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势之战三国后期蜀汉被神化与误解的一场大胜战

  精通三国历史的人也许会很熟悉兴势之战,也对兴势之战产生的影响所津津乐道。其一是蜀汉后期打的一场大胜战,严重挫败曹军,直接延缓了曹魏进攻蜀汉数年,让蜀汉免于过快灭国,得以喘息的机会;其二兴势之战导致了曹爽的威望下降,实力受损,在后期与司马懿一家争权过程中失败种下了伏笔。

  于是兴势之战受到了追捧,甚至被喜欢蜀汉的朋友神化,说是蜀汉尚且有人才,可以抵抗强大的曹魏,北伐还有希望。但是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兴势之战的来龙去脉,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个胜战是敌人白送的,并不能说明蜀汉后期真的有多强。

  兴势之战过程

  公元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与夏侯玄率军十多万,从骆谷口进攻汉中,在兴势遭到了蜀汉王平的抵抗,不得前进。后面蒋琬援军赶到,费祎随后也率军赶到。曹爽在天时地利都失利的情况下,没有及时撤兵,结果被费祎绕到后方阻截,魏军损失惨重。曹爽逃回关中后,在朝中的威望急速下跌,逐渐与司马懿争势失利。

  兴势之战蜀汉方面,王平与费祎的表现最为突出。前者主动出击防御,及时把魏军阻截在兴势,使得魏军没能直入汉中,威胁成都平原的安全;后者抓住战机,绕到魏军后方,消灭了大部分魏军,赢得了最大的战果。两人的配合,前者拖垮魏军,后者直接消灭魏军,可谓是天衣无缝。

  不过这里却有个问题,这个战果,其实完完全全是敌人白送的。

  曹爽接连失误

  在曹爽决定攻打蜀汉之前,正值魏明帝曹叡驾崩,作为大将军曹爽掌权,急需一个机会表现自己,所以采取了一个比较冒进的办法进攻蜀汉。为什么说冒进呢?

  首先曹爽选错了进攻路线。

  这里要先介绍一下,汉中到关中之间的地理,这里隔着秦岭,是非常难走的,但有三条道直通关中。

  其一东道为鼎鼎大名的子午谷,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魏延曾建议“子午谷奇谋”,通过此谷直取长安。但是这条道不仅长,而且危险,很不好走,所以诸葛亮当初否决了。后世某某(敏感词)曾评价说“子午谷奇谋”是可行的,但前提是必须花时间修好路。不过以诸葛亮的耐性,估计是做不到,而且蜀汉的财力估计也支撑不起来。

  其二西道褒斜道,是三条道中最好走的,诸葛亮北伐选的就是这条道。也正因为如此,这条道蜀汉也较为重视,守军能快速进入进行防御阻击。不过这条道的出口,也是曹魏防御的重点,这也导致诸葛亮走这条道北伐,也不是很顺利。

  其三中道傥骆道,是三条道最短的。但这条道有点问题,缺乏水源,走这条道后勤补给很麻烦,所以这条道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是最不想不走的。

  经过这么一比较,你会发现,不管是蜀汉北伐,还是曹魏进攻汉中,如果硬要走秦岭,想快一点,西道褒斜道是最优先的选择。但是曹爽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偏偏选择了中道傥骆道!大概曹爽觉得,这条路最近,最快到汉中,所以选择这里。甚至他连诸葛亮几次北伐路线都不研究,也没与群臣讨论,就直接走了傥骆道。结果运输粮草的牲畜、役夫都渴死了,粮草不济,纵使10多万对王平3万,也打不起来,始终没法突破兴势。

  其次曹爽错失了两次止损的机会。

  第一次参军杨伟在走这条道的时候就劝说曹爽,这里危险的,说了一堆理由,但没劝得动曹爽。曹爽视傥骆道的危险于不顾,即便粮草运不过来,也没及时重视,仍旧往前冲。当然了,在事先司马懿也提醒了他们,这条道是不可取的,但似乎曹爽将司马懿看作政敌,偏偏不听。

  第二次在魏军受阻兴势的时候,初期完全没考虑到后方的问题,而且也没打算撤军。曹爽确实是缺根筋,竟然后方不设防。一直到司马懿写信给夏侯玄,使得夏侯玄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才去劝说曹爽,这时曹爽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准备撤军。可惜已经来不及了,费祎轻松地绕到魏军后方,直接秒杀了。如果曹爽注意到这个问题,损失也不至于这么大。

  兴势之战解读

  兴势之战以蜀汉大败曹魏为结果,与其说是王平、费祎配合得好,还不如说是曹爽冒进接连失误造成的。重点是曹爽的个人问题,在这点上他是要负全责的。而事实上,不管是从秦岭进军北伐关中,还是从秦岭进军南征汉中,这三条道都是比较难走的路线,这点在诸葛亮几次北伐期间都验证过了。

这里不仅行军难,而且路况都有点问题,粮草运输受阻非常严重。这也是为什么前面说,曹爽选择的进攻路线有问题的重要的原因。在这点上,当年曹操其实也验证过的,在汉中吃过亏。换言之,在曹爽之前是有案例的,朝中很多人反对这天路线,甚至曹爽的政敌司马懿都反对,曹爽却还要一意孤行继续选择这条道进军,这不是知难而进,而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吃瘪不说瘪不好吃。

  走这三条道,其实更适合的是奇袭,而不是正面对抗--当然了,这种奇袭,也必须是有其他部队的配合。事实上曹魏进攻蜀汉不止这一个选择,还有两条路线可以走,其一从汉水一带攻入汉中,其二是从陇西-武都方向攻进来。相比之下,后面这个路线要稍微好走一点,只要循序渐进地打还是能行的。邓艾走的就是这条路线,在武都之后出奇兵走阴平,直接进入成都平原。

  兴势之战蜀汉方面可圈可点的地方肯定是有的,但这并不能掩盖蜀汉整体军事上的颓势,诸葛亮长期北伐已经对蜀汉造成轻度内伤了,后期姜维继续大规模北伐,这内伤越来越大,使得蜀汉的衰弱实在难以挽回。所以兴势之战只是延缓了蜀汉灭亡几年的时间,并不值得去刻意夸大战果甚至神化它。

  另外需要提醒读者的是,兴势之战之所以被推崇,不是因为蜀汉胜利因素而被推崇,而是因为曹爽失败因素被当作教训来研究的。比如刘伯温对兴势之战很重视,列入百战之列,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指出兴势之战是典型的“退战”--遇到危险的情况,要及时撤出止损,不然可能危及整体局势,甚至全军覆没。

  该退则退,这才是兴势之战带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