓励。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这一句是写去瀑布的出去,瀑布奔流而下,山间的溪涧哪里能留得住它,只是暂时让它栖身而已,这势不可挡的瀑布,终究还是会奔流汇入大海中去,然后再大海中掀起波涛来。掀起波涛的不是瀑布,是龙!在我国,皇帝还有一个称呼叫做真龙天子,这个时候装傻的唐宣宗写出这样的对联,不能看出他胸中有大志向,而这一切其实也是应证了唐宣宗以后的人生。
唐武宗弥留时,唐宣宗被太监拥立为皇太叔,其实就是皇位的继承人,只是他辈分在那里,不可能被称为皇太子。唐武宗去世之后,唐宣宗以皇太叔的身份继位,将唐朝中兴。
整首诗就是以写景来写人,虽遭遇困境,但不放弃希望,心存大志。唐宣宗以诗言志,以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实在是浑然天成,不可多得,尤其是终归大海作波涛,更是和他以后的身份相映衬,身份志趣都晓得那么有预见性,非常少见!
参考资料:《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