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雄:二哥的婚事
春三月,暖阳高照。
“王奶,我又给您二伢相中一个女孩!”正午时分,走村串巷的货郎胡二叔来到我家,他一边放下担子,一边伸手掏着上衣口袋。
“谢谢二叔!谢谢二叔!”母亲笑容可掬。她双手接过女孩靓照,仔细端详起来,喜悦流淌一地。看完又连忙抬头笑对二叔道:“二叔,还没吃饭吧?”
“还没呢。”
“正好,我就来做。”母亲极快地藏好照片,边走边系围裙,向厨房走去。
“不用不用,我自己回去做。”胡二叔扭动着身子,拿起扁担,做着要回去的样子。母亲一把按住他的货担,诚恳阻止道:“二叔真不坦白!现在正是吃饭的时候,到家还不吃饭,存心让人笑话我?何况你还是为我二伢的事来。”二叔“嘻嘻”低笑着,不再挣扎,低着头,坐在墙边的长凳上,口里说道:“不好意思,事没办成,总是吃饭。”说完不停地用手向后梳理着稀疏的头发。“说哪里话,没菜的饭,承蒙二叔不弃。”
厨房很快响起母亲“叮叮当当”的声音。一会儿,又传来母亲高声吩咐:“老五,快!倒点茶二叔喝,陪二叔坐会儿,你爹一会儿就回来。”正在厢房看书的我,便微笑着走出房门。
这是我年轻时,母亲为给二哥找媳妇,家里常有的场景。
胡二叔是邻村一个鳏老,年近五旬,身体干瘪,声音尖细。那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还很贫穷,生意也不好做,许多货郎,借着在外走动的机会,兼干些月老的营生,挣几个跑腿的工钱。胡二叔就是众多货郎中的普通一员。
一个没有老婆的人,却替别人挑选老婆。一个不抽烟的人,送人烟斗。这不是太监给皇帝选妃子吗?眼前干瘦的男人让我忽地想起钱钟书先生的一句俏皮话, 呵呵。
母亲待人真诚,有一手好厨艺。胡二叔每次应着饭点来,母亲诚意挽留。大家吃完饭,确定好去看姑娘的时间,母亲照例恳求二叔去时到家来吃饭,二叔习惯推脱一番。那一天,他早早来,吃完饭,二哥便屁颠屁颠地跟着去姑娘家。可惜的是,每次都是高兴而去,扫兴而归。
不知是好姑娘难寻,还是二哥“瘌痢头”难剃,大约过两年,胡二叔突然全身而退,不来我家,二哥依然单身。
胡老二不是为二哥做媒来的,怕是为吃饭来的吧。每当我小心翼翼说出这话时,母亲便拿眼睛使劲瞪我。
我亲二哥五官端正,伶牙俐齿,找个老婆不至于这么难吧。我努力反思着问题的症结所在,身材不高,肯定是。奶奶说,二哥没吃母亲一口奶水,没营养,不长。诚然,二哥出生于1968年,刚出生时,母亲大病一场,当时大人去医院,小孩留家里。丁点儿大的二哥张着八角似的小嘴,断断续续地哭。奶奶怀过十三胎,只留下大姑妈和父亲姐弟二人。她饱尝家族劳力稀缺的苦,深知人丁的金贵。当大多数人对二哥长留人间不抱希望时,奶奶坚决不放弃。她每天洗干净一个大土豆,去皮,捣碎,浸在一个清水碗里,泡上一段时间,然后滤除土豆泥,剩下汁水蒸成糊儿,一点一点喂给二哥吃。二哥竟被慈怜的祖母这种土法神奇养活,虽然后来不高,奶奶还是视为珍宝。
奶奶疼他,他爱奶奶。读书时,每天都帮奶奶干家务,干到上课铃响,到校就迟到,老是受老师批评,且罚站,他屡教不改。后来,老师说,你就在家帮你奶奶干家务,别来上学。他就真的不去,辍学时,只有十几岁。
到十七八岁,母亲知他没优势,就“笨鸟先飞”,早早操心起他的婚事。于是就有上面胡二叔不断保媒的故事。可是身材不高,学问不多,还没有一行手艺的二哥,哪个姑娘会随便看中他。我在旁帮着亲切地喊许多姑娘“二嫂”,也没能解决他的个人问题。
二哥刚成人便相亲,阅人无数,我们笑他“太白湖的鸟,见铳多”,相亲不怯场。胆儿练肥,婚姻还是不成。胡老二为二哥保媒也不是一无是处,他的不成功,客观上锻炼二哥的胆量,刺激二哥青春的萌发,极大地释放母亲急于解决二哥婚事的诚意。苍天不负有心人。1988年,二哥终于和县城脚下一位熊姑娘有交往。二哥嘴皮子厉害,是做生意的料。熊姑娘家近城关,二人婚后可以在城关以做生意为生。看好的人们憧憬着他们的美好未来。其时,疼爱二哥的奶奶已去世五年,在为祖父母合墓打碑时,性急的父亲,也许是急于把二儿有媳妇的喜讯告诉先人,也没和谁商量,就把未过门的媳妇熊姑娘的姓氏刻在碑上。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天不随人愿,白费劲。熊姑娘和二哥交往一年多之后,不知为什么,突然分手,家里人好一阵失落。我因为在外读书,在心里,总以未见着这位差点儿成为二嫂的姑娘为憾。
青春易逝,二哥一晃二十多岁。这在当时的农村是大龄青年。二哥不急,母亲急,为子女完婚是父母的职责。善良的母亲又厚着脸皮,四处托人为二哥保媒。定是母亲的诚心感动上苍,在二哥22岁的时候,同村的四婶把自己的姨侄女介绍给他。二嫂在家中是长女,嫁给二哥时,只有十八岁,正处在最好的年龄。婚姻就是这般神奇,仿佛二哥专门在等二嫂。在未见二嫂之前,二哥相亲,这也不对,那也不行。他看中人家,人家看不中他。人家看中他,他又看不中人家。好事多磨,终于等来二嫂。二嫂过门,万事顺隧,没过几年,两个侄儿先后出生。村中有一长舌妇,见不得人好。一日,她对着二嫂的背景,自顾自的轻声念叨:“真正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多好的姑娘竟嫁给二矮。”她不知我就在身后不远。我听了,心里窃喜,羡慕嫉妒恨去吧,我兄弟就是有这样的福分!
父亲见过他的二儿媳妇,却没有福气见他的三儿媳妇。由于他的性急,“碑文事件”遗留下来,悬而未决。二嫂识字不多,再说妇道人家一般也不到祭祀现场去,故她对碑文一无所知。但侄儿们逐渐长大,当他们能看懂碑文时,每年春节、清明扫墓,即为其母愤愤不平,及至后来,义正词严地要为妈妈“伸张正义”。有一年春节祭祖,大侄儿七八岁光景,他背着大人,带笔墨,对碑文进行认真的修正,庄严地维护他们母亲的名份。回来后,像打了大胜仗一般,对着二嫂又蹦又跳,人欢马叫,开心的二嫂哈哈大笑,在每个儿子脸上各奖赏一个甜甜的吻。
因着双方家底薄,二哥二嫂没少吃苦。勤劳的二哥是一个称职的长女婿,二嫂娘家人有口皆碑。经受生活一番磨炼,二哥终于在武汉白沙洲大市场,站稳脚跟。他发挥自己的特长,贩卖生鲜水产品,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人生任务,两个侄儿都接受高等教育。如今大侄儿在武汉工作,已婚,且让二哥二嫂做了祖父母。二侄儿人生规划,有条不紊进行中。
回想二哥的人生经历,我感慨万千。人就像一棵树,有的树始终在原地,风吹雨打,成为一段枯木,终至完全消失。有的树顽强生长,千百年后,繁衍出一片森林。二哥是一株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树,由于奶奶的不弃,母亲的坚持,自己的积极向上,他活下来,并开枝散叶,正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一个有质量的人,对于任何家庭、单位、国家来说,都是一份难得的资源,永远都不存在多余。看着现在的农村,大龄青年未婚问题日益严重,我陷入沉思。如果若干年后,二哥由一棵树发荣滋长成一片森林,那是母亲的伟大。
作者:王武雄 濯港镇中学教师
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魏鲜红
主编
唐亚红
执行主编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湖北黄梅民间文化和旅游的自媒体,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东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