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大篆从这里入手最合理
选择用于学习的大篆字帖,往往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①选择容易购买的拓片或影印产品。有铭文的铜器数量繁多,但青铜器铭文的拓片往往难得,因为这些文物是不能随意椎拓的,且即使有拓片照片,往往也只收在图录中,能当做字帖临习者甚少。现出版较好的大篆字帖,有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西周金文六种》与上海书画出版社的《金文名品》。《金文名品》收录图录较多,有译文与注释,基本为整拓照片影印,但惜在字迹较小,不方便临习。《西周金文六种》为放大本,临写方便,初学者可同时选购。
②字迹清晰,文字成熟者往往适合临写创作。现有大篆铭文的青铜器中,文字时期横跨商周两朝,很多早期文字难以识读,偏于图案化,不适合临写创作,相对而言,西周时期的大篆铭文更加适合临写。
③字数较多的铭文更适合临写。青铜器铭文往往一器一书风,且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字,在字法上也有明显差距,不能混用,这也是导致为什么大篆作品多为集字创作的原因。因为大篆书法爱好者往往没有古文字学基础,历史学基础,更谈不上考古学基础了,所以存字较多的大篆铭文,自然成了我们学习的重点,至少能偶尔通过集字的方法,得到几份完整的内容。
很多人会说,用大篆创作作品。不过我认为我们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古文字的识读到现在在学界都有很多的“未解之谜”,虽然西周文字的识读要比甲骨文好的多,但仍有较大的争议,所以连篇累牍的创作,我认为并不现实,偶尔书写一个吉语或是书房联,倒是可以实现,清末的大篆书法家,往往都是金石学家,而我们今日以大篆为名的书法家,往往连小篆的识读都有点困难。
那我们学习大篆还有意义么?当然有!首先我们要承认大篆书法的艺术性,由于其特殊的文字载体与特定的书写面,导致其笔画的质感与章法结字与后期的书法作品有明显区别,学习大篆书法不但能训练线条的丰富性,更对书法小品的创作有莫大的好处,因为大篆铭文拓片往往都是以小品的形式出现。
大篆铭文种类繁多,作为书法初学者经常能接触到的,大抵有这样几种:《大盂鼎》、《墙盘》、《曶鼎》、《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
其中最适合初学者的碑帖,我推荐《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三种。下面,先说说为什么不选《墙盘》、《曶鼎》、《散氏盘》。
① 《墙盘》容易写弱
《墙盘》相对其它几个名帖来说,单字字形较小,笔画看起来较细,临写时容易写得小气,且《墙盘》的长线条较少,对笔力的锻炼不如其他名帖。
②《曶鼎》拓片难见佳品
现流行市面的《曶鼎》拓片影印字帖中,极少见椎拓精良者,笔画多不清晰,初学者极易照猫画虎,产生较为严重的文字错误。
③《散氏盘》难度较高
《散氏盘》在大篆中的地位,相当于隶书中的《石门颂》,魏碑当中的《石门铭》,它的线条有的非常不规律,初学者很难把握。《散氏盘》结字也并非工稳一路,一派自然天机,需要有一定造型理解能力的同学来学习。
④厚重古朴的《大盂鼎》适合笔力弱的同学
如果老师总说你笔力太弱,那《大盂鼎》绝对适合你,市面较为清晰的《大盂鼎》印刷品数量不少,易得,故适合大部分初学者购买。《大盂鼎》结字工稳中带有灵动,在庙堂与写意之间,十分适合对于造型不太拿手的初学者。
⑤工稳的《毛公鼎》适合中锋欠佳的同学
相对《大盂鼎》,《毛公鼎》的用笔更加简洁,基本笔笔中锋,圆起圆收。而《大盂鼎》中有明显的方尖笔画,更适合用笔技巧丰富的同学。
⑥“群星散天”的《虢季子白盘》,更适合“章法盲”
《虢季子白盘》的最大价值在于章法排布,几乎每个字都有一定角度,但整体却很和谐,整体章法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用“群星散天”来形容,再贴切不过。常写工稳书体的同学们如果对《虢季子白盘》进行通临练习,那么你的章法一定会有很大进步。
⑤铁线篆的升级版《中山王器》
《中山王器》是非常特殊的金文作品,首先它区别于上述六种碑帖的铸造方法,它是用“刻”字法铸铭,所有的笔画都是凿刻上去的。所以无论是线条形态还是质感都区别于其它铭文,十分适合铁线篆学完后不知去哪里吸收营养的同学们,相信《中山王器》的“特立独行”一定会给迷茫的你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