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蒲纹玉璧的分析

【图一】The jade pattern of Han Dynasty

【图1.】是我收藏的一块玉璧,所谓玉璧,就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穿孔称作“好”,边缘器体称作“肉”。

《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壁,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一般把体形扁平、周边圆形、中央有孔且边大孔小的器物称为壁。考古发现,玉璧最早产生于距今约5、6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朝,都有不同形制和纹饰的玉璧出现。

玉璧的应用范围也极为广泛,既是权力等级的标志,也可用于佩戴,亦能作为随葬品,同时又是社会交往中的馈赠品或信物。

玉璧上的纹饰属于战汉流行的蒲纹,蒲纹即蒲席的纹样,一般由三种不同方向的平行线交叉组织,用浅而宽的横线或斜线把玉器表面分割成近乎蜂房排列的六角形纹样,六角形有时还琢有阴线的谷纹,此样纹流行于汉代。

《说文》解释蒲:“蒲草,可为度也。”所以说,“蒲”是从古人“席地而坐”的蒲席而来,和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后人便将这种雕琢排列有序的纹饰称为蒲纹。汉代蒲纹分割线较宽,并带有玻璃光,碾法干净利落。

雕刻方式属于汉代的“游丝毛雕”:此类细阴线形若游丝,细如毫发,逶迤婉转,顺畅遒劲,又被称为“游丝刻”。

其特点正如明人高濂在《燕闲清赏笺》中所描述的:“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宛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匀,交接断续,俨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

根据已发表的考古资料,“游丝毛雕”技法之雏形见于春秋晚期,但当时线纹之长度及连贯性尚不及汉代者,主要用来构成矩形绹索纹、网格纹以填补每组单位浮雕图案间的空白之处。

汉代游丝毛雕是直接承袭战国晚期的细线阴刻发展而来的。汉代游丝毛雕线纹纤毫毕现,遒劲连贯,宛如一气呵成,具细、绵、长、飘、劲等特征。

在放大到100倍的情况下观察:槽底深浅不一,有多道细丝状划痕。显系由接近诸如金刚石、水晶和燧石等尖状硬性刻具琢出后,再加以修磨而成。【如图2.3.4.】

【图二】

【图三】

此蒲纹玉璧,100倍显微镜下呈现出玻璃光泽,有些微水沁和土沁。有【吐灰】现象。说明入过土。【如图5.6.】

玩玉  赏玉  痴玉:由一件汉代蒲纹玉璧说开去

皆因自幼酷爱艺术,高中时期便与古玩结下了不解之缘,时时沉醉于古人留给我们的瓶瓶罐罐之中,而立之初,尤对古玉情有独钟,收藏之路亦有些乐不思蜀。

这件汉代蒲纹玉璧,是八年前夺朋友之爱得来的,此璧材质为青质,上下两面满琢细密的蒲纹,可算精工细做;器身虽有轻微钙化、土蚀现象,但亦有开窗见地之处;沁色斑驳,似云层叠压;表皮一层灰皮,又似薄雾朦胧。直径二十有九公分,可谓璧中之大,璧中之尊。所以一直珍藏闺中,喜爱有加。

璧,《诗经-尔雅》中解释:“肉倍于好为之璧”,也就是说玉质部分大于中间圆孔一倍以上的称为玉璧。

玉璧是有什么演变而来的呢?台湾著名学者那志良先生解释:璧是由瑗转变而来,而瑗是由古代兵器环状石斧演变来的。这种说法虽然无据可考,但也不无道理。

玉璧纹饰从最初的苍(素)璧,到春秋战汉的蒲纹、乳丁纹、云纹、兽面纹、龙凤纹、螭纹等等层出不穷,不一而足。器型有方形,长方形,椭圆形,还有四角修圆的,到了春秋以后,圆形才慢慢成为玉璧的定制。后来又演变出镂空璧、出廓璧、高领璧、两半对合璧、三璜合璧等形制。还有一种称作“玉璇玑”的牙璧,究竟在不在璧的范围之类,学术界说法各一。

自新石器时代至今,绵延八千年的玉文化,从最初的石质,到战汉的琉璃,以及精美的玉质,玉璧始终贯穿着历史,演绎着精彩,发挥着它的功用。

那么,玉璧到底有什么功用呢?

《周礼-春宫大宗伯》记载:“以玉做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这充分说明了玉璧的一个重要功用:祭祀时的国之重器。古人已有天圆地方的概念,祭祀时会选择一件代表天神的器物,玉璧自然而然就被选中。古人有认为苍的颜色为青色,这与天幕的颜色一致,所以古人把素面无纹的玉璧称为苍璧。

《尚书-顾命》中也说:“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赕,在西序。”这里的弘璧就是大璧。

可见,璧作为国家祭祀时的重要礼器,已毋庸置疑!

《周礼-大宗伯》中记载了玉璧代表王及诸侯能官爵的描写:“子爵执谷璧,男爵执蒲璧。”也足以说明了璧的又一用途:代表身份、尊贵!

到了战汉,还有把蒲纹璧给女方,以提亲而用之说。

除了史料中记载的苍璧、谷璧、蒲纹璧的功用外,其他纹饰的玉璧:直径小而且做工精美的,大多作为配饰;尺寸大做工粗糙的,多用于陪葬,代表一种身份和财富;尺寸大而精美者,大多做陈设、馈赠、观赏之用。

这里,还有一件不得不提的“璧”,那就是----秦代的“和氏璧”。这里的“璧”,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璧,而是一块石头。

《韩非子-何氏》原文中记载:“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为何把这件未经雕琢的玉石称之为“璧”呢?

又据《史记》记载,秦王嬴政九年,用“和氏璧”制做了御玺。可是,按照现在的想法,玉璧怎么能做成四四方方的御玺呢?

这两点足以说明,此璧非彼璧也。可能在古代,“璧”的意思有两种:一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璧,二是指玉石之意。

那么,上面这件蒲纹玉璧,我为何鉴定它是汉代的呢?

一、器身沁色丰富,过度自然,透光看,沁色叠加交融,深入肌理。局部虽出现轻微的钙化现象(玉器入土800年就会产生钙化),但钙化与开窗见地部位过度自然。这种变化特点,实为作伪者无法企及。

二、包浆厚重,玉质温润。

器物表面虽有一层薄雾状的灰皮但观赏把玩时捏搓之处,灰皮褪去,透出的包浆十分自然,温润,当开水浸泡时,灰皮会再次泛出。作伪的玉器,这种变化是不存在的,这也是出土古玉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三、局部出现裂纹,土蚀及晶状物出现的现象。

俗话说:“十玉九裂”,这是入土古玉的一个特征,玉器入土几千年,由于地温、地湿、玉器本身分子结构变化等因素,玉器会发生应力反应,由于各部位受力不均,所以会产生裂缝;由于受到腐烂物、酸碱度、矿物等的影响,玉质会发生被侵蚀的现象,也就是我们说的“土咬”。这种土咬的特征是:玉表的坑凹是无规律的,被侵蚀的空洞是口小洞大现象,同时侵蚀部分还会伴随晶状物析出,这与酸蚀产生的坑凹有很大的区别。

四、做工精细,蒲纹摸上去有扎手的感觉。

这种蒲纹是先在素面玉璧上画出六边形的纹样,再按照纹样的纹路琢磨出一个个六边形的突起形成的。此璧的蒲纹排列整齐,摸上去有扎手的感觉,这也符合战国至汉代玉器的工艺特性,此璧应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为稳妥起见,所以断为汉代。

五、 玉璧厚薄不均,表面不平整。

由于古代切割玉器时使用的工具所限,所以片状的东西会出现两端厚薄不均的现象。把手指套在中间的孔中,转动玉璧便可检验。又由于上下两个平面皆是手工磨制,所以将它放到一块水平的玻璃上,用手指按压任何一端,会出现翘动的现象。这正是当时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这也是鉴定玉器的又一细微方法。

综合上述,把这件玉璧断为西汉之作也就在情理之中。

正是这件玉璧,给我带来了无尽的乐趣,让我吸收了它的文化精髓,领略了古人的智慧和才能,我才愈加钟爱,玩玉,更会如醉如痴、、、、、、

(0)

相关推荐

  • 带你了解汉代玉的特征及辨伪要点

    相对于铜制工具,铁质工具主要的优点是更高的硬度和更好的韧性.而汉代玉器能够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与铁工具的使用有着密切关系.铁的韧性高,拥有良好的锻造性能,可以打制各种形状的工具,尤其是锻造用来掖.撞 ...

  • 谷纹玉璧 —— 堪称最完美的玉器

    <周礼> 周公旦 公执三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缫皆三采三就. 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缫皆二采再就,以朝觐.宗遇.会同于王. 汉代 谷纹玉璧 徐州博物馆藏 谷纹玉璧 战国 外径14厘米,内径 ...

  • 古玉界:浅析宋代螭纹玉璧的工艺特征

    宋朝是中国经济.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高峰,在哲学.诗词.绘画.书法.建筑.陶瓷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宋代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要研究宋代文化,除了收集注疏 ...

  • 汉代和田羊脂玉玉璧!汉代拉丝工艺搭配浮雕...

    汉代和田羊脂玉玉璧!汉代拉丝工艺搭配浮雕.镂空雕:九条穿云璃龙若隐若现.收藏级高古玉欣赏!#高古玉# #收藏# #我要上头条#

  • 谷纹玉璧壶,3000万的神话!

    在江苏和信春拍的紫砂专场,一款谷纹玉璧壶惊艳亮相,最终以3000万价格成交,创造了玉璧提梁壶拍卖的最高纪录. ▲玉璧提梁壶 2017年江苏和信春拍 成交价:RMB 3000万元     ▼▼▼ 身价3 ...

  • 谷纹玉璧 ,真正的完美主义者!

    战国 谷纹玉璧(正面)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战国 谷纹玉璧(背面)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战国 谷纹玉璧(侧面)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谷纹白玉璧 西汉 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 <周礼> 周 ...

  • 战国后期祭祀礼器黄玉高浮雕螭虎连线涡纹玉璧珍赏

    玉壁是我国传统的礼器之一,也是"六瑞"之一.<周礼>"六器"中记载: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玉璧是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的品种,是很重要的 ...

  • 古玉鉴定之透过痕迹看历史——蒲纹玉壁

    古玉鉴定之透过痕迹看历史——蒲纹玉壁

  • 谷纹玉璧的产生与加工制作

    谷纹玉璧的产生背景和内涵 与加工制作流程图说 青铜永铸 一.谷纹玉璧的产生背景.内涵 1. 时代需求 谷纹玉璧主要流行于战末与西汉,是东周王朝"分崩离析"下的"君命天授& ...

  • 谷纹玉璧 —— 古人进入天国的通道

    谷纹白玉璧 西汉 徐州狮子山汉墓出土 <周礼> 周公旦 公执三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缫皆三采三就. 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缫皆二采再就,以朝觐.宗遇.会同于王. 马王堆汉墓T型帛画 人间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