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风云变幻,亿万儿女铸血成霞。但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初的那些有为青年。他们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开创了了不起的革命事业。
今天,就说说其中的一位——彭湃,带你们去一趟他的故居。
彭湃的一生很短暂,短暂得令人唏嘘。但同时,他的一生也很光荣。
1896年10月22日,彭湃生于广东省惠州府海丰县城龙津溪畔的一个地主家庭。这个出身很是富贵,当地人都说彭家坐拥“鸦飞不过的田产”。如果不闹革命,彭湃本可以当一个“高富帅”,无忧无虑地过完一生,但他毅然决然投身红色事业,并且影响了几代彭家人。
1922年11月的一天,彭湃在家门口搭了台子请农民看戏。其间,彭湃拿着一大捆田契突然登上戏台,一张张宣读田契所写的内容、地点、亩数和佃户姓名。
读完之后,彭湃当众烧毁了田契,并当场宣布,自己分得的土地均归佃农所有。这一把大火散尽了家财,却也让海丰的农民运动,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壮大。同年,彭湃撰写了《海丰农民运动》一书,被誉为“农民运动大王”。
1924年4月,彭湃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8月24日,因叛徒出卖,彭湃被捕,关押在上海龙华监狱。1929年8月30日,彭湃被反动派杀害,年仅33岁。
多么可惜、多么英勇。一路走来,彭湃的革命精神也感化了整个家族,家人从起初的不理解到全力支持,一家人包括他的兄弟、妻子、侄子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先后献出了整整六条宝贵的生命。
到今天,很多人追问,彭湃的这些举动到底值不值?现在还会有这么傻的人吗?走在彭湃故居里,看着他曾经生活过的痕迹,这种感受更加深刻。
彭湃故居就是彭湃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居住的地方,位于海丰县城桥东龙津东路龙舌埔。原屋毁于1925年6月;1986年按原貌修复,现在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坐北向南,始建于清末,是彭湃祖父彭南金所建。整座建筑是中西结合的院落式砖木结构,四周围墙,主楼前为小院。走入故居,能看到堂屋中供有彭湃母亲周凤的遗像。白墙上还挂了很多奖状,都是彭湃及家人的革命烈士证明书,让人十分感慨。
得趣书室原先是彭湃的自家书室,彭湃在此读书、学习。现在走进去,还能看到曾经的桌椅、床铺,很是简陋。可见虽然家中富有,但彭湃并不贪图享受。
1922年,彭湃开始宣传、组织农民运动,在这里与赤山、龙山的张妈安、李思贤等五位青年农民成立海丰“六人农会”。书室的墙上挂着当时的情景。
1925年3月,广州革命军第一次东征胜利后,周恩来在这里帮助建立了中共海陆丰特别支部;1928年3月苏维埃失败后,得趣书室被反动派烧毁;1952年人民政府拨款按原貌重建。1962年,广东省人民委员会颁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庆幸的是,如今我们还能看到得趣书室的存在。
得趣书室后面,是彭湃母亲的居室。
这位妈妈可不是一般人。5岁时,彭湃妈妈因家境贫困被卖为婢女,17岁时,嫁到海丰桥彭家为妾,生下了彭湃等三子两女,被誉为“革命母亲”。1956年,彭湃妈妈出席北京举行的军烈属代表会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这之后,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得趣书室”后面为彭湃妈妈建造居室,供其安度晚年。
这辆人力三轮车还是周恩来总理送给彭湃妈妈的,非常有纪念意义。
彭氏宗祠始建于清朝年间,是海丰彭氏族人敬拜祖宗,春秋祭祀,上香进礼,缅怀先人的大祠堂。远远看去,宗祠的建筑格外典雅,尤其是屋脊雕梁画栋,大家族的气质可见一斑。
作为海丰农民革命的重要根据地,海丰县农民协会旧址也充满了红色意义。
粉墙黛瓦的小小建筑,不能进去参观。想到这里曾发生过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还是让人感觉心潮澎湃啊。
宽阔的广场上有着反映彭湃创建“六人农会”的情景雕塑,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一汪水池浅浅,倒映出雕塑,很有点设计感。
从广场可以远眺彭湃故居,两层的白色小楼充满了欧式的风格。
和平年代,我们或许不再需要和彭湃一样的牺牲,但这种勇于担当民族重任的精神,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宝贵的财富。它让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让我们知道珍惜当下、珍惜未来。交通参考:在友谊大酒店公交站乘坐 汕尾海港大厦 -海丰粤运汽车,到南湖客运站下车,步行1.7公里到达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