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为什么建议选择中医药?江苏省中医院教授告诉您答案!
导读
一提起糖尿病的治疗,人们一般自然想到口服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等,很少会把中医和治疗糖尿病联系在一起。的确,在降糖的力度方面西药比中药有优势,例如病人血糖很高的时候,必须使用西药来控制。不过从综合的角度来衡量,中医药所能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本期健康之初《名医专访》特别邀请了江苏省中医院戴芳芳教授,就中医治疗糖尿病相关问题进行科普,以下是详细内容。
本期专家
中医是如何认识糖尿病的?
对中医学的认识和进一步的开展其实跟这次新冠肺炎是有关系的,因为新冠肺炎,这一次中医在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作为内分泌科的医生,我们应该也看到这些病人当中尤其是广东和香港,其实第一个死亡的病人都是糖尿病患者,那么就衍生出大家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关注。
中医早在两三千年以前就对这一类的疾病有所记载,我们先看一下《内经》里面,其实它跟现在关注的养生是密切关联的。在《内经》的开篇里面《上古天真论》中,他就提出来过:如果一个人他能够按照比较好的生活方式进行生活,他的自然寿命是会得到延长的,延长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现在再看到八十岁到九十岁的人觉得蛮不错的,但是在记载上,他是一百岁。
后面又出现了一个《奇病论》,《奇病论》跟第一篇的开篇是遥相呼应的,就是它认为疾病,它的病因、表现,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它才出现在奇病里。因为它比较特别,就是说跟饮食过量、运动不足、生活方式的不健康是有关联的。那么刚才主持人提出来过,就是吃的多、尿的多 ,但是人还消瘦,多饮、多食、多尿,三多一少,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消渴病。
消渴病在《内经》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它称为脾瘅,也提出来过消瘅,后世医家就把这个《内经》里面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很多的医家,包括金元四大家提出来的,也有用火热的,也有用补益的。到后世温病学家,他就用清补的比较多,所以这就是它历史上的一个沿革。那么我们最近的,就是17年到19年之间,我们内分泌的中医学的专家,对这个又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进一步的分类和治疗。所以,在这一点上,后来也进入了一些专属文件,希望给更多的受众提供帮助。
中医理论是如何对糖尿病进行分类的?
跟各位病友汇报一下,我们最近中标科技部的一个课题,这个课题就是:“代谢综合症的主动识别和早期调理”,这个课题在我们研究过程中就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病人,他身上可能会存在着很多的、重叠的一些症状和证候。因为糖尿病,它属于慢性病,慢性病就偏于中老年或者老年患者。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中老年他跟孩子不同的地方 ,就在于他的病理因素是比较复杂的,是比较综合的。
所以,就是说中医可以分为虚实,我们叫八纲辨证,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为纲,再加上表里、虚实。那么一个病人身上证候会重叠在一块,就形成了糖尿病在辩证当中的一个复杂性,那么鉴于复杂性,所以我们现实医家就做了很多的一些探索,也提出了一些看法来指导临床。对我们患者来讲,其实也是一个福音;对医生来讲,就是在学习古代文件的同时,对自己现在临床经验的研究也走上了新的台阶。那么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包括我们结合自己的课题,结合我们指南里面引进的中药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纲领提出对患者开展治疗:我们医院早在98年,我们制作了一个院内制剂,是在我们老一代的内分泌专家的引领下,我们自己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就研发了一个制剂,在临床上也是广泛受到好评的。但是他提出来的观点基本上也是叫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湿浊、痰瘀内阻的这种证型,我们给他运用。这种运用的证型的患者,一般来说,体型偏胖、不是太瘦、食欲比较旺盛的,在检查的指标上血糖偏高,胰岛素水平也可能偏高,包括血脂、血压、腰围、腹围可能都处在高线。
他可以用于糖尿病的前期,我们叫糖耐量损伤的阶段:糖耐量受损,现在还有分为糖耐量受损和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的前期就是血糖不是特别高的时候,用这个处方也是比较好的,所以在临床上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好评。
糖尿病患者应该是用中药还是西药治疗?
糖尿病人应该是用中药还是应该用西药,其实不仅是主持人会有这个疑问,很多我们的患者他也提出一样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会跟患者讲,因为患者求助于中医,几乎都是在西医院看过,他肯定有很多疑惑的地方,大家来就诊的时候会经常提出来,也是受到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不仅如此,我们南京的中医和西医会经常在一起交流,也会谈到这个问题。那么对患者的时候,我会告诉他:“你这个问题就相当于问我‘左手和右手哪一个更重要?’”。
那么问题的焦点在于:中药是不是能够降糖。曾经有医生也问我这个问题,那么我跟他说:“中医它有一个特点,它的人群受众是非常大的。我们如果把它作为临床研究来讲,那几乎是没有任何一个临床研究能超越中医。因为我们最早的全国人口大概在一千万,在我们解放初的人口是四个亿,那么在解放初之前,中国是不存在现在医疗的。那就是说,我们这个民族,它的繁衍、生存、维护是完全靠中医的。”
我们就这么讲吧,如果我们按照循证医学来讲,它是询证的病例量最大的一个研究,那就是中医了。所以这个病人他选择中医是基于他的口口相传和他的周围的人,如果我们要把它纳入临床研究,工作量是非常之大的。我们现在在做其中的非常有限的一小部分,那么这个话,那就是回答了选择中医的原因。中医治疗糖尿病是有效的,但是它的有效的机制和有效的程度,你没有办法去完全的去研究出来。
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回顾性的荟萃分析,可是,如果你的人口基数是四个亿,你如何在四个亿里边进行提取数据呢?不存在研究数据,不代表它没有存在的基础,因为我们毕竟是全球最大的一个民族,所以中医的有效性叫存在即是合理。现代医学的研究,它是基于他自己的民族文化的特点,它加入了一些比较目标性明确的研究,所以你能看到他的数据。而我们中医的数据是非常广泛,非常巨大、无法提取的数据;现代医疗、现代科学的研究,他的数据是针对性极强的,而且有方法学的一个数据,所以选择中药治疗这是宏观的。
那么我们从比较直观的角度来讲,我们刚才给大家提出来我们医院的一些方剂,其实在临床应用中是得到了大家认可的。尤其是早期的,或者说一些前期的血糖升高的患者。那么比较典型的,我们有一些一型糖尿病的患者,即使是他在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因为一型糖尿病都是些小朋友,小朋友他立足于社会,他有自己的氛围,他不希望别人知道他有糖尿病,我想很多家长都会有这种感受的。那么在这个时候,他的血糖不稳定,他甚至都不愿意跟他的医生说,但是真的面临这个困境的时候他还是要求助于医生的。
所以他就会来跟我们说:“哎呀,医生!你还是给我开点中药,吃中药期间我孩子的血糖会稳定一些。”因为他可能从二级的血糖蹦到二十级。所以对一个孩子来讲,不仅仅是数据的压力,还有心理上的压力,还有对周边他的亲人的压力。所以说,他去求助于中医一定是有效的,没有效他不会说这些话。可谁来做这个研究呢?这是我们作为中医所面临的一个问题,但是我相信后面还是有机会再去解决的。
我再给大家说一个具体的事例:我们现在叫院区合作,我在社区还有一个门诊,我去社区的时候,当天的门诊量是会超过他们一些长期坐诊的西医医生的。难道是因为我用西药用的比西医更好吗?我觉得应该不会。有一个病例,我就跟他沟通过,因为他年龄比我大,他对自己的治疗,他想自己把握。我说可以的。但是我跟他说:“你这个二甲双胍最好不要用,你的便秘跟二甲双胍是关联的。”他就是一直便秘,他说我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的好,我说你可以再试一试。
到了一个月以后,他跟我说:“还是照你的方案吧!”因为我先给他用了一段时间,停了半个月二甲双胍,的确大便好转了,但是血糖不稳定。他自己把二甲双胍调上去,大便又没有了,很痛苦。他说:“我这个肚子胀得简直是没办法生活了!”你看外观,你也看不出来,但是作为患者来讲,他自己的感觉是很痛苦的。慢慢他就又把二甲双胍停下来,又开始吃中药,然后我给他把胰岛素和他原来的需要稍微调整了一下,这个时候,他感觉很好。
我们设想一下这个患者,他长期在其他医生那儿看,他到我这来看了一个月,然后一个半月,他愿意来找你,你觉得这个患者,是有效还是无效呢?如果没有效,他花一个高级专家费,花一个上午时间来,他的目的何在呢?难道是花钱跟我去聊天吗?绝对不会的。他应该是感受到了这期间的不同,只是他无法用一个数据去表现出来。是这个原因。
中医药如何防治神经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
神经病变这个问题,我刚才其实涉及了一点点,一个叫自主神经病变,便秘就是其中之一;一个叫周围神经病变,也是让人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因为神经病变本身发病率非常高,有比较激进的数据统计:说血糖升高以后,95%都会发生神经病变。
我们看一个具体的例子,这个患者也是,求医于很多医院,也住过院治疗。后来也是辗转听说我们在搞这个治疗,她就过来了,是由她丈夫推着轮椅进我们病区的。因为当时要倒床位,但没有床位,就让她在诊室坐了一下,她的情况,就是疼痛,后面慢慢不能行走了,又疼又不能行走,她很痛苦。那肯定是到处去找办法,她是从其他医院出院以后赶紧奔过来的,她忍受不了了。
来了以后,她原来的一些治疗我们也不变,那我们给她做些什么调整呢?我们给她用了一些桃红四物汤,桃红四物汤的来源是什么呢?它实际上是妇科活血养血的方剂,以这个为主,用了大约在一周左右的时间,痛感消失了。因为她不能行走,我们就给她多住。因为我们住院时间也不可能太长,就是等待的患者多,那么她到了半个月左右出院的时候,基本上自己能下地摸一摸了。
这是13年的一个病例,到15年之前,她几乎是每年都会按时来,到了15年的时候,她不来了。但是到18年的时候,她又出现了,她出现这一次是什么问题呢?肚子疼,肚子疼她没有找我,她就去了消化科。去了消化科以后,消化科也不明就里。因为消化科,它毕竟不是内分泌科,它对血糖这块的关注力度不像我们那么大。消化科会诊完就又进入我们科,这次是胃轻瘫,但是她即使胃轻瘫,她现在走路依然是正常的。她现在来就诊的时候,比如说看门诊,她是自己来的:坐车、上下电梯,这些她都可以独立完成。所以说,现在恢复了一个自主活动的能力。虽然她血糖控制不是太好,但是,她的周围神经病变这方面是解决了。
那么,再给大家举一个具体的例子:颅神经病变。它是什么呢?眩晕,就是晕到只能躺在床上,不能睁开眼睛。然后是在其他医院的神经科去看过病的,那么他后来也是听说这可能是糖尿病引起的,他就从神经科出院过来的。我们的方法就是调整影响血糖,然后给他继续用中药。中药里面有个方叫天麻钩藤汤,当然了,也不仅仅是吃中药,我们还可以给他使用:比如说耳穴治疗、针灸,针灸是可以局部取穴,也可以在四肢取穴、耳朵取穴。我们一般在胆经上取穴,胃经也可以取穴。
然后就通过这种综合的方法,包括口服中药、针刺疗法、耳穴,以后他也是到第三天,他可以坐起来。我是一周查三次房,到第三次,我再查房的时候,他可以读报纸。所以,应该说跟中医药的治疗,就是多靶点的兼顾。我们从这个病例身上看到,中医的治疗,它并不局限于某一种疗法,我们可能会采用中药,我们也可能会采用比如说耳穴埋针,还有就是针刺疗法,针灸配合中药。在这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上面,都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我给大家举例的话是可以举很多的,但是告诉大家一点,中医不仅仅有平衡血糖的作用。因为血糖的波动是带来并发症的主要的原因,它并不是说血糖持续高,其实血糖是高、低、低、高,波动会带来一个损伤,如果平衡血糖的波动,对并发症的治疗是有帮助的。
那么,中医的治疗不仅仅是中药,其实我给大家举的这个病例,可能大家已经看到了。我们在病房还会采用一些运动疗法,比如说八段锦、太极拳,我们会带着每个病人去学一下,希望大家在这个治疗中感受一下,如果能得到益处,那是我们的愿望。
总结
1、中医早在两三年前就对糖尿病进行了记载,《黄帝内经》中称其为“脾瘅”或是“消瘅”。《奇病论》中描述了饮食过量、运动不足,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导致消渴病的发生。
2、消渴病的特点是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尿的多和容易消瘦。对于消渴病的治疗,后期的医家提出了补益法、火热法、清补法等,近几年内分泌科的中医专家又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进一步的分类和治疗方法。
3、糖尿病属于慢性病,偏向于中老年人,很多证候症状重叠,增加了辩证的难度。鉴于复杂性,现代医家做了很多探索。医生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研究,引进中医药对糖尿病的研究,在老一辈中医的指导下,研制出优秀的制剂来治疗糖尿病患者。
4、对于中药是否能降糖,降糖效果是否有效?中药降糖和维持血糖的稳定肯定是有效的,尤其是对一些一型糖尿病患者和对西药有副作用的患者。中药降糖疗效稳定,效果可靠,群众基础庞大,效果可信赖。
5、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率非常高,患者刚开始疼痛感非常强烈,服用中药后逐渐缓解,恢复了自主活动能力,疗效确切。中医药辨证论治,并不局限于某一种疗法,而是通过中西药结合、中药配合针灸、耳穴埋针、运动疗法等方式平衡血糖,减轻并发症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