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一日杀三子,是谁的过错?是武惠妃、杨洄,还是李林甫?
在谈论到唐玄宗李隆基“一日杀三子”事件,大部分人都认为主要是武惠妃诬陷的,其次是李林甫、杨洄的谗言所致。不过我认为唐玄宗李隆基只是顺势而为,其实早就想杀了。
心狠手辣为哪般
如果你认为唐玄宗李隆基本来是做不出一日杀三子的行为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可以从很多历史事件可以看出他的心狠手辣。
1.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先天政变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面对父亲唐睿宗李旦的苦苦哀求,根本是不予理睬,最终还是送出了一袭白绫缢死了姑姑太平公主。不仅如此,除了立场比较中立的薛崇简,基本杀光了太平公主的子嗣。
而太平公主的党羽也全部诛杀,不在话下。但其中包括窦怀贞、崔湜、岑羲、萧至忠四位宰相,还有常元楷、李慈、李晋、贾膺福、李猷、薛稷等很多将领、朝臣跟地方官员。唐玄宗李隆基曾亲自下令屠戮已经自缢的尸体,很多细节都非常莫可言状。
然后大家再比较一下先天政变跟玄武门之变,很显然后者要“仁慈”得多。唐太宗李世民只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他们的儿子,但不包括女儿跟妃子,他们的党羽除了战死的基本都放过了。
2.唐玄宗李隆基上位靠的是宫廷禁军,尤其是掌握大唐顶级战力万骑这支特种部队之后。靠他们诛杀韦后集团变成功臣,他才有机会争太子之位。殊不知他的老丈人出身太原王氏的王仁皎就是一员武官,王氏在帮助他取得这支军事力量出了不少力。而且王仁皎还是在唐玄宗李隆基被软禁期间将女儿嫁给他的,甚至在他过生日的时候没钱,当掉了自己的衣服为他庆生。
王家对他是照顾有加,但他却过河拆桥了。登基后压根不宠幸王仁皎的女儿,而后又以无子为由几度要废掉王皇后。后来在武惠妃的运作下,王皇后终于废掉了,贬为庶人。岂料王皇后三个月后就莫名其妙死了,不禁让人遐想联翩。
3.当时乃至后世不知道多少诗歌是歌颂唐玄宗李隆基跟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的,但就是这么一个痴情的皇帝,在马嵬兵变的时候为了保命,二话不说直接让人绞死了杨贵妃。
以上三件事足以说明唐玄宗李隆基的性格特点,一日杀三子很符合他的一贯作风。
长寿皇帝与高龄太子的不兼容性
纵观整个封建历史,绝大部分长寿皇帝与高龄太子的关系都好不到哪里去。因为既然皇帝长寿,说明他对权力的欲望很大,不会轻易放权;而高龄太子憋在老二的位置一直上不去,如果一直等到父皇自然老死再登基,自己是做不了几年皇帝的,所以往往会很急,跟父皇矛盾很深。
汉武帝刘彻活了70岁,太子刘据因为“巫蛊之祸”自杀,是有多惨?武则天活了82岁,对几个儿子又废又杀,李显、李旦几兄弟连同他们的妻儿哪个不是战战兢兢?康熙玄烨活了68岁,太子胤礽二度被废最终被圈禁到死,有多憋屈?
所以如果皇帝身体健康,准备长时间把持皇位到死,那他最先立起来较为年长的太子就比较危险了,有极大概率会面临被废或者身死的下场。而唐玄宗李隆基最终活了78岁,基本可以断定他身体状况非常好,甚至可以说比他所有的儿子身体都好。然后在看看他对权力的欲望做出的那些心狠手辣的事情,很容易理解他们父子之间必然会存在矛盾。
对于唐玄宗李隆基来说,最终是会废掉二子太子李瑛,因为他年龄太大了,对自己的权力有威胁。我们再根据史书记载的只言片语,也不难看出其实李瑛也可能是有一些微词的。因为母凭子贵,李瑛成为了太子,他的母亲却没有被册封为皇后,只能说明唐玄宗李隆基不爱。
然后你看唐玄宗李隆基一直想立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其实不止是因为宠幸武惠妃,还有寿王李瑁排行十八,年龄较小的因素在里面。太子年龄小,意味着可以多等几年,这样对自己的权力威胁很小,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而后武惠妃死了,又因为众位大臣的反对,又不得不立三子李亨为太子,李瑁的太子前途也因此终结了(唐玄宗抢了李瑁的老婆,怎么可能让人家当太子)。结果放任李林甫、杨国忠肆意攻击李亨,几度陷李亨于废位危机之中。这说明唐玄宗李隆基也一直想除掉新太子李亨,只是李亨有张说、张九龄、张垍、高力士等贵人暗中帮助,才得以保全下来,最后看到李亨一直保持着谨慎低调看样子不像会提早夺权的样子才放过。
综上所述,我认为唐玄宗李隆基一日杀三子是他的一贯作风,这么做不单单是因为宠爱武惠妃或者听了李林甫、杨洄的谗言,而是他一直对权力的欲望很深,对年长的太子戒备心很强,早就想废掉立更听话或者年龄的儿子为太子。所以当武惠妃等人陷害太子李瑛三兄弟,虽然用的是破绽百出的计策,唐玄宗李隆基还是欣然采纳了,并且狠下心来,先废后杀,隔绝后患。武惠妃、杨洄、李林甫实际只是帮凶,真正的凶手是唐玄宗本人。
好在后来的唐肃宗李亨为李瑛三兄弟报仇了,让唐玄宗李隆基度过了一个悲惨的晚年。