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一日一得之理法方药(16)医理探秘|风寒湿是感冒之因

作者:曾培杰/陈创涛

编者:你只要看看上面这张图就知道杀病毒、细菌治感冒的理论是多么荒谬了!——墙角长霉了,你是用杀霉菌的药还是让它不再潮湿呢?

风寒湿是感冒之因

◎中医治病慢吗

8月9日,有个小女孩,13岁,感冒发热,头晕怕冷,整个人没劲。她妈妈带她过来时,老师给她把脉,她就像蔫下去的禾苗一样,挺不直腰杆。舌苔白腻,舌尖红,脉浮,双寸尤甚。

她妈妈问,怎么回事?老师说,受了风寒湿,郁而化热,感冒了。

那么究竟是病毒性感冒,还是细菌性感冒?中医不在这里头纠结,而是看到她风寒湿邪郁阻肌表。

老师只给她开了1服九味羌活汤加味,由于这里面有很多风药,不耐久煎,煎开后20分钟就可以。小女孩第二天来复诊,精神恢复了,热也退了。真是汗出热退,脉静身凉。这中药治疗感冒发热初起,及时介入,常常就是一两服药的事。

所以有些人不了解中医,说中医慢,只是调理可以,他们不知道《伤寒论》就是专门治疗急性外感性疾病,常常是一剂知、二剂愈的效果。所以中医用得好,一点都不慢。

◎赶细菌还是赶风寒

上次有广东过来交流的中医生,他竖起大拇指说,看了任之堂的书籍后,临床实践水平大增。

我们问他,怎么个增法?

他说,比如治疗感冒发热,以前十个有六七个很快好转就不错了,现在我知道用风药了,十个里有八九个效果都非常快。

我们就奇怪了,用风药治疗感冒发热有这么快?

他说,就是你们书上写的九味羌活汤和柴葛解肌汤。如果提炼出来就四味药,羌活、葛根、柴胡与石膏。一般发热的小孩,第一时间就用这四味药。十个有八九个很快就好了。我是亲自验证过的,现在一直都在用。书上说这四味药不可挪移,真是不可挪移,发表、清里两方面都照顾到了,一下子让我的临床疗效提高了。

奇怪,这里头并没有任何一味板蓝根、金银花、连翘等抗病毒消炎的药,怎么能治细菌性、病毒性感冒发热呢?这是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原来中医不是在赶细菌,而是在赶风寒。

为何很多抗生素用不了多久就产生耐药性,而麻杏石甘汤、柴葛解肌汤,最新的研究报告表明,它们没有耐药性,病毒、细菌居然不耐这些几千年来沿用的古方,为什么?

原来中医的发病观,不是小的细菌、病毒,而是大的环境,身体有风寒湿瘀闭,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泄出来,它就成为病毒、细菌繁衍的温床。

像这些汗酸、代谢产物,瘀在皮下,就成为细菌、病毒丰富的食物。不能循环的痰浊,也纷纷成为细菌、病毒繁衍的乐园。

所以在中医看来,是先有风寒暑湿形成痰饮代谢产物,然后再滋生细菌、病毒。这样中医治疗就直接治本,而不会本末倒置,只看到细菌、病毒。

你只需要把风寒湿抑遏人体的这个场给清理开,病毒、细菌自然没地方再滋生了。这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

还有些不了解中医的人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人类认识病因,都到原子、分子层面了,你们中医怎么还用这些风、寒、暑、湿、燥、火来说明病因,这有什么意义呢?

◎身体的天气预报

其实,这种原始的类比方法,正是中医的精髓。现代研究也表明,各种气象的变化,包括气温、气压、风速、温度等,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比如在冷风寒流来临时,可以引发不少感冒,甚至促使心绞痛、风湿痹证加重。这就是农村老人们说,我就是天气预报,天气稍变化,身体就能感受出来。所以我提前都知道添衣加被,防止这些老寒腿、风湿痹证加重。

这就是人与自然界长期相处得出来的智慧,如果稍微再懂点医,就吃点姜汤茶,或者一些温通的保健汤药,这样在冷风寒流来临的时候,身体仍然保持在健康状态,因为这些方法都有助于驱散风寒湿,这叫未病先防。

还有在暑湿季节,大地湿气很重的时候,人容易胸闷,而心肌梗死也经常在这个时候发作,特别是天气阴沉,湿气又大的时候。

这时候很多南方的老人都知道要小心保养,要吃一些除湿通阳的汤水或菜肴,如玉米须、薤白、薏苡仁,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胸闷、心绞痛的发作。

可见这些原始的风寒湿说法,非常有利于指导日常生活保健,是中医的精华。而不是像某些不了解中医的人认为现代科学都到原子、分子层面了,中医还讲这些摸不着边际的风寒湿热。

他们不知道即便是细菌、病毒、分子、原子,它也受这些风寒湿热管辖。就像湿热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病毒一样。风寒的环境,肌肤就容易闭塞,容易感冒,诱发关节炎、心肌炎,甚至支气管哮喘会加重。所以民间的老百姓,不是去防细菌、病毒、原子、分子,而是去防风、寒、暑、湿、燥、火。这样就能更好地顺应自然,养生长寿。

像这个案例,就是病人在天气转变时,感受了风寒湿,而高热难退。中医用药,只需把风寒湿散开,就像给热锅打开盖,热透出去,就脉静身凉了。

大道至简,中医能够用这种最平常的老百姓思维,解释疾病,指导用药,迅速救治病痛。

[因(15)“筋柔骨不响”被人剽窃作为原创文章发表过,我们这里发不出了,今天只好先发(16)——编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