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如何理解?
说说“虚其心”吧。
“虚其心”:使人心清静空虚、“少私寡欲”。
“欲”,《道德经》中,是怎样讲的?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露出可以引起欲望的东西,使人心不乱)、“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不起私欲,归于宁静,天下自然归于正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内心质朴、减少私欲)、“清静,为天下正”(清静,天下将归于正道)。
“欲”是扰乱人心、祸乱天下的根源。所以要“清静空虚”、“少私寡欲”,万万不可让欲望将心填满。
欲望不是很自然的吗?如老子自己也讲“化而欲作”(欲是自然而然萌生的)。尽管是自然萌生,却不可纵欲。纵欲的代价,老子讲给我们:
“五色令人目盲”:放纵自己对各种色彩的追求,结果就是“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放纵自己对各种声音的追求,结果就是“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放纵自己对各种美味的追求,结果就是“口爽”(味觉失灵);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放纵自己对刺激的追求,结果就是“心发狂”。
所以面对“欲”,得道之人不会听之任之,更不会纵欲,而是“镇之以无名之朴”(得道之人知道主动去用“道”来镇住“欲”),而是“为腹不为目”(得道之人只求温饱而不追逐声色之娱,摈弃物欲,吸收有利于身心的事物)。
这是得道之人。普通民众呢?靠自己做不到“镇之以无名之朴”,需要有道之人的治理:“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圣人治理天下,使民众清静空虚、少私寡欲…)、“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尚贤,不使民众因诱惑而争名夺利;不看重金银珠宝,不使民众因诱惑而偷盗;不露出引起欲望的事物,不使民众因诱惑而心乱)。根本原则:不扰乱民众的心。
“私欲”和“余食赘行”(多余的饮食和行为)在《道德经》中被视为一类:都是浪费精力的多余事物。这类事物不同于“道”,所以“有道者不处”(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以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治理百姓,敬事天地,没有比知道珍惜精力更好的。珍惜精力,就是尽早服从“道”;尽早服从“道”,就叫做不断积蓄“德”;不断积蓄“德”,就战无不胜;战无不胜,就没有人能估计他力量到底多大;无法估计他的力量,就可以承担保护国家的重任;保护国家用“大道”,就可以长治久安。这就是天地万物能够根深蒂固、长久永存的道理)。
所以老子看重“沉静”、“稳重”这些珍惜精力的行为,于是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稳重是轻率的根本,沉静是躁动的主宰)、“静胜躁,寒胜热”(沉静能够战胜浮躁,寒冷能够战胜炎热)。
尽管老子看重“静”、看重“重”,却不意味着彻底否定其对立面——“躁”和“轻”。《道德经》第二章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有和无相互依存,难和易相反相成,长和短相互对立而形成,高和低相互对立而依靠,音和声相互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相互对立而随顺,这是永恒不变的对立统一)。
必须既对立又统一:例如没有“下”,“高”不能长久。但如同“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下”与“高”之间,同样有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老子讲:“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贱”、“下”反而是基本。
老子以“道”,来为我们举例:“可以为天地母”(“道”可以算做天下万物的根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永远是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自古以来的得“道”者——天得道而清明,地得道而宁静…万物得道而生长,侯王得道而天下归于正道)。这些讲的是“道”如何“无所不能”,或者说讲的是“道”的“高”。
只有“高”,没有“下”是不行的。《道德经》中哪里讲的是“道”的“下”呢: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生养万物。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万物发展而不自恃有功,使万物生长而不去主宰它们,这就是最深远的“德”);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万物依靠“道”生存,而“道”对万物却从不干涉,有所成就却不居功)。
这就是老子描述的“道”的“下”,或者说,“道”的姿态低下。
而“高”与“下”之间,“高以下为基”,也就是,“道”的无所不能,是以“道”的姿态低下为基础。这种姿态低下,就是无我利他,就是“道”之“玄德”。这个“玄德”才是基础,才是根本!
人也一样,“才能高”与“姿态低”相辅相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德才兼备”。“姿态低”也就是“德”,是根本。能把“德”摆在第一位,就是同于“道”。
除了“高下相倾”并且“高以下为基”,还有“有无相生”并且“有生于无”。
了解“有生于无”、“无”的重要意义,就明白老子为什么会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以“无为”的方式去处理世间之事,以“无事”的方式去做事,以“无味”作为有味)。
先说“味无味”。老子在写《道德经》时,就是“味无味”——看似无味,却意味深长。《道德经》中,用于举例的很多事物,都是最家常的,例如“橐龠”(风箱)、“刍狗”(祭祀用的草扎成的狗)、埏埴(制陶用的模子和黏土)、户牗(门窗)等等,听起来平淡无味。但整部《道德经》却意味深长,小到家长里短,大到国际局势,都可用《道德经》来分析。万事皆可《道德经》。
再说“为无为”。这大概是整部《道德经》最有争议的一处。怎么“无为而无不为”?了解“有生于无”,就明白“无为”、“无事”、“无味”、“无声”、“无形”、“无名”,胜于“有为”、“有事”、“有味”、“有声”、“有形”、“有名”。对于“无为”,有一种避免误解的解释:“无为”就是去除“私欲”后,再作为。去除“私欲”这个扰乱人心、祸乱天下的根源后,再作为,必然会无所不为,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曾经人心很淳朴,没有什么私欲,不会被外界诱惑驱策、吸引,不会想着要刻意作为。这个阶段,姑且称之为“见山是山”的阶段。
后来人心受到的诱惑越来越多,淳朴的观念越来越动摇,私欲越来越重。私欲驱使的行为,道家称之为“妄为”。人甚至开始觉得这种“妄为”很好,开始觉得曾经的淳朴很傻!这个阶段,姑且称之为“见山不是山”的阶段。
再后来人开始醒悟,意识到“私欲”就是一切祸乱的根源,“妄为”就是在“造业”。于是反朴归真,又心甘情愿回归最初的素朴。这个阶段,姑且称之为“见山还是山”的阶段。
所以“无为”是经历“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后的反朴归真。这似乎就是老子讲的“夫物芸芸,各归其根”(万物纷繁众多,最终各自又会返回到它的出发点)。
当然还有高人“生而知之”。在外人看来高人好像天生就清楚“素朴”的好,终其一生,对外界诱惑从不动心、从不“妄为”。
但高人毕竟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要经历一番磨难,才心甘情愿反朴归真,才达到“无为”的境界。如果把“无为”讲的具体些,就是那句著名的“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简而言之,就是专注于此时此刻。
还有一首道人写的诗:
不必满口道禅,不必装神弄玄。
认认真真吃饭,踏踏实实睡眠。
每个当下做好,就是修行机缘。
今人很多时候认为“忙忙碌碌”是成功的标志之一。一旦理解“有无相生”并且“有生于无”,就明白“无形”胜于“有形”,忙忙碌碌这种“有形”的努力,不及“修心”这种“无形”的功夫。但强迫今人静下来“修心”,专注于此时此刻,也并不可取。
庄子《让王》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中山公子牟对瞻子说:“我虽身居江湖,心思却时常留在朝廷,怎么办?”
瞻子说:“重视生命。重视生命就会看轻名利。”
中山公子牟说:“虽然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总是不能克制自己。”(公子牟静不下心,不能专注于此时此刻,还渴望为了朝堂上的名利而忙忙碌碌)
瞻子说:“不能克制自己就任其自然。不能克制自己却又要勉强管束自己,这就叫双重损伤。心神受到双重损伤的人,就不能长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