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负债12万让儿子踢足球:是愚蠢?还是睿智?

父亲负债12万让儿子踢足球:是愚蠢?还是睿智?

文/玲子

前段时间,一个视频火了。

江西的一位爸爸,不惜花光积蓄,欠下外债只为让儿子黄鑫柯踢足球。

有的网友很看好,有的网友觉得爸爸在拿孩子的未来开玩笑,负债的做法很愚蠢。

真的是这样吗?

一年级时,孩子因喜欢而加入了校足球班。

教练说孩子十分有天赋,爸爸便陪着孩子,跟随教练到江苏珂帝缘、广州富力各踢了1年球。

为了更好的训练环境,他带着孩子到北京边上学,边踢球。

他觉得校园足球还是不够专业,又来到杭州绿城,赶上万达“希望之星”的选拔,12岁的儿子被选中,免费送到欧洲的马德里竞技俱乐部留学。

多少父母能有这样破釜沉舟的勇气,支持孩子追求梦想呢?

答案可想而知。

这位爸爸的格局与勇气让人敬佩。

从经营镇上最大的酒店到负债12万,面对周围人看衰的目光,他依然坚定且骄傲:儿子有天赋够努力,就不能放弃追梦。

很赞同一位网友的评论:

世界上的路,不只有按步就搬地坐在教室里,学习文化知识这一条。

当父母按照模板化标准去培养孩子,变成读书机器人时,就已经开始输了。

而智慧的父母,懂得让孩子跳出教育内卷,挖掘自身的天赋,并用天赋去打败那些被同质化的孩子。

1

在标准化的教育下,孩子被同质化

教育“内卷化”的今天,是全民性的焦虑:中产在焦虑,高收入在焦虑,普通老百姓也焦虑。

当考大学成为唯一出路: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让无数家长孩子拼尽财力、耗尽精力,最终换来的是父母越来越焦虑,孩子越来越喘不过气。

根据二八定律,这场没有硝烟的竞争,注定少数孩子是赢家,而大多数孩子是炮灰。

结局是,孩子赢了起跑线,却输掉了比赛。

想起《小舍得》里,佟大为一段形象的台词,精准地概括了当下的教育内卷:

“一个剧场里,大家都在看演出,突然一个观众站起来,其他观众为了能看到演出也不得不站起来,最后大家都从坐变成站着看 …… 付出了高成本,却得到的跟原来一样,甚至更差的体验。”

当家长们都在按标准化的教育目标鸡娃,孩子便成了同质化的商品一样。

什么是标准化?

大部分父母:孩子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

同一个模板,同一种人生。

孩子都把时间花在学习上,他的品德,交际和爱好就没时间去养成,哪来的优势和个性化的孩子竞争呢?

因为标准意味着平庸,也意味着孩子失去了自我。

北大心理学副教授徐凯文,曾在演讲《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中说:

他做过统计,北大本科生,一年级新生和研究生,其中30.4%的学生厌学,或认为读书没意义。

还有40.4%的学生,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我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极端的同学甚至想放弃自己。

他称之为“空心病”。

这些数据,让人不得不反思:考上好大学真的就意味着人生成功了吗?

显然不是。

像爱因斯坦所说:

每个人都身怀天赋,但如果用会不会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只鱼,它会终其一生以为自己愚蠢。

如果硬把不同土地上的酸柠檬,甜西瓜,涩苦瓜,麻辣椒,养在一块土地上,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大部分死掉,或者都变成了苦瓜。

事实上,决定孩子未来的,不一定是标准化教育上的部分。

如果认真去观察,无论在学校或社会,真正优秀的孩子,是拥有个性化和差异化的。

2

挖掘出天赋的孩子,更具竞争力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书中提到:优秀不是天生的,而是养成的。

每个孩子有着与生俱来的特质和天赋,需要通过后天挖掘、训练,才能变成独特的优势。

美国70岁的作家、评论家弗兰·莱博维茨在《假装我们在城市》纪录片中,提过一段自身成长的经历。

上学时,公立学校里都会有个学生组成的管弦乐团,她负责拉大提琴。

大提琴很贵,她一直从学校租,后面学校不租了,如果想继续学,需要自己买。

父母在厨房商量如何凑钱买大提琴时,她听到了,冲进厨房:“别买了,我拉的很一般。”

妈妈说:“那是因为你练得还不够,如果你多练习,会很优秀的。”

多么熟悉的味道啊。

父母们就是这么教育我们的:成绩不好,是你做题太少。

弗兰反驳妈妈:“并不是,虽然多练习可以进步,但我永远做不到优秀。”

回忆起这段关于学习音乐的往事时,她说,当意识到自己在音乐方面没有天赋,她的人生开始不同于他人。

后来,她被高中学校开除,来到纽约工作,不停去尝试,做过清洁工、出租车司机…

21岁时,她已经为名声赫赫的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工作、写专栏。

从被高校开除的学渣到纽约知名的作家,她成功的原因在于孩童时就明白:不在自己天赋上努力就会毫无用处。

这就是普通人与有成果的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大家都在努力,但不是努力了就可以拥有成果。

真正厉害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并努力变成更具竞争力的优势。

开头,黄鑫柯爸爸最让人佩服的是,孩子在北京时,学习排前三,老师劝说他,让孩子把重心放在学习上,足球当爱好踢。

他没有听老师的,让孩子走高考之路。而是尽最大努力支持孩子的热爱,最终通过天赋和努力,一路杀进了欧洲知名足球俱乐部。

那一刻,孩子的起点,眼界,未来的选择权就比普通的孩子高,拥有这样的父母何其有幸。

为什么选择足球?

爸爸在视频中表示,孩子能够凭借自己的爱好,朝着志向努力能实现他的愿望,这样的孩子是最成功的。

是啊,每个孩子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天赋,不同的喜好,无限可能的未来。

梁宁说过,人生的关键,是“自己的核心”。

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寻找到自己的天赋和热爱,给机会让他为之奋斗。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有。

孩子如何成为真正的“千里马”,关键是在于家长是否愿意做孩子的“伯乐”。

3

跳出教育内卷,培养孩子的优势

有些家长说,我也不想让孩子“卷”,太累了,可是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哪方面有优势,专心读书反而最为稳妥。

这让我想起一个段子:

达芬奇投胎到你家也没用,达芬奇画了几天鸡蛋就听到你骂"整天就知道画蛋,能画出什么名堂?”

看完忍俊不禁,有时是父母的认知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记得《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书中提过:

生命赋予了每个孩子不同的禀赋,使他们能够成为各个领域的有用之才。

而这一点,常常被家长忽视。

每个孩子的天赋像一颗种子,生根发芽是需要条件的,只是家长要发现它、正确地认识它。

那么如何挖掘,引导孩子的天赋呢?

有以下三点建议:

多观察孩子自身的特点

许多家长平时关注最多是孩子的文化课哪科弱该补了,哪个兴趣班占用学习时间该停了,很少会思考孩子真正热爱什么。

导致有的孩子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和热爱在哪里。

现在,家长要更多去观察孩子:

他喜欢什么?

他擅长什么?

他对什么敏感?

他对什么很好奇?

……

也许孩子喜欢的不是主流的,不是家长经济能承担的起的,那有什么关系?

家长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尽自己能力支持,让种子能在孩子心中发芽,这就够了。

孩子心中有火,生活才有光。

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发现天赋是个曲折的过程 ,有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自己的天赋,有的孩子要多走一些弯路。

家长要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允许孩子适当冒险、多尝试、不设限,才能增加发现孩子天赋的机会。

比如:

去大自然走走

尝试不同的运动

参加一些科技展、艺术展

体验不同的兴趣课

通过书本、纪录片、视频了解不同的领域

……

看,任何形式都是可以的,关键在于家长愿不愿意花心思。

欧阳娜娜的妈妈在节目中曾说:

娜娜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姐姐一起上了近两年的音乐欣赏课,五岁半才开始学琴,已经算晚了。

但之前奠定的音乐基础,如听音能力,使她一接触到小提琴就爆发出强大的天赋,三个月后就超越弹了四年的姐姐。

开发出天赋的孩子,优势就是这么强大。

在寻找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家长一定要给机会让孩子冒险。

因为很多时候,恰恰是家长顾虑太多,而阻止孩子探索世界的机会。

和孩子一起坚持

蔡康永曾说过一段扎心的话:

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很现实,多数孩子败在了不能坚持上,而没有机会让天赋成为优势。

相信家长们很苦恼:我也支持孩子发展特长啊,可他总是三分钟热度,上几次课就不去了,我也没办法。

但回想一下,当孩子停在学技能的枯燥期,提出不想学的时候,最先放弃的其实是你。

因为从第一次起,你同意孩子的决定,就是告诉他遇到困难可以选择放弃。

有句话说,玉不琢,不成器。

孩子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打磨、雕琢,才能成材。

而家长就是打磨玉器的人,孩子能不能成器,取决于家长的手艺。

只有你坚守了信念,多些耐心去引导、鼓励,陪孩子一起度过困难期。

孩子才能守得柳暗花明,踏上新征途。

如今的教育环境,很多父母还在以“成绩”为标准,来评判孩子的未来,这很不公平。

毕竟,金字塔的塔尖站不了那么多人,大部分人注定被淘汰。

读书领域上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孩子的人生失败,也不意味着他不能在其他领域拥有天赋,取得成功。

作家林清玄曾说:好的教育,是唤醒孩子内心的种子 。

挖掘孩子的独特性,帮孩子点燃天赋之火,让孩子在喜欢的领域耕耘深种,就可以超越许多人。

我们能做的是,多了解、多支持、多鼓励孩子,以身作则让孩子拥有良好习惯,并给予他坚持下去的力量。

作者:玲子,用手照顾家庭,用笔连接世界,家有神兽一枚的成长型妈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