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门至仁寿殿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您来颐和园参观游览,我是导游员XX,希望我的讲解能令各位满意,使我们共同渡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在游览过程中,您将了解到颐和园悠久的历史文化,观赏到秀丽的湖光山色,亲身体会到我们颐和园人的真诚和热情。
这里是颐和园的正门──东宫门,它面阔五间,门檐上高悬着光绪皇帝亲题的“颐和园”匾额,匾额周围环绕着九条金龙,所以称之为“九龙金匾”又叫“闹龙金匾”,是所有匾额中规格和等级最高的。“颐”为保养,修身养性之意;“和”为顺,心平气和;“颐和”二字则指保养性情,使人心平气和,以求延年益寿。
与匾额上下呼应的是这块二龙戏珠的云路石,俗称“龙垫儿”,两条飞龙雕刻得精细逼真,上面为升龙,下面为降龙,升中有降,降中有升,这两条龙仿佛就要挣脱石壁的束缚冲天而去。东宫门正中的大门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当年只供皇帝、皇后和太后通行,其他人只能走两旁的小门,所以今天各位也享受一次皇帝和皇后的待遇,从正中的大门入园。
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那时,中国的清朝正值盛世时期,疆土广阔,国力强盛,是一个强大的东方帝国,当时执掌朝政的是清王朝第四位皇帝乾隆,他凭借自己对中国园林的理解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以及国库大量的存银,以“兴修水利、为母祝寿”为名,选定燕山脚下一处具有江南水乡风韵的绝妙之处,吸收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精华,继承了历代皇家园林的成就,荟萃了全国的能工巧匠,连续施工15年,建成了这座规模巨大的皇家御苑,当时名为“清漪园”,它显示了中国园林文化的最高成就,1860年清漪园和圆明园一起,被入侵北京的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下令在清漪园的遗址上将其重建并改名“颐和园”,颐和园是当今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的皇家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1998年,颐和园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东方皇家园林文化的代表。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面积302公顷,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大小建筑三千余间,约七万平方米,园林布局因功能不同划分为朝政办公区、帝后生活区和风景游览区三个部分。进入东宫门,您首先来到的是朝政办公区,两侧对称排列着“南北九卿房”,是清朝九卿六部值班的地方,整个院落给人一种古朴肃穆的感觉。
这是仁寿门,门上悬有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匾额,进入仁寿门,迎面而立的是一块玲珑剔透的太湖石,我们观其外形象一扇屏风,挡住了游人的视线,使大家不会一进门就对园内的景色一览无余,这是中国造园艺术中的一种手法,叫“障景法”,因为中国的园林风景讲究层层展开,引人入胜,最忌讳一览无余,在空间景物的设置上也常常欲扬先抑,欲露先藏。
太湖石因产地不同有南北之分,这是一块南太湖石,产于江苏省太湖流域,由于水的长期侵蚀作用在其表面形成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涡洞和孔驽,这就使其具有了“皱、透、漏、瘦”的特点,为历代帝王和文人所喜爱,“瘦”是指石头的外形虽大但并不臃肿;在表面形成丰富的天然纹理就是“皱”;“透”是说空洞之间有相互通连的孔道;而这一个个空洞也就是“漏”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一向有“无园不石”的说法,这些千奇百怪,姿态各异的太湖石是堆砌假山,点缀园林的名贵石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构成要素之一。说到园林的构成,植物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皇家园林中,植物的配置也有其特殊的寓意。不知您是否留意了我们一进入东宫门,院落中种植的都是柏树,在封建时期柏树代表“臣”,因为当时那里是大臣办公的地方,种植柏树是理所当然的了。而这里是天子朝政区域,院内则栽种了象征“君”的松树,北侧的一组植物配置很有意思,两棵楸树静立在一棵松树两边,楸树象征士大夫,它们寓意着帝王率领群臣共同商议国家大事。
这个汉白玉须弥座上有一尊铜制的怪兽,我们一般称它为“麒麟”,它生有龙头、鹿角、狮尾和牛蹄,遍身鳞甲,还带有火焰纹,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种动物,但古代工匠们却把它塑造得栩栩如生,它象征着吉祥富贵,每逢它的出现,就预示着国泰民安。
这座雄伟的殿宇就是当时颐和园的政治统治中心──仁寿殿。它始建于1750年,原名“勤政殿”,当初乾隆皇帝规定,所有皇家御苑中临朝的政殿都叫勤政殿,意思是告诫帝王游园时不要忘了勤理政务,嘉庆皇帝在《勤政记》里说道:“君勤则国治,怠则国危”,也就是说理政勤不勤是关系到皇帝宝座稳不稳的问题。慈禧复建颐和园时此殿改名为“仁寿殿”,这个名字来源于孔子《论语》中“仁者寿”的语句,实际上是为皇权歌功颂德,认为施仁政者可以长寿。当年慈禧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长生不老,因此在“仁寿殿”内外还增添了不少象征长寿的装饰品,您看,殿内高悬的“寿协仁符”匾额下有一面玻璃镜面的屏风,上面用不同的笔法书写了226个“寿”字,西墙的南北两侧悬挂着两幅巨大的书法作品,洒金纸上的一百只蝙蝠衬托的也是一个笔力遒劲的“寿”字,象征“百福捧寿”,据说这还是慈禧太后御笔亲题的呢,再请大家抬头看一看仁寿殿的屋顶,这是一座卷棚歇山顶的建筑,屋面覆盖着圆型的筒瓦,您仔细观察一下每组筒瓦的瓦心,您看到了什么?对,还是“寿”字,屋顶的寿字加起来又有412个,慈禧在这里用了近千个“寿”字来表示她对长寿的渴望,真可谓用心良苦。
殿外的平台上成对摆放有铜龙、铜凤和太平水缸,龙凤是封建王朝皇帝和皇后的象征,它们的形象美丽而奇特,龙集中了许多动物的特点:鹿角、牛头、蟒身、鹰爪、鱼鳞,传说它能巨能细、能幽能明、能兴云作雨、降伏妖魔,是英勇、权威和尊贵的象征,现在我国民间仍把龙看作神圣、吉祥之物。凤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而予以崇拜,它头似锦鸡、身如鸳鸯、有大鹏的翅膀、仙鹤的腿和孔雀的尾,被称为“百鸟之王”,它作为封建皇朝最高贵女性的代表,与象征帝王的龙相配,称为“龙凤呈祥”。凤又是传说中能给人民带来和平、幸福的瑞鸟,所以它美丽的形象一直在民间广泛流传和应用。这里的龙凤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在当时是用来燃点檀香的香炉。太平水缸是宫里用于防火的用具,讲到这里也许您会问:“北京的冬天天气很冷,如果缸里的水结了冰怎么办?”其实,聪明的工匠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您看,缸下面的石头基座上有一个开关,里面是一个空槽,冬天就会有人将木炭放在里面燃烧,给水缸加温,这样缸里的水就不会结冰了。
参观完朝政办公区,下面要请各位参观帝后生活区,大家这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