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斌:老北京“东富西贵,南贱北贫”的由来

北京内城有九个城门,按方位分又有东西南北四个城区,俗称“四九城”。不同时期,各个城区的居民各有特色,也互有变化。清末有“东富西贵、南贱北贫”的谚语。民国初年又有“东贵西富、南贫北寒”之说。

据《天咫偶闻》载:"京师有谚云:`东富西贵'。盖贵人多住西城,而仓库皆在东城。“此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够准确。“东富”不 仅指粮仓多在东城,而且这里当时多有巨商大贾和殷实之家居住, 是很富有的。西城的宣武门内外以及西四等处,有许多王府,住的 多为清朝的显贵,因之称“西贵”。南城多为劳动人民和民间艺人, 当年这些人被视为下贱之人,所以有`南贱'之说,而北城,因交通 不够发达,影响了商业的繁荣,另外,清末,八旗满族人,家道中落, 日渐贫寒。因此说“北贫”。从当时的铺面和小商小贩经营的品种上也可以反映出南北城的贫寒,清末民初南城多粥饼铺,以出售窝头咸菜绿豆粥为主,档次高些的也不过是锅饼慢头咸鸭蛋。这些东西虽然便宜,但经济实惠,吃了能顶较长时间而不觉饿。北城出售的多为卤煮豆腐,炸丸子汤,看着汤汤水一大碗,可是吃不饱肚子。

“东富西贵”到民国初年,又有所变化。这是因为辛亥革命之 后军阀混战,政局不稳,真个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那些夺得实权的达官新贵,大部分选择日渐繁华的东城居住,特别是朝阳门里,东四、王府井、景山东街等处。如朝内北小街吉兆胡同有段祺瑞的花园,东四六条流水巷有徐世昌的宅寓,铁狮子胡同有外交部长顾维钧的私邸(孙中山先生来京也曾居于此处), 这些住所都修得富丽堂皇,壁垒森严,一时变得十分显赫。“西贵”转而变成了“东 贵”。在此同时,一些富商巨贾则移居西城丰盛、辟才胡同等处,使西城的一些街巷出现了“富”相。南北城的居民多为普通劳动人民, 面貌变化不大,只是显得愈益贫寒了。

论述京城特色的俗谚,还有一则是:“东城布帛菽粟,西城牛马柴炭,南城禽鱼花鸟,北城衣冠盗贼,中城珠玉锦绣。”这里提到的中城有两说:一为紫禁城,这是京城、皇城的最中心,正如京剧《游龙戏凤》中正德皇帝说的“大圈圈里边一个小圈圈,小圈圈里边一个黄圈圈”,这里既有皇帝的居处,也有处理政务的三大殿,里边聚敛了无数的珠宝锦缎。另一说中城为前门大街一带,这里有众多戏园和金店、银楼、钱庄以及瑞蚨祥等绸缎店铺,因此说是“珠玉锦绣”,南城因为临近花乡——黄土岗,同时在天坛北边,又有金鱼池,所以有“禽鱼花鸟”之说。

(摘自《燕都说故》)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京畿学堂

传播文化  欢迎转发

投稿邮箱:

523090170@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