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往事

母亲张今慧1970年代曾任保定市文化局副局长。1979年,保定市委组织部找她谈话,说被解散的市文联需要恢复,想把她调到文联工作。她推辞不过,就参加了保定市文联的筹备工作。

母亲回忆,市文联是新单位,白手起家,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她找莲池公园管理处主任借了一间房、一张桌子、几个凳子。又向财政局打报告,要了一千多元办公费,买了些办公用品。原来市文联的四个工作人员韩放、苑纪久、毛兆晃、夏昊归队,大家商量怎么开展工作。他们提了不少建议。我见他四个人有三位当过编辑,另一位擅长戏剧和书画,于是提出,咱们可以先办个刊物,让喜欢文艺的人有个园地,也可以培养新作者,再说你们几位都是内行。大家一致同意。当即商量,叫什么名字?夏昊提议叫《莲池》。

位于保定市中心的古莲池是北方名园,清代曾办莲池书院,文脉悠久。借房在此地办公,又起为刊名,大家都同意。有的组稿,有的设计封面,很快印出第一期,社会反映不错,编辑们拿到车站、广场,一销而空。

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徐光耀日记》,第十卷是1979年到1982年的日记,其中涉及《莲池》的记载多达几十处。

1979年6月15日的日记第一次提到试刊阶段的《莲池》,苑纪久告诉他,已听到不少人讲,“《莲池》比《河北文艺》办得好。”1980年春打报告申请向全国公开发行,年底前获准。徐光耀写了代发刊词。1981年公开发行的第一期印了5万份,全部发出,毫无问题。

正当刊物看好时,发生了一起风波,就是发表了叶文福的长诗《将军,好好洗一洗》。此前叶文福在《诗刊》发表过诗作《将军,你不能这样做》,在全国首届诗歌评奖中得票高居榜首。后叶文福在北师大的演讲惊动高层,引起轩然大波。徐光耀1981年夏正要调省文联工作。当时河北省有领导要追查《莲池》发表“洗一洗”的问题,并组织批判文章,还说:这不整顿还行啊!看《莲池》登的这是什么文章!中央有精神,有些刊物要淘汰!于是,保定文联负责人兵分两路,一路去北京摸情况,一路去省里汇报。在河北省思想战线问题座谈会上,徐光耀做了比较得体的发言,解释了情况,承担了责任。省里领导在报告中说:“主持刊物的同志作了认真的检查,作出自我批评。”要“肯定成绩,纠正错误,总结经验,继续前进。”《莲池》总算过了一关。

徐光耀调省文联后,市文联主任由母亲接任。

《莲池》推出了不少文坛新秀。其中之一是莫言。他曾回忆:“我的第一篇小说题目叫做《春夜雨霏霏》,发表在1981年第5期《莲池》上。《莲池》是保定市文联主办的文学双月刊,当时的主编是写《小兵张嘎》的徐光耀先生。”

据母亲回忆,莫言当时在离保定不远的狼牙山下当兵,开始给《莲池》投稿。他最初的稿子编辑毛兆晃不满意,写了些鼓励的话,提了修改意见,退了回去。没多久,莫言又把修改稿寄来,毛兆晃看了还是不满意,提了修改意见,再次退回。就这么来回反复三次,毛兆晃被莫言的顽强精神所感动,加上作品本身也达到期望的要求,于是在1981年第5期上发了出来。这就是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接着,莫言又投来《售棉大道》和《民间音乐》。编辑们认为写得不错,有一篇需要修改,最好让莫言来面谈一下,迅速修改,赶上本期发表。于是和莫言本人联系。他说,身在部队,没法清假。文联出面和部队联系。部队回答,该同志是即将退役人员,不能外出。母亲说,我们再给部队发去公函,说莫言的小说写得不错,是很有前途的作者,有责任为他创造条件,成全他的发展,希望贵部领导准他几天假,让他来编辑部修改稿件。莫言请假获准,来到保定市文联。当时他穿一身军装,见人就敬礼,样子很腼腆,谈话很有礼貌。他进了编辑部,文联给他安排了吃住的地方,让他安心改稿子。不料他改稿时突然生病,送他住进医院。编辑钟恪民的女朋友是医院护士,也是业余作者。请她对莫言给予关照。莫言病愈,对这样安排很感激,对那位护士也很感谢。

本文作者和母亲张今慧近照

当时,在《莲池》上连发三篇的作者并不多。我当时也应母亲之邀,对《民间音乐》写了一篇小评论,在《莲池》上发表。

莫言终于没有退役,不久入读解放军艺术学院。那时,部队以培养青年作家为荣。

《莲池》还是铁凝等青年作家初试身手的平台。

数年后,《莲池》更名《小说创作》。再后来,地级市文学刊物撤销,《小说创作》无疾而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