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中江10,句容到武进上
第六天,2020年10月1日,汉庭句容店->珥城遗址->神河头遗址->葛城遗址->金坛三星村->武进九州喜来登,135公里
春秋时期的吴国,也称工吴、攻吴、勾吴,第一个字的读音介于[gōu]与[gōng]之间,后世汉化,写作句吴,读音可能没改。再后来,文人偷懒,把前面的句字省略,只留下吴字。
失去渊源的勾吴古国,把原来字首的读音也改变了。比如句容,我们都读成[jù]容,高句丽现在字典上还是标为高[gōu]丽,但你要是让人去读,十有八九会读成高[jù]丽,为了免于这样的错误,索性简写为高丽。
亭子说句容有文化人在讨论是否改回勾容,看起来不容易。
早晨出句容,一路向东南,到茅山镇。茅山在茅山镇南12公里处,我不往那个方向,而是转向正东。
一大排的牌子
前面经过纪壒,旁边公交车站牌上直接写作盖。我在马鞍山那儿也见过这样的地名,距离这儿挺远的,看来用这个字做地名曾经比较普遍。壒读音[ài],《康熙字典》和《说文解字》上都释为尘埃。我想在这儿应该不是尘埃的意思。
土加盖,没有这个简化字的,这是个错字
纪壒村对面的房子,算是干栏式吗?鸭子确实可以从房屋下游来游去的
远处可以看到山
到宝堰镇之前,有一处水塘,远处可以看到山脉(其实是低矮的丘陵),属于茅山山脉的一支,但不是茅山主峰。一路过来基本都是平路,尽管有零星的山,但并不能阻挡(湖熟文化时期的)先民向东迁徙。
事实上,茅山山脉确实阻挡了先民东迁的脚步,同样的,茅山山脉以东的马桥文化也没有渗透过来。合理的猜测大概是河流、湖泊与沼泽,作为长江口新的冲积平原,茅山山脉以东的地区到处是纵横交错的水域,无法通行,无法生存,大概到了西周后期和春秋早期,情况才有所改变,沧海变陆地,某些高地、台地可以生活了,那就是我等会要去的几个遗址:珥城、神河头和葛城。
宝堰镇西首的河
河上的宝春桥
宝堰镇
出宝堰镇向东,进入延陵季子附会区。
延陵季子即季札,据说是吴王寿梦的幼子,寿梦去世时,因季札贤能,想传位于他。季札谦让不受。于是寿梦遗命“兄终弟及,依次相传”,想这样王位必将传于季札。
寿梦去世后,诸樊继位,在与楚国的战争中阵亡;其弟馀祭继位,在征服越国时被越国俘虏刺杀;其弟馀眛继位,得以善终。每次季札的兄长(被迫)继位时,都哀求季札按照先父的遗命继位,季札都坚辞不受。不仅如此,季札还舍弃王室生活去舜柯山种田。他的兄长们封季札于延陵,史称延陵季子。
延陵在何处?看来是要争议的,一般说法是常州的武进,并把其它声称延陵之处斥为附会,我现在就骑行在这个附会区域。
行宫镇,据说是季札的行宫
此处河流很多是现代的人工运河,这条叫杨庄二级沟
寿梦要传位于幼子季札,看来是可能的。历史上农耕部族和游牧部族,都有幼子继位的传统。1980年代的时候,我家乡农村里依然是这个传统,年长的儿子成年结婚后,分家单过是很好理解的,对这个家族的发展也颇多好处。
以前人的寿命都很短,往往先君去世时,少子尚幼,不大可能自立,因此将父亲的遗产留给少子是很合理的事。反过来,如果少子成年时父亲还健在,不分家的话,十有八九会有家庭矛盾,往往鸡飞狗跳。
反映在制度上,就是幼子(或少子)继位制。但如果是战争年代,这样的制度就有问题了,战争需要的是集中一切力量,需要强毅成熟的领袖,需要的是长子继承制,不可能让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领着部族去征战。
寿梦去世时,吴国面对的是强大的楚国。后续三位君王的在位年数是30多年,此时季札代表吴国出使中原诸国,年龄也就40岁左右,就是说诸樊继位时,季札可能还不到10岁,根本不可能领导吴国对抗强楚。
延陵河
季子故里,这个有点说不过去,延陵是其封地
接近珥陵镇前,指示有一座东皇庙,我顺道拐过去看看,可惜还是不开门。东皇公或者东王公是道教里的神祗,与西王母对应,主管东方。葛洪认为东王公与西王母都是盘古的孩子,这个说法后世被放弃,因为无法证明盘古有老婆,而且他也没有时间生娃。所以东王是先天东华之气的化生,这个叫道炁,区别于后天的气。
我只是奇怪,东皇庙怎么建在珥陵镇的西首。
道炁大概是宇宙大爆炸时保留下来的先天之气,温度超高,故而能万寿无疆
珥陵镇和耳朵没什么关系,以前很可能叫二陵,流过村边的河叫三陵河。
三陵河水闸
找到珥城村委会,今天竟然有人,一个年轻小伙给我清楚地指点了前往珥城遗址的路径,还建议我下桥后在那个超市里再确认一下。
到珥陵南街左转,向东
路过珥陵高中
过桥
过桥后有一间东达超市,从超市东边的小路往南,到一条灌溉渠转东,前行200多米就到了。我对灌溉渠的概念早已淡薄,还以为是一条小河,确实走过了头,但很快明白过来,灌溉渠就是三四十公分宽的样子,我们这儿大多是水泥砌成的。
过一条河
看到小祥里的牌子左转向东,下面田边的就是灌溉渠
遗址在东边的一块土墩上,是丹阳市文保单位
行前做功课时,看到别人的游记,说珥城、神河头、葛城遗址彼此相距1公里,被其误导,在距离珥城遗址约1公里的地方拐了一下,没任何线索,再向当地人打听神河头的位置,他说至少在五六里之外,确实是这样,二个土墩的直线距离大概是2.5公里,总的里程大概4公里,因为要绕一下。
这儿的墩真多
在当地人的指点下,终于来到神河头村,再向本地人打听,他手一挥,指向村子西北,那就是神墩。再问葛城遗址,他说在南边的小葛村,他的发音是小[hé]村。
神墩被一道宽宽的壕河围绕,墩和壕大概都是远古遗存,未必原样,但确是遗迹。
神墩与环壕
也是丹阳市文保单位
从神墩到小葛城有一条小路,700多米,但很难骑过去,我想就绕一下吧。到了一个小村边,我以为是小葛城,但不像有土山土墩的样子,也无路向东,再下来打听小[hé]村,原来这儿不是小葛村。有个开机动三轮车的大爷说,他知道[hé]城的墩墩,要从南边的黄埝镇绕过去。
这样又绕了4公里,终于来到南葛城自然村,一位正在劳作的大爷给我指明了那个墩墩的方向,就从那个监视器下面的小路过去,他补充说。
葛城遗址所在的土墩确实很大,也有城垣的遗存,报告中提到的城门遗迹我没看出来,环绕土墩的壕现在还很清晰。考古界判断葛城是吴国一座等级很高、非常重要的城址,珥城与神河头遗址应该是葛城的二座子城。我明天将要去太湖边上的阖闾城遗址,如果那确实是阖闾的都城,那么从规模上来讲,葛城有可能是阖闾迁都前的吴国都城。
葛城遗址的外壕
高大的夯土堆,可能是城垣遗存
上午的探访圆满结束,该考虑吃午饭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