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讲座28

咱们中医界从古到今一直比较重视脉法,因为望闻问切,脉诊是中医的象征。国外都没有这种技术,内经以前已经有了脉法,原来有《脉法》、《揆度》都是收集了脉法的书。这两部书都是用的三部九候的诊脉法。气口成寸以决生死是扁鹊创立的脉法,黄帝内经的时候已经广泛应用脉诊了。但是现在很多脉诊的心法都没了,只是留下来一部分脉诀,介绍什么脉主什么病。

    脉法越传越死板,按脉诀去看病一生都不会悟透,你就看乱了。就出现了心中了了、指下难明,这就是从古到今的弊病,因为宋以后的古人只讲表面的道理,里面的心法和原理不讲。包括伤寒论也是只谈症状,不谈病理,只论成方,不谈药性。造成后世很大的误解,其实原理就在里面,只是没有人去悟这些天人合一的道理。人们往往都是读死书、死读书。

   中国医学第一大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只看死方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把握不了根本了。黄元御把这些给你解释出来了,伤寒论上也特别重视脉法和症状,头一篇太阳证就说脉浮主表,到阳明证是脉洪大,少阳病是脉弦,这都是特点。张仲景头一篇就是平脉法,开始就把脉证都点出来了。做一个好中医只凭闻诊,听他说症状也能开方,症状说完了方子就出来了。看伤寒论达到这种水平就是学到手了,通过号脉也能把方子开出来,脉法就学得差不多了。

   但是望闻问切四诊都有它的局限性和误差的地方,不能完全反映病情,所以要四诊合参。收集这四种信息,每一种信息都能证实病情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正确性,四种合到一起几乎就跑不了了。古人对生命比较尊重,等四种信息都准确无误了,望闻问都能诊断一部分病情,最后再用切脉再确定一下,可以定位、定性、定势。所以这是一个全面的诊断,再加上穴位按压等后代医家的经验,病症在经络上有它的反应点。

   后来又发展出眼诊、舌诊,很多信息汇聚到一起,证明你的尺度是对的,你就能把病看好了。左手关脉是春天甲乙木,寸脉可以看成是夏天火旺丙丁的时候,右手寸脉是秋天庚辛金气旺盛的时候,右关是中气戊己土,尺脉都是冬天壬癸肾水。你把咱们以前讲的六气放到上面就行了,肝脾左升的脉象是上升为顺,心火通过肺胃下降,蛰藏到肾水里面。再脉象上也是这样的关系,你心里有这个思路摸脉就不会错,你先思想中有这个概念,看一个人的脏腑也是这样运转着呢,你一摸脉就知道它的里面是怎么运转着了。

   人得肝病可能是思想情志引起的郁堵,或者是肾水不足了,这是内伤的很多原因。肝气不升就会横克脾土,你摸到肝脉大一定要想到脾胃。不及了就是沉细脉,我们先从大方向上把握住它。从五行相克的角度说,比方说肾脉小了就会肾火不足,肯定肾水就会克到心脏。肝气升不上去心脏就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就不能木生火,就会影响到心脏。

   胃脉大可能是吃凉东西多了,遇到寒凉了,导致胃气郁住了。肺金就降不下去,相火就会反逆到肺,郁到这里肺脉就大了。然后再看看舌苔是否厚腻,肺脉降不下去,命门脉肯定要小。这里面的脏腑都有一气周流的关系,你就可以推理出来。经验多了你一把脉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天天摸太多的病人一摸就知道了,开始不明白可以多分析一下。后面黄元御就直接说病了,就不再这么推理了,起码你得知道原理怎么回事。

   肝火上冲厉害可以导致心脉独大,肾水不足、肺气不降相对来说心脉就大了,你还的参考别的脉象,这是一个综合考虑。知道了一气周流和五行相生克的原理就会万变不离其宗,咱们看病讲人体生理也是这样讲的,学透了中医的生理摸脉就容易了。好像特别神,一摸就知道,其实是你知道了里面是怎么运转的了。一定要清楚以中气为轴的、左升右降的气化关系,寸脉是阳脉,应该是上面心肺的脉象不能太浮,太浮就升而不降了。正常是往下降的,所以浮的时候稍微有点降的意思,沉取的话还有一点。

   肾脉应该沉是正常的,太沉就是肾水不往上走了,那就不对了,应该沉中有浮的力量。所以摸脉的时候寸脉稍微浮 一点,尺脉沉一点就是正常。还得根据时间和季节,夏天心脉浮一点没问题,秋天肺脉不降就是燥金不往下走。你轻轻摸有一点,再往下沉一点这是正常的。冬天肾脉必须沉,浮取和中取都没有,沉取有一点因为阳气归根了。春天关注肝脉,阳气升不上去就有点弦,就跟琴弦一样往上绷紧。但是还没有到表皮的浮脉上,中取的时候微微有点弦脉。

   应该都有点胃气,没胃气就特别快了,就不缓和了,脉跳得就比较慌张和急数。正常脉就是气血和平,男人右脉大于左脉,因为男人以气为用,肺脉大一点都没关系。女人是以血为用,应该左脉比右脉大,肝脉大证明血比较旺。左脉管血,右脉管气,所以男女的脉象有点区别。如果反了不一定有症状,只是证明已经有问题了,女人肝脉小了证明已经血亏了。怀孕妇女的左关肝脉会特别滑,就是气血充足脉比较流利,形容滑脉叫如盘走珠,呼噜呼噜地过去了。右关代表胃气,万物从土中生长,土旺才能生养胎儿。右关摸着有冲和之象,证明胃气特别旺盛、有生机。

   有些妇女怀孕后气血比较弱,滑脉就不太明显,你得详细点才能摸出来。正常的一摸就能知道是否怀孕,但是一般是有问题了才来找你的,往往不太容易摸到很滑的脉。或者先兆流产,或者肚子疼了,就不容易摸到。头一两个月怀孕肝脉在值班,木生时肝血亏了,容易在这两月流产。气旺血亏左关会虚弱,没有力量和生机,感觉特别沉往往保不住胎。这时得用点补肝养血的药,针灸可以通过补三阴交、泻合谷保胎,补三阴交就是补肝脾的血,泻合谷就是泻肺气。补血泻气还是让你左脉大于右脉,反过来就可以堕胎,古人就是这么干的。

   尺脉大于寸脉就是阴盛阳虚、阴去克阳了,不管如何都不能违背阴阳气化规律,否则就是病态了。脉里面也有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从脉里面就反映出来了,和六经里面的八纲结合才知道是阴证还是阳证、虚证还是实证、表证还是里证。咱们论脉的总原理不外乎气机升降、阴阳平衡和五行生克,心里有了这个原理,摸脉一学就会。否则就是盲人摸象,因为病是千变万化的,脉诀的二十七部脉才能分辨多少病啊。但是变化不离这个系统,你就能分别、推理出来,就可以像刘老师说的神者伸也,能引申出来就成神了。

   咱们能摸好脉,可以建立患者对你的信任。有的人要考你这个大夫,不说话先让你摸脉。你一摸脉就能把他的症状说出来,他就会对你特别相信,相信了病就会好治。否则有点效果他只会想他没有好的地方,不想他已经好的地方,他就不来了。相信了就会看到哪里见好了,再来调理就好了。咱们学中医要把四诊学透,张仲景讲究脉症同治,症状说得特别清楚明了。沉取指的是脏,浮取说的是腑。心脉浮是心火和小肠火不降了,正常是心火下到小肠里面,就不会太浮。下不去反逆上来心火就会大,脉就浮起来了

   肝是左升的,胆是右降的,正常情况下脉是不会浮的。胆火反逆你摸着左关就会特别洪大,摸下面没了是它没跟儿了。到底是肝火大还是胆火大,在脉象上不太好讲清,因为它们两个都是一部脉,都是往上冲。这样得结合症状了,口苦肯定是胆火了,肝木淤则酸。肾水不足肝木就会生发太过,肝火上冲直接到心上和头上了,心脉就会大,这就是着急生气引起了高血压。基本上只要肝气不生胆火就会不降,肝气顺生和胆火顺降才是正常的循环。

   胃脉洪大就是胃气不降了,那就相当于脾不升,你要看看是因为寒还是因为湿。温病派就容易造成寒凉伤胃,咱们经方派是从气化角度治病的,温病派偏于脏腑辩证,是按某一个脏腑的阴虚和阳虚分的。他们没有看成是一个整体运行的动态的脏腑,他们看的是一个死的脏腑。气血、营卫、阴阳的虚实辩证理论上说的挺好,用上了效果就不行。胃病说是伤食、淤血、实热、寒凉,有效但治疗半天好不了,这种理论不高明。

   要想提高疗效,把气化理论加进去马上就改变了,理论不一样疗效就不一样。他们不是实战派,是理论派,很多都是臆测。他们光看到脏腑的阴虚和阳虚,但是造成阴虚和阳虚的原因不知道。他们看到阴虚就滋阴,看到阳虚就壮阳,看到淤血就活血,为什么不管。还是有点像西医那种思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汉朝张仲景和黄帝内经都不是这种思路,汉朝以前的处方也不是这样,脏腑辨证是后来温病派人们画蛇添足加出来的,实用性不高但是能说服人,说得头头是道。

   他们把核心的气化原理抛弃了,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只看到果没有看到因。现代中医就是这个程度,要扭转这些还得向古人学习,学汉朝以前的东西。他们越往后越接近现代西医的东西,现在中医院校学西医消炎的东西更是离真理太远了。咱们接着讲二十四脉的浮沉, 浮沉者,阴阳之性也。《难经》: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阳性浮而阴性沉,呼出为阳,心肺之气也;吸入为阴,肾肝之气也。

   简单说张仲景认为浮脉就是主阳气在外的表证,病邪和正气的战场在表上。沉脉就主里,是阳气不足导致病邪攻入到里面,一般情况是这样。还有一种特殊情况的浮脉,就是久病逢之却可惊,久病遇到浮脉就是阳脱了,收不住人就可怕了。

(0)

相关推荐

  • 《难经》译文注解

    <难经>是战国时期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扁鹊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 ...

  • 王四进经方讲座-70-六经治疗方

    太阳和阳明二阳合病,在医宗金鉴里面的歌诀是"二阳合病满喘发.一个得了鼻炎和喉炎的病人,胸闷气短,一分钟得深吸气两三次,心下憋胀.在省二院用雾化和消炎药治疗一段时间,吃得他胃很难受.中医治疗急 ...

  • 王四进经方讲座-心脏

    今天讲脏腑生成的心脏,咱们经方派特别重视心脏.肾阳之火的功能,认为阳能生阴. 但是温病派很少提到心脏.他们一说就是肾阴虚,温病派就强调阴,肾为一身之水.一身之阴,他们认为阴中生阳.阴中求阳.这是站在不 ...

  • 王四进经方讲座-82-劳伤解:阴虚阳虚;吴茱萸汤证;阴脱阳脱;精、神

    下面咱们继续四圣心源的劳伤解的阴虚部分,水为阴,而阴生于肺胃,胃逆而肺金不敛,君相升泄,则心液消亡,而阴无生化之原.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之火,半夏.五味,降摄肺胃之逆,元参清金而益水,牡蛎敛神而藏精. ...

  • 王四进经方讲座-59-神药甘草

    黄元御写的<长沙药解>是中药里面的上乘之作,不次于<神农本草经>,因为它非常适合初学者.他能把中药和人体生理以及方剂都融到一起讲,神农本草经就那么几句话,初学者很难悟懂.他的药 ...

  • 王四进经方讲座-32-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这一段时间我在研究辅行诀,有一些新的收获,在原来的基础上,理论又往深处扩展了很多.从今天开始咱们就拿出来一起学习一下,所有的生物的等级和所在的时空不一样,他们分化的程度就不一样,就造成了千差万别的生物 ...

  • 熊继柏:学习中医经典,提高理论与临证水平(经方讲座实录)

    前言:熊继柏(1942-),13岁拜师学医,16岁独立行医.通熟中医经典,且悟性颇高,每遇疑难杂症,总能圆活运用经典理论指导诊断辨证和处方用药,从而达到辨证如理乱丝,用药如解死结.本期讲座熊老结合具体 ...

  • 黄煌经方讲座笔记——皮膚病方

    不要人命 但可能是內病外表 影響生活品質與心理 皮膚病分類: 1.   病毒細菌性皮膚病:單純疱疹.帶狀疱疹(纏腰火丹)(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扁平疣.膿疱瘡(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丹毒.毛囊炎 ...

  • 黄煌教授经方讲座:失眠

    治疗原则:经方治疗失眠是整体(调理)治疗,通过体质调整来缓解身体症状,改善抑郁.焦虑与不良情绪(神),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方一:温胆汤 1.本方为传统的壮胆方,主治胆虚(痰湿阻滞)失眠. 传统表述:① ...

  • 王四进经方讲座-51-脉症病治:青光眼;脂肪肝

    在金匮要略上讲脉症病治,中医在两千年前就知道脉症同样重要.现代西医以辨病为主,什么病就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叫规范治疗.中医同样是治一种病但用的方法却不一样,一人一方,这就是中医的特色.比方青光眼要是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