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写作系列讲义:第四讲 选材要“精”
第四讲 选材要“精”
有人曾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文章的立意、结构和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人的灵魂、骨架和肌肉。一篇文章中,立意和结构再好,如果没有内容(即材料)去体现,也是水中月、镜中花。
一、撷取时代“浪花”,选材鲜活典型。
考生要及时捕捉到那些新生事物,敏锐地撷取时代的“浪花”,选择鲜活典型的素材。考生也可根据对社会的观察,选取具有时代特点的人物事迹,选取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选取不为人知的新鲜事物,选取引人深思的社会现象,使文章内容能牢牢吸引读者的眼球。
二、选取动人镜头,选材真实感人。
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最能拨动读者感情的弦,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考生在写作时,要根据写作需要,认真选择那些能震撼人心的精彩瞬间、动人镜头和感人画面。
三、大胆转换视角,选材新颖别致。
“干花不如鲜花美。”选材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气息。由于考生生活阅历浅,不是每个考生都能捕捉到新的信息。这时,可以大胆转换视角,弃故纳新。有些内涵丰富的材料,即使不是新的,若能巧妙地转换视角,从新的角度来挖掘,必定出奇制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避开人云亦云,选材独特创新。
要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选择突出自己体验的材料,经过几轮精心地筛选,留下那些典型独特的材料,则能使文章在选材上“以一当十”,收到震撼读者的效果。
(2015,南京)巴勒斯坦诗人达维什说:“当你做早餐时想想别人/别忘了喂鸽子……”因为这世界有你,有我,也有他(它)。请以“想想别人”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作文选材时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从关注底层人物,共享阳光的角度
他们弯曲的背影,与周围的一切似乎隔有一层玻璃,格格不入。也许他们是一群杂草,也许他们是艳丽花下的绿叶,他们的存在只是衬托他人的成就。但他们这个群体,也是构成社会的一部分。世界应该是公平的、无私的,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共享一缕爱的阳光。
2.从关注流浪少年的角度
可以运用第二人称,犹如和流浪少年对话,生动地再现孩子们四处漂泊、挨饿受冻的惨状,充分表达“我”对“别人”(这些孩子)的怜惜之情。
3.从不独占资源的角度
例如,不封闭大门,想着让流浪的猫进院子小憩;不张网阻挡,想着让鸟雀也能品尝到果实,表达对它的关心之情。再如,不浪费水,想着让干旱地区的孩子也有水喝;不扔掉旧衣物,想着送给灾区的孩子穿等。
4.从关注他人的角度
“我”享受家庭幸福的同时,关注单亲少年;“我”身心愉悦的同时,关心不开心的伙伴;“我”身体健康的同时,想着关心残疾儿童;自己学习进步的同时,带领班级其他同学共同提高等等。
5.从学会分享的角度
“我”有果实,与鸟儿分享;“我”有精彩的书籍,与小伙伴分享;“我”有表达对这些事物的赞美之情。
【满分作文】
想想别人
每当想到那个画面,我不禁会问:流浪人,你能找到你的春天吗?
记得那是临近过年的时候。雪下得很大,到处白皑皑的。只有极少数的行人会小心翼翼地在漫天纷飞的雪花中,行走在这深深的雪地里。这时我看见了他。他跪在厚厚的雪中,双手举着一块塑料布遮挡飞雪,像举着自己所有的苦难与对命运的妥协。他几乎不抬头,但透过那盘根虬结般干枯的长发,我看见那张油腻脏污的脸上,一双浑浊的眼睛木然地,如同死水般反射不出半点光亮。乞讨用的碗就放在他面前,除了举着那块塑料布,他没有什么其他动作。不像有的乞者,或是在你身边绕着转着,一边摇得碗里的硬币发出清脆的声音,一边让那张苦难深重的脸面对你,口里还不断唠唠叨叨地念着;或是坐在那里,老远看见你要走过,眼睛巴巴地望着你,然后将碗中的硬币拨弄得哗啦啦响,惹得你心烦。而他就那样默不出声,有钱落到碗里也只是瞥一下,完全没有平日里乞讨者那种连忙拿起来摩挲一下的神情。
看到他那空洞的眼睛,穿着温暖羽绒服的我心头一震,忍不住弯下腰来,那是一种揪得生疼的心痛。这是双经历过怎样的苦难与痛苦才会有的眼睛呀!人什么都可以死,唯有心不能死。多少次我曾如同其他路人一样,云淡风轻地走过他们,没有怜悯,没有温情,有的只是厌恶和慌忙躲避。而此刻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拷问心底的良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我想这也许就是我还未曾泯灭的一点善吧。我突然发现,自己不知何时起身走向那空洞的眼睛,掏出十元钱,弯腰小心地放在碗里,又用硬币压上……
还有几天就要立春了,这漫天的大雪是挡不春天的脚步的。春天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呀,可我却觉得他的心永远只会留在冬天。
当徜徉在明媚的春光里,想想别人。想想那些面色黝黑的流浪人,我不禁感叹:流浪人,你的春天在哪里?我,还有我们能为你捎去春的气息吗?
【名师点评】流浪人是生活在底层人物的代表,文章选材来自生活,用一句“流浪人,你能找到你的春天吗”开头,慢慢展开,故事娓娓道来。结尾又用“流浪人,你的春天在哪里?我,还有我们能为你捎去春的气息吗?”来收束全文,使读者在阅读完整个故事后,不免陷入对生活、对主题的深深思考。通过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一字一句的细节刻画中,将这个既可怜而又可敬的流浪人形象鲜活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