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徐向前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名作

1934年末,红四方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胜利结束了川陕苏区的反六路围攻战役。然而,经过10个月的战争,苏区已面目全非。到处是荒芜的土地、逃荒的人群、废弃的盐井,人力、物力、财力都损失极大,伤寒、痢疾到处流行,满眼都是一片破败。在这样的情况下,10万红军及地方机关人员如何生存,如何再应对国民党军的下一次“会剿”,成为了必须面对的问题。

此时,红四方面军有两个战略方向可以选择:一条是南下川南,那里人烟绸密,经济富庶。但敌军力量也较强,立足不易;另一条是北上陕甘,那里国民党军力量较弱,但经济较差。相比较而言,向北的方案更加现实些。因此,张国焘和红四方面军总部也制定了一个北上建立陕甘苏区的计划。就在此时,西征路上的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不断发来电报,要求红四方面军派出部队南进,以策应中央红军北渡金沙江。能与中央红军会师,对于独立苦战七、八年的红四方面军来说,是一件大喜事。经过仔细研究,为接应中央红军,打破国民党军的“会剿”,张国焘和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以主力西进,强渡嘉陵江,扩大苏区,并策应中央红军北上。

嘉陵江是四川四大江河之一,发源于陕西凤县的嘉陵谷,流经陕南和川北,向南注入长江。沿途多是崇山峻岭、悬崖峭壁,江宽水急,十分险峻。沿嘉陵江西岸布置了川军邓锡侯、田颂尧部共53个团,防线长达600余里,凭险固守,以图将红军堵在江东岸。攻击这样一条防线,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 为调动和迷惑敌军,以创造进行强渡的条件,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率主力12个团发动了陕南战役,于十几天内连克宁强、沔县和阳平关等地,歼敌4个多团,一时川陕震动。陕南地区的中央军胡宗南部和陕军杨虎城部都增兵布防,在蒋介石的严令下,川军邓锡侯部也将嘉陵江边的4个师部队向北移防,以阻止红四方面军从四川脱身。达到调动敌人的战役目的后,徐向前即率部队南撤回到了嘉陵江东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