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情境试题96:广东省粮食供需格局
(2015海南地理,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下图示意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概述广东省2000-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简述原因。
该组试题的背景材料——直角坐标图来源于吴健生等人的论文《广东省粮食供需时空格局》(自然资源学报,2013年第28卷第2期)。如下图:
命题者分别选择论文“图1 1994-2009年广东省粮食生产、常住人口及粮食供需差变化”中(a):粮食产量与(c):粮食供需差的“总计”折线,将两个量以同一个纵坐标的形式整合而成试题中的统计图。如下所示:
基本特征: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粮食产需差量呈增大趋势。(3分)
原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工厂、城镇、道路等大量占用耕地,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致使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粮食产量下降;(4分)人口持续增加,粮食消费量持续增加,致使粮食产需差量增大。(3分)
试题的设问以两条折线随时间的变化为切入点,以考查读图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为开端,最终的落脚点是关于两条趋势相反折线变化的原因分析。
论文中对图1的分析指出: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较早进行快速城市化的地区,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使广东省的常住人口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这导致广东省的粮食供需差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同时,城市化不仅意味着城市建设用地对农用地的占用,而且伴随着人口总量与粮食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城市化的推进所带来的地租水平的变化,进一步使得粮食的播种面积减少,从而造成粮食产量减少,最终导致粮食产需差量增大。类似的试题设计思路也曾在2013年重庆文综卷第12(4)题与2010年山东文综卷第2题出现过。
(2013重庆文综,12(4))下表为我国某地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表指出该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减少原因: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生产技术进步较慢,单产提高不明显;种植结构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2010山东文综,2)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