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所能及的变化,微小真实的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决定读由荣格的一篇论文翻译来的书,《未发现的自我》。
对读原作还是抱有谨慎,担心读不懂。原本想找水木丁解读这篇论文的书,名为《我想要不卑不亢地面对这世界》。心想,老师解读一定比原作通俗易懂吧。
可惜没找到后一本的免费资源,却找到了原作。呃……那就试着读读看吧。
纯学术的书读起来有点不容易。需专心,不被打扰。不理解的地方反复读,仍不确定是否领会到作者的意思。
有趣的是,这是一本让人不想放弃的书。可能因为这是充满了人文意味的心理学研究,也可能因为荣格解答了一些我深切关心的问题,或许还因为荣格所写与每个人的存在紧密相关,“将心灵事件与人生和意义联系起来”。
荣格这本书让我很多次想到村上春树的小说,尤其是《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他们都看重心灵。
小说里写到,“我不能抛弃心,我想。无论它多么沉重,有时是多么黑暗,但它还是可以时而像鸟一样在风中曼舞,可以眺望永恒。”
而且村上春树和荣格一样抱有“人性存恶”的观点。“人类人性的全部方面——明亮的与黑暗的、美丽的与丑陋的、美好的与邪恶的、深刻的与愚蠢的”。“邪恶并不是人类做出的选择,而是与生俱来的人的本性。”
恶不只存在划清界限的对立面、在他人身上,而像影子一般,存在自身之中。
小说《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有一处特别的情节,“割影子”。在进入小镇之前,每个人必须割掉影子。本人和影子分离,生活在不同区域。这或许象征一种与恶完全脱离关系的“洁净”状态。
小说中,失去影子的主人公并没有因为“洁净”而轻松快乐。他似乎同时失去了一部分生命力。或许在说:无论阴暗一面如何沉重,失去了它,人都不再是完整意义上的造物。
荣格说,“承认阴影的存在会使我们拥有必要的谦虚……人类关系是建立在不完善之上,基于人的脆弱、无助和需要支持,这正好是依赖性的基础和动机。”
社会发展、政权统治极力将个体原子化、孤立化,而人类的需要与之相反,人类渴望最终的团结。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主人公在小镇图书馆读古梦的工作,也呼应了荣格的一部分理论:人在潜意识中承继了一部分原始的自然象征,这是上帝与人类沟通的方式——通过梦和想象。
个体在梦中接收到上帝的一部分启示,这一点与《圣经》中的异梦、异象记载吻合。
个体微小,但“个人是世界赖以存在的无限小的单元”,“幸福和满足,心智的平衡以及生命的意义,这一切只有个体能够感受”。所以荣格说,个体生活是唯一真实的生活。
荣格认识到个体在时代思潮中所受的影响。短视的时代只从大多数和大规模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人们更相信眼见,而与原始本能、潜意识失去了联系,在集体中失去了个人的判断力。
“人们就在不知不觉中滑到一个纯粹的理念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逐渐取代了客观现实。人类与自己的本能的分裂使得文明人不可避免地陷入意识与潜意识、精神与本质、知识与信仰的冲突。”
在文明广泛覆盖的现代生活中,人的原始本能和需要挤压在狭小的空间里。它存在人的潜意识里,也以梦的形式向人发出微弱讯息。
荣格相信有超自然的能力存在。“我们可以有合理的、一定程度的自由选择和自我控制,在这狭隘的范围之外,还有可以无限控制我们的力量。”
因此他说,“宗教源于人的本能需要,也因此是一种特别的功能。”对有信仰的人来说,“个体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成为一道防护伞,避免那些自身之外的有害影响。”而且,“宗教信仰者在回答一些悬于我们的时代之上的关键问题。”
“潜意识只是宗教经验得以流动的媒介。至于这种宗教经验探究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已超越了人类的知识范围。对于上帝的认识是一个超凡入圣的问题。”
荣格警惕集体的口号和教条。他提醒个人审视内心,“这虽然不受欢迎,但极为必要”。“如果个体不能在精神上获得真正的再生,那么同样的,社会也不可能得以再生。”
个体力量有限,却能够带来影响。“我们力所能及的变化是个体拥有或创造的变化,能有机会影响其他相似的人。……任何能够洞察自己行动的人,都因此找到了通往潜意识之路,都在不自觉地对周围的环境施加影响。”
图片©Robbie Law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